APP下载

医养结合视角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2020-07-13邱辉倪萌

消费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医养老龄老龄化

邱辉 倪萌

山东万祥矿业有限公司

一、引言

医养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凭借社区的依托优势和社会养老综合体制的支撑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养老产业向着医养结合、养护合一的方向发展,对于我国应对老龄化问题挑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这一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推广和施行,则依赖社区居委会、养老机构、健康企业等相关机构的协调配合、联合发展。本文将从医养结合的视角,对这一模式开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于社区居委会如何更好地承担相应的角色和职能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国内老龄化人口数量庞大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值是判断一个国家老龄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7%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则是老龄社会。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8年,这一比重数值已经达到12%,中国距离进入老龄社会只有一步之遥。伴随国内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如何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居住场所和健康服务资源,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成为国家和社会层面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行政资源不能有效流通

在我国,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管辖部门是独立的,其中医疗机构归卫生部门管辖,养老机构归民政部门管辖,而这两个部门在行政领域内的资源各自独立,无法实现有效流通,这样的现实条件导致老龄人口在养老和就医方面出现矛盾,特别是需要贴身照顾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却不方便就医,在医疗机构就医但不能够养老,增加家庭在照顾老龄人口过程中的精力负担和经济压力。

(三)机构养老资源不够充足

伴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分工程度的加深,机构养老开始成为新兴的养老服务方式,但是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庞大,机构养老资源跟不上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很多城市出现养老院“一床难求”的现象,现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老年人的养老条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中国社科院曾预计,到2025年中国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人,且到时候家庭经济支柱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无法给老人提供充分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支持,如果这些老人都转向机构养老服务,那么国内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数量都是难以提供对等高质量服务的,而建立社区养老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则可以减弱社会养老服务的压力,大大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

(四)传统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些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生存压力的进一步增加,家庭中的青壮年无法分出更多的精力用于照顾老年人,但很多家庭又无法割舍与家中老人亲密相处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集养老、医疗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既可以帮助老年人和儿孙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又能让老年人得到充足的健康生活服务保障。

三、居委会促进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建议

(一)发挥衔接协调纽带作用

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机构主体包括居委会、家庭、医疗健康组织等,其中社区居委会在各机构主体中处于衔接和协调的位置,应该在该模式运转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广泛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推动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优化,帮助建成一个政府领导、各部门通力配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二)履行社区自治组织职能

社区居委会作为我国自治性群众组织之一,具有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等法定职能,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建立和运转工作中,要充分履行自身职能,开展老年人服务保障、老年人合法维权、小区爱老敬老公益活动等,还可以对居家养老相关企业机构主体进行评估和监督,有效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内容和质量,确保实现本社区的自治组织职能。

(三)推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对相关服务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素质能力均有很高的要求。社区居委会作为老年人所在小区的管理主体,要在协调、推动建立养老服务从业者工作激励机制方面发挥作用,如通过设置明星服务者奖金、设计小区资格认证机制或开设综合技能培训课程等,引导该小区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积极主动地提升专业服务技能,增加养老服务工作的主动性。

(四)营造和谐有爱养老氛围

目前,很多老年人对医养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甚了解,这极大地阻碍了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广泛推广,针对这一情况,社区居委会可以投入力量,通过社区宣传栏、文化广场、社区微信公众号等新旧宣传渠道,针对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好处,老年人护理、养生、保健方法等,开展广泛、立体式的宣传,促进整个社区对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熟悉和认可,引导子女对父母投入更多的关心和爱,还可以引入社会力量,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帮助老年人重新建立社会归属感,营造尊老爱老的社区养老环境,此外,也要充分听取社区居民对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适时优化调整服务项目内容,提升相关服务质量,确保本社区内的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猜你喜欢

医养老龄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医养当兴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