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长征组歌》对地方民族音乐的结合与运用

2020-07-13原衍银

河北画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组歌民族音乐民歌

原衍银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长征组歌》中运用了多样的民族音乐形式更好地展现了红军的征途和一路上的革命精神,从音乐方面来表达对毛主席英明领导的尊敬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同时表达了对于社会主义事业革命建设的鲜明态度,以及对人民争取自由反对压迫团结斗争的热烈歌颂。而对于《长征组歌》的创作及成功演出,体现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水平,能够证明当时音乐创作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这部作品创作于“文化大革命”之前,是时代的产物和缩影,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对于当时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总之,《长征组歌》的创作和演出不仅记录了这段史实,让它熠熠生辉的更是因为作者们对于各种音乐的糅合而创造出的独特生命,它不仅是中国音乐上的新进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当时的文化发展程度,所以对于整个中国文化事业来说它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长征组歌》中音乐创作主题内容与民族音乐的融合

《长征组歌》的创作是特殊的,它的存在基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和时代因素,它要求作者们能够放开视野,创作出的作品既要记录历史事实、振奋军心,歌颂中国红军战士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又要贴近各民族人民生活,深入群众、传送红色革命精神。这就要求作词曲家们充分地吸收中国各民族音乐来进行揉和填充,所以对于单乐章中主题素材的挑选,就需要采用在行军中经过的地区和民族音乐,同时注意选用素材中民族的多样性、地域的广阔性、题材的丰富性,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国56个民族所拥有的音乐的鲜明特性和体裁的丰富性。同时这也使红军长征的记录有了音乐方面的存在,对于长征有了新的音乐方面的解释。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在文化和民族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事业也随着时代和文化的进程而有所不同。在《长征组歌》各个单乐章的创作方面,不同的曲子根据地点的不同在内容上的运用也各不相同,例如采茶戏、苗瑶民歌、花灯、号子、秦腔等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地方音乐,可以瞬间标注出长征之路的行进过程,充分展示了创作《长征组歌》的主要目的是记录并描述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后进行战略转移,为后来抗战保存部队主力的历史事件。而由于长征横跨十一个省经过十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作品中鲜明的民族化风格就变得必不可少,为了展现音乐形象,突出音乐主题,呈现各地丰富体裁风格,就要从歌舞音乐、民歌、戏曲、说唱和民族器乐这几大类别中抽取素材来运用。

音乐与人相同,不同的音乐拥有不同的性格,即使同属一大类体裁,音乐在表达情感和表达对象面前也是各有所长。比如山歌、劳动号子等都属于民歌,劳动号子是人民劳动中的打气曲,一起众和、铿锵有力,山歌更加自由灵动、婉转动人。歌舞音乐则更加擅长于表现热烈而欢腾的场面;说唱音乐具有极强的故事叙事性;而戏曲能兼具以上几种功能,是因为其长而广的内容。在这样丰富的题材样式的支撑下,《长征组歌》创作内容中的选择就可以变得多种多样。例如《长征组歌》中选用了民歌体系的苗侗民歌和川江船夫号子等;歌舞音乐体系中的云南花灯和陕北秧歌等;戏曲体系中的赣南采茶戏、秧歌戏、山西蒲剧、秦腔和花鼓戏等。这些题材选用使《长征组歌》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生动。例如,四曲《四渡赤水出奇兵》为了表现亲人为官兵送水庆祝胜利的欢快场面就采用了歌舞类的云南花灯,五曲《飞越大渡河》为了表现红军强渡大渡河时顽强斗争而采用豪壮有力的船工号子来展现,七曲《到吴起镇》为了表现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军民团聚欢庆就运用了当地音乐的陕北秧歌,八曲《祝捷》走到了湖南地界就运用湖南花鼓戏表现了当时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气氛。这样的选择是基于乐曲想要树立的音乐形象来决定的,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更加能够不偏离主题,树立出完整的音乐形象。为了使军人的形象更加饱满立体,在音乐的创作中还融入了几首军歌(如《红军胜利歌》《打骑兵歌》等),以第十乐章《大会师》为例,用《红军胜利歌》为素材创作更能体现军人会师胜利但依旧纪律严明的特点,比起地方民族音乐来说,军歌少了些随意但却更能点明主题。但从严格意义来说,军歌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想使整部音乐作品的整体性不被破坏就要进行改编,作者们选用的这两首军歌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倾向,这使得可以通过中国的五声音阶发展的手法来进行改编融合。所以,本文对于《长征组歌》的分析来说,将军歌也并入了民族化中,当作音乐创作民族化的内容来看。

二、《长征组歌》音乐中吸收民族音乐的结合创作

由于《长征组歌》作品宏大内容众多,为了使各民族音乐体裁更好地融入音乐创作,就要求作曲家们能有意识地选择灵活多变的改编和创作方式,才能创造出各个乐章所需要的不同音乐形象,为《长征组歌》的成功创作提供基础性保障。在这部分主要是对民族音乐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改编:第一,选曲填词式。就是直接采用原来民歌的曲调,在一定程度上为符合新的曲目而调整音高和节奏,以及改变一定的调式调性,然后进行新的填词创作。第二,发展创作原曲片段。在一定程度上,作曲家受到某首民歌某一乐句的启发,或者是运用了某一个特殊的乐节,以此为灵感进行展衍或揉和,在新作品中保留有原民歌的特点,又完全独立成为一首新的曲目,这就成为了新风格创作曲。第三,吸收整体音乐特征来创作。这种创作是指吸收整体民族或区域的音乐特色,不以单首民歌为研究对象,抓住其音乐风格的特点特色来进行新曲创作。

(一)保持民族风格的选曲填词式改编

为了能够保持原有素材的音乐风格,作者们在进行主题改编时进行了慎重的选曲,要保证原有的民歌素材能够符合新创作中音乐需要的内容,并且能够对其在保留精华的基础上建立新的音乐形象。如果只是对选取的内容进行直接照搬,就会与新的表达主题不符,因此就一定要对民歌进行改编,才能更好地诉说新的音乐内容。填词部分就是将原来的民歌歌词改为新音乐中所需要的,旋律部分改编主要有调整音高和增减结构这两种手法。

(二)富有民族特色的原曲发展创作

由于作品基于史实本身对于民族性的要求较高,体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争,就要求在素材的选择上要多种多样,所以作者们大幅度地引用各地戏曲、民歌、歌舞等地方音乐素材,在原乐段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这里主要是对原民族音乐的素材进行创新。这样的创作手法运用较多,相比于上一种的主体发展较为复杂,但能够体现音乐创作者的思想和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的创作能够保留原有素材的重点乐思,而且能突破其原有民歌的固化局限,更加适应新的乐曲,树立出更具新乐曲特征的内容和音乐形象。所以就要求作曲家所挑选的素材是有助于新音乐的发展的,同时根据素材和规模的不同,对需要素材和内容进行揉和,但不论如何,还是要看出其原有曲调的相关内容。

(三)多素材综合吸收整体音乐特征的创作

音乐创作中的多素材综合发展就是指多素材音乐综合在新音乐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素材。以第六曲《过雪山草地》为例,这首是整部套曲中流传的最为广泛的,由于其男高音独唱部分的精彩经常被选为单曲演出曲目。这首作品分为“雪山草地”和“革命精神”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描写雪山草地的恶劣环境,突出了红军征程的艰辛。第二主题突出战士们不畏艰险、奋力抗争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用浪漫主义手法以环境的恶劣来映衬精神的可贵。而在这首作品中综合了多个音乐素材,如“雪皑皑……炊断粮”的旋律是藏族民歌及伴奏弦子的音乐素材,“红军都是……不怕难”借用河北梆子顿音一板一眼的特点,“风雨侵衣……志越坚”借用了云南花灯的音调特点,衔接得圆润融合,十分精彩!

猜你喜欢

组歌民族音乐民歌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孙子兵法》组歌
《这就是我们》组歌十九首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喊一声幸福跟我走》组歌十二首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