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璧山水画的风格特点
2020-07-13黄亮
□ 黄亮
一、取法“二石”
黄君璧,1898年11月12日(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九月二十八)出生于广州,原名韫之,又名允瑄,号君璧,又号君翁,祖籍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黄君璧家族世代经商,父亲黄仰荀在广州城经营一家百货店,兼卖各式西洋电器,生意做得不错。财富积累之余,黄仰荀喜好收藏古董字画,闲暇时常展卷观画,这便影响了年幼的黄君璧。6岁入胡子晋私塾读书。16岁考上广东公学。求学期间认识了该校著名画家李瑶屏。李瑶屏见其特别喜欢绘画,便教他素描和西画技巧。黄君璧回忆:“吾师李瑶屏氏,国画、西画均所擅长,最初教导吾等学画水彩、石膏素描,其后始授以国画。李氏教导国画之时,首先示范,其次要求学生临摹。”自此,黄君璧正式走上了绘画道路。李瑶屏山水画风正统,好临古,来源于清初四王,并上追元四家,黄君璧早期的绘画多受李瑶屏老师影响。
黄君璧早年便有幸结识了广州的三大收藏家:何荔甫、刘玉双和黄慕韩,得以在他们家中窥见许多历代名迹,并开始深入传统临习古画。短短的时间里,就临摹完成300多幅精品,有的画更是临摹数遍,足见其用功之深。在临习的历代名家之中,他醉心于石谿之作。石谿之画,笔苍墨润,景物茂密,气韵浑厚,对他的影响很大。黄君璧对石谿的画有着独到见解:
张大千曾评黄君璧临石谿之画:“石谿一脉,三百年来惟吾友黄君璧独擅其秘。自与定交,予为搁笔,敬之畏之……”可见张大千对其临仿石谿作品能力的赞誉,张大千自言“搁笔”,不免有客套之意,但说黄君璧精于仿画石谿,是确实的事。《芙蓉峰》(图1)是黄君璧临摹石谿的作品,体现其严谨的临摹态度,笔墨间流露出对石谿作品的虔诚和感悟,纷繁的物象表现得清晰厚实,石谿的风格让人一眼即能辨认出来。虽然张大千并未真正停止对石谿的研究,但偶作石谿之风格画作时也不忘题写到:
此题也应证了黄君璧的回忆:“当年我逼张大千为我画石谿,张大千逼我为他写石涛。这都是知心同道朋友互相挑逗找碴的举动,乐在其中,意在进步。”
黄君璧早年对传统画有过深入的学习,历代名家皆有涉猎,尤爱“二石”之画风,经过一番苦练,石谿的笔墨已趋妙境,石涛的韵致也流溢笔端。石涛的画对黄君璧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他1935年作《仿石涛山水轴》(图2),是对临石涛原作而成的作品,用笔稳健,浓淡相宜,墨色淋漓,形神兼备,在临习中甚至连原作题款也一并抄录。这种追求与原作高度一致的做法,是学习传统的有效方法。也正是如此用功的临习,才使得黄君璧具备了深厚的传统功力。
到晚年他跟学生谈起临摹古画的心得时说:“年轻的时候学习国画,不能不从多方面的临摹开始,因为,唯有参透了古人作画的奥秘,日后才能创造出高妙的佳作。”所以,黄君璧才会有这个“学石谿像石谿,学石涛像石涛”的过程。
图2 黄君璧 仿石涛山水轴138.5×48厘米 1935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图3 黄君璧 巫山十二峰60×30厘米 1947年 家属收藏
黄君璧除了对传统经典作品展开学习,同时也热衷于和同道相互切磋学习。1923年,岁次癸亥,一个新的中国画团体“癸亥合作画社”在广州诞生。最初的成员有14人,即潘致中、姚粟若、赵浩公、黄少梅、黄般若、卢振寰、罗艮斋、卢观海、李瑶屏、黄君璧、张谷雏、何冠五、邓芬、卢子枢。1925年“癸亥合作画社”改组为“广东国画研究会”,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影响力很大,会员很快就发展到400余人,吸收了像黄宾虹这样的大家参与,1926年由黄宾虹撰写的《中国画学谈》刊登在了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刊物上。正是借助这一契机,黄君璧在上海结交了黄宾虹、郑午昌、易大庵、马公愚、邓秋枚等先生。黄宾虹还为他在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了《黄君璧仿古画集——人物山水花鸟》(第一集),共收录作品22幅。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宗旨是在学习和继承传统,在继承中求索创新,黄君璧得以在此研习传统绘画并有机会和各大家学习和交流,参与雅集,合作写画,举办展览等,可谓收获巨大。陈履生说“黄君璧用恪守传统的方式不断的夯实自己的艺术根基”,此话可以总结他早年的艺术追求。
二、山川润泽
1935年,黄君璧撰写《国画与写生》一文,对“写生”与“临摹”二者进行讨论,指出:
然不善写生者,则仅依视觉之摄受,切实描写,务求物体之形似,此则不待智者,而知其不可也。若此则近乎机械,反为“物”所驱使,则艺术之价值何在?终为一工匠而已!然吾深信此为绘画上必经阶段,故初学者,对于“写生”之问题,似未可轻视之也。
黄君璧深知写生为绘画之必须经历的阶段,于是1936年他开始遍游名山大川。他辞去广东市立美术学校的工作后,跟随孙科和梁寒操一同游桂林、衡山,抵南京,继而北上游北平的长城、十三陵、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开写生之新面目。黄君璧说:
我喜欢游山玩水,一般看来,是旅游活动,其实对我来说,这也是绘画的一部分,跟老师学画临摹古画都只是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要想画得生动踏实,必须写生,山水尤其如此。
1937年,黄君璧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沿途得以领略长江两岸风光,特别是三峡的自然造化奇观。这些景观触动了黄君璧的心灵,驱使着他的画笔记录下众多写生稿。《巫山十二峰》(图3),描写的便是蜀地三峡之巫山风景,峦嶂叠翠,云烟涌动,江水蜿蜒,孤帆点景。此画中能看到石涛笔墨的影响,也能看到师造化的痕迹,黄君璧很好地将传统笔墨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以表现三峡独特的山水意境,这便是他入蜀以来取得的重要突破。
到达重庆后,黄君璧被聘为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与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成为同事,相互学习,提高技艺。他们常共游嘉陵江,青城山,峨眉山,剑门等巴蜀胜景。嘉陵江畔风光明媚,黄君璧朝夕欣赏江水流转,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曾说:“嘉陵江的境界实在太丰富了,论石头的怪奇,流水与雾气的变化,此地绝对够资格号称第一。我画山水,得力最多的便是嘉陵江了。”黄君璧还不止一次地说:“我的山水,最得力的是嘉陵江,其次是峨眉。”黄君璧之后又上华山,入云南,游石林。他也常说:“我向华山学得画云,向雁荡学得画瀑。”黄君璧讲述过1943年他在华山见到的云:
早上通常只见到一点点的烟,慢慢地越变越大,最后弥漫了整个的山谷。这种飘渺和蒸腾的变化,其实完全是一种气体的凝聚现象,可是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又哪能体会其中的奥秘呢!
可见他对自然观察之细致,这也是以自然为师的意义所在。黄君璧在巴蜀的数年中,他以传统为根基,以自然为对象,以写生为手段,以好友为帮衬,以勤奋为途径,创作出众多有别于以往的佳作,使得这一时期的作品初具其个人面目。《溪山瀑雨图》(图4)近景画溪岸,中景写长松巨石,远景则云烟隐现,高山飞瀑直流谷底。画中一老者仰头行路,似在闻声寻瀑。整幅画构图奇绝,疏密有致,笔力雄健,虽全以水墨写出,但墨色清润,变化丰富,从中可以看到黄君璧对传统画法的理解和对师法自然的体现。笔墨上能看到石涛的影响,景物的描绘上能看到巴蜀山水的影子,白云和飞瀑的表现则初见其个人风格。当1947年他携抗战时期的作品在上海展出时,在画坛引起不小的轰动。俞剑华这样评价画展:
图4 黄君璧 溪山瀑雨图111×53.5厘米 1941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图5 黄君璧 阿里山云海40×64厘米 1951年 家属收藏
(黄君璧)而又遍历海内名山大川,如五岳、黄山、雁荡、峨眉、青城、三峡、罗浮、桂林,凡名山胜水,奇景怪石,茂林修竹,古松翠柏,足之所屐,目之所见,无不收入画囊,摹写惟肖。是以所作能以古人的笔墨,运以自然的丘壑,有独创的精神,因无因袭的缺点。
俞剑华认为黄君璧此一时期的作品“有独创精神”,正是其师法自然造化所带来的变化。
三、渡海云山
1949年,黄君璧渡海定居台湾,成为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兼主任。在台初期,黄君璧的山水画仍保持着传统样式,一方面是由于承担了教学任务,需要向学生传达对传统笔墨的重视。黄君璧常对学生讲:
研究国画必须先了解国画的基本法则和笔墨运用的技巧,要求技巧纯熟,自非经过一番练习不可,但国画因其特点和所用工具等的关系,在练习阶段当以临摹为便利,临摹既然,则意与境会,造化自在腕底,由此再言写生,始能心手相应。
黄君璧认为学画之初,应对传统笔墨和技法深入了解之后再言写生。另一方面,台湾当时正经历“正统国画”之争,保持传统的绘画形式对台湾民众认清“真正的国画”有所帮助。所以赴台初期,黄君璧仍有许多临仿古代大家之作,如《策杖寻幽》《南田绝艺册页》《韩幹牧马图》《万壑松风图》《临文伯仁山水》《仿石涛菊寒秋尽晓》《仿石谿山水》《仿沈周保儒堂图》等。另外,还能见到他许多表现传统技法的课徒稿。这都说明他在赴台初期为弘扬传统国画做出的努力。
在之后的日子里,黄君璧游览了台湾日月潭、阿里山、太鲁阁、横贯公路及东部沿海等地,在不断游历和带学生写生的过程中,黄君璧又将传统的笔墨与台湾特有的地理气候结合起来。当他看到阿里山的云海时,发现这里的云和华山浮动的云不同,阿里山的云是驻留并覆盖在一个宽广的平面上,形成有规律的明暗感。受到自然现象的启发,黄君璧一改古人几乎一层不变的“留白法”,采用“有笔烘染云法”,创作出如《阿里山云海》(图5)《玉山云海》这样不同以往的作品。当他看到东部沿岸的海浪和苏花公路峭壁下的浪花时,他想起了嘉陵江旋转迂回的江水,二者在形态上是那样的不同,又采用“勾染浪涛法”来写海浪,打开了他创新画法的源泉,于是我们看到《松崖听涛》和《惊涛拍岸》(图6)这类描写海浪的作品。黄君璧来到台湾以后,对大海有了更深入的观察和体验,他常驻足海边,观察这惊涛拍岸的浪花,用笔墨记录下这无穷的变换,自此在他的作品中开始大量出现这一题材。黄君璧就是这样细致观察自然界的各种不同,追求笔下较真实的反映对象的形态,开拓了自己绘画语言的新方式。
图6 黄君璧 惊涛拍岸40×57厘米 1985年 家属收藏
图7 黄君璧 飞沫凌空137×370厘米 1975年 家属收藏
四、古稀巨瀑
这一开拓性不仅限于台湾岛内,之后,黄君璧将视野扩展得更远。1969年,他应邀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美术馆举办画展。展览之余,他游览了著名的维多利亚瀑布。初见巨瀑,黄君璧就被这一宏伟景象吸引,他不但乘车、坐船,甚至还搭乘直升机饱览胜景,从各个角度对瀑布进行细致观察。他说:“在飞机上空观赏这种情景,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经验。”在南非结束画展之后,黄君璧来到巴西看望老友张大千,随即又来到巴西与阿根廷交界的伊瓜苏瀑布景区。黄君璧对该瀑布进行360°全方位的观察。半环形的瀑布群总宽度达3000多米,落差近百米,瀑布从天而降,响声如雷,又被岩石分割成大小不一的200多个瀑布群,极富变化。黄君璧曾说这是他见过的最美丽的瀑布。在对前两个大瀑布游赏之后,黄君璧意犹未尽,决定到美国、加拿大边界去体味被誉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以其宏伟的气势、丰沛的水量、雷鸣的声音震撼了所有游客。黄君璧惊呼:“行踪游遍大瀑布,方知天下奇观。”在短短两三个月内,世界三大瀑布尽收眼底,这种触动可想而知。
回到台北,他谢绝一切应酬,将自己关在白云堂内,研究、探索瀑布新画法。黄君璧根据大量的写生稿反复试验,终于在用笔、构图、设色上都取得了突破。他将传统绘画中细长的瀑布变成宽广的瀑布,为了体现瀑布的气势,又将常见的竖幅构图改为横幅。为了更好地表现巨大水量的真实观感,他一改往日的“细线勾水纹”而变成“抖笔加染法”以表现“层层坠落的水花”,并且运用焦点透视,以平视或仰视的视角再现实景的壮观。于是我们看到了《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等以表现瀑布为主的大幅作品。《飞沫凌空》(图7)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他对世界三大瀑布观察、写生回来之后的作品。在对瀑布的表现上采用了新的技巧,黄君璧将其命名为“抖笔加染法”。顾名思义,就是行笔时抖动毛笔,形成左右摇摆的笔触,使之边缘形成锯齿状的不规律变化,再加上淡墨层层烘染,以表现瀑布翻腾的水花和凌空飞落的气势。这一画法在他之前也确实“前无古人”,凭借着这样独特的绘画语言,黄君璧在画坛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他的飞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在传统国画中,瀑布大多作为点景存在,而黄君璧则让瀑布充满整个画面。这一画法可谓开现代巨瀑画法之先河。黄君璧曾说:“古人大概因为不容易看到像尼亚加拉那样的长流巨瀑,所以总以细线来勾绘水纹。”而观察了世界三大瀑布之后,他则觉得:“仅以流滑的线条表现层层坠落的水花是不够的。”这种新画法的出现无疑是具有独创性的,也正因为有了这一经典的图式,他的作品才具有更高的辨识度。比如《松韵泉声四联屏》(图8)是黄君璧经典图式的典型代表,松和瀑是黄君璧喜欢表现的题材,在他的画里,常见到苍松与巨瀑的组合。这种图式甚至成为他具有标志性的样式。横幅的构图,体现了瀑布的宽度,竖立的老松,又打破了这种横向的走势,在构图中起到“破”的作用。同样,向下流动的瀑布形成了竖向平行线,而横向生长的松枝刚好打破种平行。一幅好的作品就在于“九朽一罢”的“惨淡经营”。
“白云”“飞瀑”是黄君璧山水画的主要元素和典型标志。他常说:“我画的水与云是前人所没有的,我所画的瀑布是会动的,我所画的云也是会动的,前人没有这样的表现法。”诚如其说,他创新了云水的表现技法,丰富了传统关于云水画法的表现手段。这种改变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黄君璧以写生为基础,以真实反映对象为目的,以创新画法为己任,而做出的大胆而有成效的新尝试。其二是黄君璧以焦点透视为视角,以明暗晕染法为手段,以中西结合为特色,来寻找突破传统画法的路径。无疑,黄君璧对云水法的探索是成功的。
画无外乎“师人、师物、师心”,唐张璪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北宋范宽又语:“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因此,“师古人、师造化、师心”便成为画家遵循的金玉良言。黄君璧也试将自己的绘画历程大致分为三阶段:
一、师承时期:从师临摹,仿拟古画,直至笔墨纯熟,畅用自如的阶段;
二、师事自然时期:遍游名山大川,吸取自然景象,由写生以至布局如意的阶段;
三、熟而生巧时期:笔墨布局既臻纯熟的极境,自然进入求变阶段。
这三阶段中,前两个阶段符合“师古人”与“师造化”,第三阶段的“熟而生巧”不知是否与“师心”有关。黄君璧在师古上已经做到:“学石谿像石谿”的境界,在师造化上也游遍宇内,独创“云海飞瀑”之法式,但他自己谦虚地认为:“我的画,只能称为能品,偶尔才会有此得意之作,勉强算得上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