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博物院藏金银器品析

2020-07-13冯宁

收藏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神兽战国西汉

□ 冯宁

图1 战国 嵌松石虎形金饰片

图3 战国 夔龙纹镶金银泡饰

金银器一般是指以贵重金属黄金和白银为基本原料,通过各种工艺形式加工而成的器皿与饰件等物品。金银器以其不菲的身价,特殊的视觉美感与质感深受古往今来各阶层人们的青睐与喜爱,成为权力与财富的基本象征。

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金银制品是出土于甘肃省玉门市火烧沟墓葬中相当于夏代的金鼻饮和银鼻饮。早期的金银制作技术脱胎于青铜制作技术。商代、西周的金银制品数量很少,工艺也比较简单。春秋战国时期,金银器制作工艺发展迅猛,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分布地域也更加广泛。自汉代开始,逐步形成了一套富具东方特色的冷热加工装饰技法,在各地文化相互交流影响下,产生了范铸、锤、鎏金、焊接、錾花、掐丝、镶嵌、炸珠、收挑、点翠等工艺。

本文通过河北博物院藏战国中山国、满城汉墓出土的一些金银器做简单的分析和介绍,以飨读者。

图4 战国 包金镶银铜泡饰

一、战国中山国

战国时代,位于河北中南部的中山国,是十二诸侯中唯一由少数民族——鲜虞族建立的国家。战国中山与齐、魏、燕、赵等强国抗衡,耀兵称王于太行山麓。在两座中山王墓及城址内外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漆器等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通过出土文物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中山国后期都城——灵寿古城的布局和建筑情况;农业、手工业制度和生产状况,以及度量衡、货币制度情况;中山国对山的崇拜、祭祀情况及其文字、数学等文化现象。而气势雄伟的复原军帐,用纯金、纯银打制的猎狗项圈,金银铸造的王车构件及国王使用的金质兵器等,均反映出中山以千乘之国屡次打败燕、赵等万乘之国骁勇善战的历史,也闪烁着具有游牧民族背景的中山国的奢华风采。现将战国中山国出土的精美金银器介绍如下:

图2 战国 金

1.战国 嵌松石虎形金饰片(图1)

每件长4.7、高1.8厘米,重6.5~7克

图5 战国 金银狗项圈

此器为镶嵌在衣物上的饰件,具有浓郁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小虎低头垂尾,四肢弯曲作行走状,形象稚拙可爱。金黄的虎身上嵌有翠绿的松石,色彩明丽,富有极强的装饰效果。

2.战国 金鐏(图2)

通长21.2、长径4.4厘米,重902克

3.战国 夔龙纹镶金银泡饰(图3)

直径5.3厘米,重86克

出土的各类泡饰共24件,有银质镶金的,有铜质包金、铜质包金镶银、铜质素面的,有的出土时背面尚存朽革,应是革甲上的饰物。

图6 战国 龙首形金衡帽

图7 战国 错金银龙首衔环铜衡帽

这件银质镶金泡饰保存完好,圆形,凸面。外缘针刺锯齿纹,凸面装饰两只缠绕扭结的夔龙,中心镶铸一朵柿蒂形金花。金花花瓣上有针刺细脉和点纹。背面为四个短柱体承托一方形环,铸有铭文一周,为“十三祀,私库,啬夫煮正,工孟鲜”12字。

4.战国 包金镶银铜泡饰(图4)

直径分别为5.2、5.8厘米

整体呈圆形,外圈鼓棱,包金片,中心镶嵌一朵用银片捶打成的梅花,精巧秀丽。一件背面环沟处铸有铭文:“十三祀,私库,啬夫煮正,工陲面。”另一件背面环沟处铸有铭文:“十二祀,私库,啬夫煮正,工。”

5.战国 金银狗项圈(图5)

各长38.26厘米

项圈用金银两种扁管相间穿在革带上制成,出土于杂殉坑两具狗骨架的颈部。将长方形金片、银片分别卷成扁管状,外面正中作出一条凹沟,内面中间有合缝,四角作细孔用以联缀。项圈外面中间部位缀有一个铜环,用来结带。给爱犬佩戴金银项圈,反映了中山国王生活的奢侈。

6.战国 龙首形金衡帽(图6)

长9.8、径3厘米

图8 战国 “王”字银铺首

此器为车的构件,以纯金制成,整体为龙首形。龙首中空,向前直伸。龙的额部中间有叶状凸起,两角高凸呈“八”字形,双耳呈桃形,两侧眉梢外装饰卷云纹,双睛突出,鼻上有三条褶纹,鼻前端两侧饰卷云纹。龙的长嘴微启,露出交错的牙齿。圆形銎口,边缘突起一周。上部有销钉孔。铸造工艺精良,龙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十分传神。

7.战国 错金银龙首衔环铜衡帽(图7)

高10、径3厘米

车器,一对。形制与大小相同,为套入车衡两端之帽。器身外表为错金银龙首衔环,帽顶铸成夔龙首。夔龙双目圆睁,口衔小环,小环内套有一大环。龙身饰数个错金三角纹。

图9 战国 银首人俑铜灯

8.战国 “王”字银铺首(图8)

高9、宽9.2、环径8.6厘米

王椁上的铺首之一。银制,兽面衔环铺首。兽面由涡旋纹和雷纹构成,两眼圆睁,双角内勾。铺首上有插榫,插榫一侧刻有“王”字。

9.战国 银首人俑铜灯(图9)

通高66.4厘米

图13 西汉 鎏金长信宫灯

灯由人俑、蛇、灯杆、灯盘和方座组成。人俑的头为银制,眼珠用黑宝石镶嵌,发型精致,胡须微翘,笑容可掬,表情生动。人俑着云纹右衽宽袖锦袍,腰间系有带钩,广袖低垂,风度潇洒。他右手握住一蛇,蛇首上挺,用吻部托住长长的灯柱,柱面装饰夔龙戏猴纹饰;左手握一蛇的尾部,蛇身卷曲,头部昂起,吻部顶着一只灯盘。在底部灯盘内还有一蛇蟠踞,以头顶住男子左手所握之蛇,保证了全灯的重心稳定。此灯三个灯盘内各有三只灯签,点亮时烛光灯影上下辉映,令人赏心悦目。

10.战国 错金银铜神兽(图10)

长22.1、高11.8厘米

一对2件,为镇席之器或国王跽坐时的扶手。神兽似牛非牛,有一对短角,颈部前伸,脊背扁平,大肚低垂,四肢短粗,偶蹄,短尾,憨厚敦实。周身装饰繁密的错金银卷云纹,黄白相间。头部和耳、眼、口、鼻均用金银细线突出轮廓,前额和两腮用云纹进行装饰,其他部位的纹饰均在某一轮廓线内按形状变化,繁而不杂,显得绚丽华贵。

11.战国 错银铜双翼神兽(图11)

通长40、高24厘米

共出土2对4件,形制相同。为镇席之器或陈设品。神兽怒目圆睁,长舌直伸,獠牙外露,圆颈挺立,昂首扭向一侧,仿佛在大声咆哮。它的前胸宽阔低垂,四肢弓曲,利爪怒张,两翼直指长空,十分矫健有力。神兽的口、眼、耳、鼻、羽毛等处均错有银线纹饰,周身错银卷云纹千变万化,背部有蜷曲于云中的错银鸟纹。器腹均有铭文,说明神兽的制造时间。四件神兽分别由官府的不同机构、监造官和工匠制成。

12.战国 镶金凤银带钩(图12)

长18.6、宽4.2厘米,重284.8克

通体呈琵琶形,银制钩体,螭首状钩首,钩身为一条蟠龙,龙头位于钩颈部位,龙眼部位有圆孔,原应镶嵌有眼珠。龙身上镶嵌着一只金凤和一只猛兽,金凤文静端庄,猛兽姿态凶猛,凤与兽扭结在一起,极富生趣。

二、满城汉墓

1968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对河北满城陵山一、二号汉墓进行了科学发掘,两墓规模宏大,随葬器物丰富,为我国20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经考证,一号墓墓主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二号墓墓主是王后窦绾。刘胜系汉景帝刘启之子,武帝刘彻庶兄,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被封为西汉中山国第一代王。窦绾不见史书记载,从墓的位置、规模及随葬器物推测,应为靖王刘胜之妻,从出土的铜印知其名为“窦绾”。

刘胜和窦绾都身穿金缕玉衣入葬。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特制的殓服,全部用玉片制成,玉片之间以金、银或铜丝编缀。这两件玉衣是我国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的保存完整的汉代金缕玉衣。

两墓共出土铜、铁、金、银、陶、玉、石、漆木、钱币等类文物一万多件。其种类之丰富,制作之精美,在已发掘的汉墓中实为罕见。这些器物中,以铜器种类最为丰富,计有炊具、食具、酒具、灯具、炉具、文具、文玩、梳妆、盥洗、仪仗、兵器等70余种600余件。不少铜器刻有铭文,记载了器物的名称、重量、容量、价格及来源。铁器共出土30余种600余件,以兵器和工具为主,另有一些日常生活用具。陶器数量繁多,计有壶、钫、瓶、罐、缸、盆、钵、鼎、甑、盘、碗、灯等20余种970余件,部分陶器施以彩绘或朱绘。玉器共出土130余件,包括礼仪用玉、陈设用玉、装饰用玉和丧葬用玉,有些玉件雕琢精细,纹饰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漆木器随葬数量很多,但器身均已腐朽,能辨明器形的有案、尊、奁、盒、盘、耳杯等,从遗存的金属饰件可以看出,当年这些漆木器十分富丽华贵。钱币共出土4200余枚,除2枚半两钱外,其余皆为五铢钱。五铢钱是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后铸行的钱币,满城汉墓五铢钱中既有郡国五铢,又有铸币权收归中央后的三官五铢,真实反映了五铢钱初行时的铸币情况。两墓还葬有10辆车、29匹马,出土时车的木构架已朽毁,3000余件金属器件保存完好,这些器件或鎏金银,或镶嵌金银珠宝,装饰十分华丽,由此可见当年马车的奢华。通过这些出土文物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生活。现将满城汉墓出土的部分金银器介绍如下:

图12 战国 镶金凤银带钩

图10 战国 错金银铜神兽

图11 战国 错银铜双翼神兽

图20 西汉 鎏金银灌药器

图19 西汉 金、银医针

图15 西汉 鎏金铜铺首

图17 西汉 镂雕龙凤纹银铺首

图16 西汉 鎏金银兽面纹铜铺首

图21 西汉 银灌药器

1.西汉 鎏金长信宫灯(图13)

图14 西汉 错金铜博山炉

鎏金长信宫灯出土于窦绾墓中。其形状为跪地执灯的年轻宫女,通体鎏金。全灯分为头、身、右臂、灯座、灯盘、灯罩等部分,各部分均可拆卸。灯盘可转动,灯盘的屏板可推动开合,以调节灯光亮度和照射方向。宫灯身体中空,烟灰经右臂进入体内,从而保持室内清洁。灯上刻有“阳信家”“长信尚浴”等铭文9处共65字。根据铭文研究,得知此灯最初的主人是阳信夷侯刘揭,因刘揭子中意“有罪国除”,灯被没收,归皇太后居住的长信宫所有。文帝的皇后窦氏是刘胜的祖母,景帝时为皇太后,后来窦太后把此灯送给了她娘家族裔中的窦绾,窦绾死后将灯葬入墓中。

2.西汉 错金铜博山炉(图14)

高26、腹径15.5厘米

此器是熏香用具。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峦峰高处、或骑坐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手持弓箭巡猎山间。炉柄透雕成三龙出水状。工艺精湛,装饰华美。

3.西汉 鎏金铜铺首(图15)

通长23.4、宽13.2厘米

图22 西汉 错金铁匕首

铺首最早是镶嵌在大门上供叩环而用的门饰,一般做成威猛的兽面状,有镇凶辟邪的寓意。以后,铜器、漆木器以及高规格的棺椁上也常装有铺首。刘胜椁上的鎏金铜铺首竖耳怒目,额做山尖形,有凶煞之感。

4.西汉 鎏金银兽面纹铜铺首(图16)

长12.2、宽7.3厘米

铺首中部为上下两个兽面,两侧有二龙盘绕。兽面鎏银,龙体鎏金。环为上下双连式,鎏金。

5.西汉 镂雕龙凤纹银铺首(图17)

长19、宽14.9厘米

银铺首两侧攀附两条对称的蟠龙,龙首引颈向外,中作兽面衔环,环由对称的双凤双龙组成,凤居上,双龙攀附其下,龙头探向环心。整体造型玲珑剔透,精致美观。

6.西汉 金饰件(图18)

高3.9、宽3.7厘米

略似杏仁形,面上搥鍱成对称的动物花纹,顶端和两下角各有小孔一对,当为穿线缝缀而设。与广州南越王墓覆盖在墓主脸部的“瞑目”饰物极为相似。

7.西汉 金、银医针(图19)

长5.4~6.9厘米

医针是针刺经络穴位的医疗用具,常与熏灼经络穴位的灸法合用,称针灸。满城汉墓所出医针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金属医针,对照古代医书《黄帝内经》,可知有毫针2枚,员针、鍉针、锋针各1枚,其余4枚因残损不能辩识。

8.西汉 鎏金银灌药器(图20)

口径6.4厘米

盒形,口微敛,有长流,腹浅。盖作子口,中心为一乳钉,四周有凸弦纹,盖与身以活钮相连。为医用灌药器皿。

9.西汉 银灌药器(图21)

高5.2厘米

漏斗形,敞口,折沿,深腹渐收为尖底作漏。漏口扁圆形,略歪向一侧。为医用灌药器皿。

图23 西汉 鎏金镶嵌龙首形铜辕饰

图18 西汉 金饰件

10.西汉 错金铁匕首(图22)

长36.7厘米

器身扁平,中脊隆起,两面均用金片嵌出花纹,分别作火焰纹和卷云纹。环首嵌金片饰卷云纹,格部嵌金片饰兽面纹。

11.西汉 鎏金镶嵌龙首形铜辕饰(图23)

长20厘米

刘胜墓出土的鎏金镶嵌龙首形铜辕饰,是车辕前端的饰件,龙首的扁长鼻前伸,口衔銎管,两角卷曲成环状,器表鎏金并镶嵌玛瑙和绿松石。

辕为装在车箱前端的曲木,衡为装在车辕顶端的横木,衡上缚轭和,轭用来套马,用来贯穿驾驭马的缰绳。在辕、衡、轭的端头均装有铜制饰件,既起保护作用,又是漂亮的装饰。

猜你喜欢

神兽战国西汉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话说“神兽”不简单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一幅西汉伏羲女娲图像
战国玺印陶文释读七则
Cлово месяца
浑沌之死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