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金器赏析

2020-07-13王晓艳

收藏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耳饰金代竹节

□ 王晓艳

黄金自古以来就受到人类的喜爱,中国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有了金器,金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据重要位置,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金器以金代金器为主,其他时期金器数量较少。

小金佛(图1)

1988年7月,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西地村农民在趟菜地时发现一尊小金佛。小金佛,唐渤海,立式,身高5、肩宽1.15、插柱高2厘米,重49.3克。佛像站于莲花托上,莲花托下是一长约2厘米的莲花茎形插柱。佛像头顶发髻,面相祥和,双眼微闭。全身穿戴齐整,上穿僧支,下穿竖褶裤,着偏衫式袈裟,袈裟裹身。右手作旃檀式扬起,左手提净水瓶。这件小金佛是目前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上京城遗址内发现的唯一一尊纯金佛造像,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舍利函(图2)

1997年8月25日,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白庙子村村民在修路挖边沟时,在一农舍院墙脚下发现一处由玄武岩拼合而成的长方形穴室,内有一长方形铜盒,一个破裂的玉石小罐,一些丝织物腐块、金丝线,一些腐烂的漆片和木质品。

图1 唐渤海 小金佛

图5 金 金凤凰

这是一组完整的舍利函,唐渤海,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上京城遗址出土。舍利函一共七层,最外层为石函;第二层为深紫色漆函,漆函破坏较严重;第三层为铜函,长14.5、宽8.8、高8.0厘米;第四层为鎏金铜函,长13.0、宽8.5、高6.6厘米;第五层为银函,长9.2、宽5.6、高5.0厘米;第六层为金函,长8.3、宽5.3、高4.2厘米,重139克。金函函体呈长方形,盝顶式函盖,通体光素无纹;第七层为琉璃长颈瓶。金函内有100多块翡翠色琉璃碎片,在琉璃碎片中掺有乳黄色舍利子。琉璃碎片经整理修复,知其为琉璃长颈瓶。从铜函到琉璃瓶皆以丝织品包裹,刚出土时,金函底部和盖上尚有网状丝织物。馆内保存舍利函为第三层至第六层。

图3 辽 契丹文“敕宜速”金牌

图2 唐渤海 舍利函

契丹文“敕宜速”金牌(图3)

1973年,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大丰区横山屯发现了一面裹在丝绸和金箔里的金牌,只可惜这件金牌后被人切割成数块,最后只追回其中的四块。

图4 金 盘花金带

从现今残存的金牌现状和当时发现者提供的资料可知:黑龙江省博物馆藏的这件金牌应是圆角长方形金板状,纵21、横6.6、厚0.3厘米,残重185.77克,含金量90%。金牌上方从圆角处横切一刀;下部纵向中线处竖切一刀,右侧缺损不在,左侧部分则被横切成三块,一块上双钩阴刻形如“主”字的上半部分,一块双钩阴刻形如“主”字的下半部分,另有一块则双钩阴刻契丹文“□□”两字的的左半部分。金牌光亮耀目,背面光素无纹。此金牌是用于传递重要政令或紧急军情的凭信物,《契丹国志》记载:“会使者以金牌至,遂擒斩耶律明,帝寻亦至,陈王萧孝友等皆坐诛。”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的这件金牌的具体年代,有研究者认为其属辽代,但亦有认为其属金代,本文认为其属辽代。

盘花金带銙(图4)

1963年5月,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半拉城子,农民挖土时发现一组金带和一件金凤凰饰件。

金凤凰(图5)

金凤凰,金代,身长5、高3.5厘米,重6.98克,含金量7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半拉城子出土。金凤凰是用两片金片经过锤、镂空等工艺制作而成,凤凰展翅欲飞,昂首翘望,凤冠如祥云,凤目圆睁,钩喙衔一固定金环,尾部和足部各有固定金丝,三排镂空尾羽。此件金凤凰可能是贵妇凤冠上饰件。

金握(图6)

“握”,亦称“手握”或“握手”,指古代丧葬习俗中死者手中所握的形制较小的一种随葬品。《释名·释丧制》云:“握,以物著尸手中,使握之也。”

本文所介绍的金握乃是出自于誉有“北方马王堆”之称的金代齐国王墓,此墓乃男女合葬墓,男墓主人——齐国王完颜晏的左右手中各有一块梯形金握,最长4.4、最宽1.5厘米,含金量为96.6%,左手金握重68.9克,右手金握重85.9克,下底面上纵向阴刻“八十”两字。“八十”是完颜晏小儿子崇道的本名,因其祖父80岁得此孙,故而有此名。此金握当为崇道所放,包含着生者对逝者的怀念和希望逝去的父亲握金而去永享富贵。

1988年5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乡城子村的村民挖到一座石椁木棺墓,经过考证,该墓是金代齐国王完颜晏夫妇合葬墓。完颜晏(?~1162),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堂弟,生前拜太尉、齐国王。此墓为男女合葬土坑竖穴石椁木棺墓,男女墓主人出土时身着的鞋袜服饰基本完整,齐国王墓所出土的丝织品服饰,填补了中国金代服饰史的空白,被誉为“北方马王堆”。

图7 金 赤金红玛瑙项链

图6 金 金握

图9 金 嵌宝慈菇叶金耳饰

图10 金 橡果金耳饰

图8 金 八角竹节形金环饰(金钿窠)

图11 金 嵌宝葵花金耳饰

图16 金 “上京香家”款金手镯

图12 金 花蕾金耳饰

图14 金 镶宝石金耳饰

图13 金 金镶玉绶带鸟耳饰

图18 金 金帽顶底座

图15 金 镶玛瑙金耳饰

赤金红玛瑙项链(图7)

赤金红玛瑙项链,金代,总长63厘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巨源乡金代齐国王墓出土,戴于女墓主人脖颈处。赤金红玛瑙项链是一串三层项链,每层由四个金丝管和五个红玛瑙管交错串连,三层共有十二节金丝管和十五节红玛瑙管(其中一节折为两段)。

八角竹节形金环饰(金钿窠)(图8)

八角竹节形金环饰(金钿窠),金代,一对,外径4.7、内径3.6厘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巨源乡金代齐国王墓出土。金八角竹节形环饰出土时固定于女墓主人冠帽背面帽沿两侧,垂脚系于环上。金八角竹节形环饰,内圆外八角,由八段竹节相连而成,竹节底平、面圆鼓、内中空,每个竹节上有一嫩竹叶。白玉带”,现收藏于吉林省博物院,其上配有一对金环,其外形呈八角竹节形,空心,底平,面圆鼓,玉带上的这对金环和黑龙江省博物馆藏的“八角竹节形金环饰”极其相似。

嵌宝慈菇叶金耳饰(图9)

嵌宝慈菇叶金耳饰,金代,一对,高3.85、宽2.45厘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巨源乡金代齐国王墓出土,位于女墓主人两耳下方。此耳饰整体似一片慈菇叶,金质底托主要采用掐丝工艺制作,中心处圆形底座内嵌珍珠,该耳饰出土时左耳所嵌珍珠尚在,右耳珍珠已分层残脱。其外周是三片桃花瓣形底座,内嵌绿松石,三片花瓣间隙处以掐丝卷草纹相连。齐国王墓中,除女墓主人戴有耳饰,男墓主人——齐国王双耳下方的枕面上亦有一对金耳饰。

橡果金耳饰(图10)

图17 金 金花串饰

橡果金耳饰,金代,一只,长3.8、宽3.1、厚1.4厘米,黑龙江省绥滨县奥里米古城征集。耳饰主体为两枚纵向排列的橡果,每枚橡果原有五片橡树叶相衬,现一残存三叶,一残存四叶。此耳饰工艺精湛,纹饰精美。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金代金耳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香坊金墓出土的“嵌宝葵花金耳饰”(图11)、“花蕾金耳饰”(图12)、“金镶玉绶带鸟耳饰”(图13),黑龙江省绥滨县绥滨高力城子出土的“镶宝石金耳饰”(图14)、“镶玛瑙金耳饰”(图15)等。

“上京香家”款金手镯(图16)

“上京香家”款金手镯,金代,直径6.7厘米,重114.23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出土。手镯圆形,开口,平直,外壁光素无纹,内壁刻有“上京香家”戳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还出土过“上京翟家”款银手镯和“邢家记”款银手镯等金银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金上京金银手工业的发达。

金花串饰,金代,82件,直径1.42、高2厘米,黑龙江省绥滨中兴金代墓群出土。金花用金箔锤制成,呈蘑菇伞形,七瓣莲花,其顶端有孔。

图19 金 金佩铃

图20 金 六曲葵花鎏金银盏

从《黑龙江畔绥滨中兴古城和金代墓群》一文可知,三号墓、四号墓和五号墓在同一封土内,从随葬品推测,三号墓主人是金代贵族,四号墓主人是三号贵族妻妾,五号墓主人是侍卫。金花串饰出土于三号墓,三号墓规模最大,随葬品十分豪华,金列鞢、金花和鎏金银鞍饰等皆出自于此墓。

金帽顶底座(图18)

金帽顶底座,金代,底径6.2、圆柱径1.7、通高2.3厘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香坊金墓出土。此金帽顶底座形如草帽,在帽顶中间有一延伸出的嵌物空心矮圆柱。底座圆形隆起表面均匀分布隆起八片花瓣,每片花瓣上有一朵梅花和均匀排列的花丝,两片花瓣间隙处同样有一朵梅花,边缘处均匀分布五对用于固定的两个小孔。

金佩铃(图19)

金佩铃,金代,通长39.8厘米,重32.42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香坊金墓出土。佩铃上部是小圆环,中间是长链,长链在尾端分成两股,下方连接两个小圆环,圆环上挂着两个钟形佩铃,佩铃口沿处钻有两孔,一中空细圆柱横穿而过,佩铃外壁上錾刻卷草纹。

六曲葵花鎏金银盏(图20)

六曲葵花鎏金银盏,金代,口径9.5、足径3.8、高3.8厘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香坊金墓出土。此盏是饮具,六曲葵花式,敞口,弧腹,圈足。此盏形似一朵绽放的秋葵花,圈足似是秋葵花的花蒂,外墙鎏金,饰一周花瓣纹;花蒂上盛开着一朵秋葵花,六曲花瓣,花瓣边缘鎏金、叠压,每一片花瓣的边缘均饰花叶纹;花心处是六小片花瓣承托着凸起的花蕊。

六曲葵花鎏金银盏,“金花银盏”,器形秀美,线条流畅,纹饰精致,采用了焊接、锤、鎏金等金银器加工技法,工艺精湛。

图21 清 双龙牡丹金钗

图23 清末 福寿如意金扁方

在宋代金银器中,金银盏占据着一定数量。在各类金银盏中,又以花瓣形多曲金银盏为多,其花瓣的形状有葵花形、荷花形、菱花形等,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的南宋“花卉纹金碗”,安徽省博物院藏南宋“葵花形金盏”,彭州博物馆藏宋代“葵口六曲银盏”。

双龙牡丹金钗(图21)

双龙牡丹金钗,清代,长15.6、宽2.4厘米,重23.4克。此钗造型是折股钗的变体,始于元代。钗首顶端是朵牡丹花,其下方钗柄是两条盘旋扭曲的龙,龙身下方是卷草纹,再下方是长针状钗柄。

图22 清末 禅杖形金簪

图24 近代 鄂温克族寿字镀金银流苏

图25 近代 鄂温克族蝙蝠镀金银簪

禅杖形金簪(图22)

禅杖形金簪,清末,通长18.6厘米,重23.69克,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富明阿墓出土。簪呈禅杖形,簪头由三部分组成,顶部为一略有残损的束腰小葫芦;中部为六个金丝卷成的如意云头,两两相对,每个如意云头中挂有小金环,振之发声;下部为莲花宝座。

富明阿(1805~1882),清瑷珲汉军正白旗,清末著名将领,本姓袁,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的后人。富明阿早年从军,先后授骁骑校、参领、管带、宁古塔副都统、汉军正红旗都统、江宁将军、吉林将军等职。

福寿如意纹金扁方(图23)

福寿如意纹金扁方,清末,长15.1、宽1.9、厚0.1厘米,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富明阿墓出土。扁方尾端呈半圆舌形,首端反卷成空柱状,圆柱上横卧一只蝙蝠。紧靠扁方头部有一錾刻宝相花,花心为錾刻团寿字,四周衬以点状线构成的如意云纹。靠近尾端处,有一线刻飞翔的蝙蝠,四周衬以点状线组成的如意云纹,图案整体纹饰寓意福寿如意。扁方背面有“足金”二字阴刻款。

鄂温克族寿字镀金银流苏(图24)

鄂温克族寿字镀金银流苏,近代,长18、宽9.5厘米。流苏主体是一长寿字,左右各有一只蝙蝠,配如意云头纹边饰,其下以S形银环为链,下坠三串穗饰,穗上有竹叶、双钱、花骨朵、盘长结等小配饰。

鄂温克族蝙蝠镀金银簪(图25)

鄂温克族蝙蝠镀金银簪,近代,通长19.7厘米。簪子整体造型类似挠痒痒耙,簪首弯曲,其上是一倒悬蝙蝠。紧靠簪首的簪柄长8.5、宽0.8厘米,其上是十组竹、梅等纹饰。

猜你喜欢

耳饰金代竹节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金代张楠墓志考释
陇县原子头M56金代大定二十四年买地券校释
金代官员越级赠官现象考论
耳畔风情
“竹节人”中说“趣味”
花朵耳饰
华丽垂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