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教育心理学中的运用
2020-07-13宋杨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宋杨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教育心理学课程可以疏导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心理教学的开展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时代的学生。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完善传统教学的弊端。任务驱动型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布置学习任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切实的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认识
任务驱动型教学就是科学合理将知识分化成几个任务,将任务作为教学中的目标,在任务设计中隐藏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完成学习任务。任务驱动型教学要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要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全面素质的提升。充分说明了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值得深刻研究具有应用价值的教学模式。
二、目前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学方法认识不足
在部分学校和教师中,没有对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进行深刻的研究和认识,只是一味的跟风创新,没有将任务驱动型教学和教材内容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发挥出任务驱动型教学的良好作用。
(二)教学目标片面化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传授教材中的知识理论,对于教学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来设置的,没有将任务驱动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下去,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知识的增加,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全面性的发展。
(三)教学存在扩大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设置任务,而是将所有的知识都按照任务驱动型教学来进行,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化,导致任务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任务实施不下去,不仅任务驱动型教学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还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三、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将知识划分为不同任务来引导学生完成。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二)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
学生在面对大量学习压力后,可能会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开展任务驱动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分化,逐一解决,从而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成就感[1]。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在阶段性任务中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进步,对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对阶段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中,阶段性任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阶段性任务评价可以对任务的完成进行公正、科学的评价,使得教学任务更有方向感。
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教学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自身心理认知不清晰,对心理健康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不能高效的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教育心理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例如在学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班内的学生按照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对抗学习。给每组分配学习任务,让每个小组研究关于有品格有态度的人选及故事,并且分析态度和品格对人的影响。并进行小组比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们开动脑筋,积极踊跃的发言。同学们在这样的课堂中,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且通过分析,可以增强对教育心理的了解,可以完善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
(二)应用在整体性任务中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考虑到任务设置的实际性、难度的客观性以及教学的时间性。教学任务的实际性主要是对学生心理的转变要求较高,也存在较大的教学压力。教学难度的客观性主要是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多种多样,对教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的时间性主要是学习都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可急于求成,但是也要把握好时间节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教学任务、教学难度、教学过程要进行全面的合理评价,根据教育心理学科的特点,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成果。因此,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良好的检验教育心里学的教学效果,并且可以提供有力的支撑,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育心理学的整体性任务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肯定,制定预防措施,鼓励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感染其他学生;二是对心理出现一些偏差的学生进行疏导和开通,使其能够健康成长;三是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提供治疗,帮助学生早日走出困境。要达到以上三点,需要教师对班级内的所有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要在平时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的开展。遇到心理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耐心的疏导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信任感。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走向光明的道路。在授课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要注重对学生的把控,对心理出现问题的问题重点关注。例如在学习《影响学习的外部因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提问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对这类学生要给予较大的关注,正确的评价学生的回答,避免学生产生影响学习的因素,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应用在目标性任务中
教学质量的增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教育心理学应用中,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心理协调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实现教学目标,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心理学课程是会影响学生的终生思想的课程,所以要明确学科的教学目的,完善教学方法,使该学科能够稳定的发展下去。教育心理学要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学科的根本,从教学难点出发,能够有效的探究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但是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学难度。所以应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心理知识的了解,能够有效的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例如在学习《预防心理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以下任务:从自身的实际生活出发,应该怎样有效的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学生可以从与大人沟通、教材、网络中找到答案。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发言,并且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自己身上,将有效的预防措施实践到生活中。教师要在最后做总结归纳,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与学生多交流,与家长也要勤沟通,让家长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状态,及时交流,注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为学生制定长期学习目标
对教育心理学学科进行全面分析,会发现制定长期的学习目标对教育心理学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要扩大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知范围和方向,能够有效的测量除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不断的进行拓展研究,能够有效的传递给学生正确的心理认知,可以做到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在面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心理朝着正确的价值观方向转变,改善自身的不良心理。长期的学习目标制定是可以形成良好循环的,能让教育心理学教学保持坚定、明确的方向前进,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不断进步。
(五)为学生制定正确的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的培养是教育心理学科目的重要部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合理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让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够更加清晰,与教学任务目的相结合,将教学任务详细拆分化解。教师要善于利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真实的体会到情感表达,能够充实自身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不断升华,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情感价值观。同时,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教育心理学中得到极大的应用,发挥出了应有的价值。例如在学习《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中,教师要先将知识的概念和含义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分析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思考模式,最后在课堂上,每位同学进行分享,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能够切实的发现认知的差异性,从而自身的认知的水平。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影响学生一生的学科,是极为重要的。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教育心理学的重视程度。有效应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质量,让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完成阶段性、整体性、目标性的任务。从未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