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变声期戏曲男演员的戏曲声乐教育

2020-07-13河北艺术职业学院050000

大众文艺 2020年6期
关键词:变声期男演员声带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050000)

戏曲演员的戏曲声乐教育,主要是指在戏曲演员的唱、念教学中,融合戏曲艺术和声乐艺术相关知识,对戏曲演员进行科学发声方法训练,教学手段上常借鉴声乐教学手段,但又不断结合戏曲传统教育经验,最终使学生掌握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艺术特色鲜明的戏曲发声技术。

关于变声期戏曲男演员的戏曲声乐教育,由于变声期的男生一般处于12-16岁之间,且变声期一般会持续1-3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对其进行科学发声训练,必须结合变声期男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开展。主要训练原则是,尽可能的减少声乐训练对学生声带发育的影响,同时,在学生可承受的范围内,结合学生学习的戏曲剧种行当发音特点,加强学生的科学发声基础技能训练,增加包括音乐素质在内的艺术理论教育,从整体上增强学生对科学发声的理解和运用。

一、丰富科学发声教学手段 夯实学生发声基础技能

戏曲艺术的发音和声乐艺术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比如气息的要求、共鸣腔的利用、咬字发音的要求等,因此,在具体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时,可以借鉴声乐艺术的发声训练方法。同时,为了不脱离戏曲艺术发音规律和特色,也有必要针对一些戏曲艺术的特殊声音要求,结合传统戏曲教育手段,开展发音技术训练。需要强调的是,对变声期戏曲男演员的训练,更应着重在发音基础技能上,例如呼吸方法、中低音区的训练、喉位的控制、咬字归韵方法等。

(一)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来源,好的呼吸能为科学的演唱提供最有利的支撑。变声期间必须通过各种呼吸练习,建立学生良好的呼吸习惯,也减少不当的呼吸习惯引发的过渡使用声带。

具体操作上可通过以下几种:

1.有节奏的深呼吸换气。可借助“闻香气”体会深呼吸,按四拍慢速进行吸气和呼气,过程中体会通过腰腹的力量对气息的保持度,体会腰背肌肉的扩张感。

2.运用快速或者慢速“打哈欠”来进行吸气,并保持5秒,然后在齿间呼气,气流越小越好,腰腹要时刻保持力量,不可松懈,从中体会控制气息的感觉。

3.通过叹气或者抛物线状的“嗨”或“i”,体会气息在腹部、胸腔、口腔的流动感。

4.通过“狗喘气”进行快吸快呼的换气练习,注意无论吸气还是呼气,腰腹的力量不可以松懈,要始终有保持力,换气的频率可由慢渐快。

(二)结合戏曲、声乐练声特点,开展发声练习

变声期戏曲男演员的发声练习,需注意音域的控制,尤其是变声中期,学生声带充血,应主要开展中低声区训练,同时要注意每次练声的时间不宜过长,中间要有间歇。

1.首先通过单音高发声训练,做气息与发声衔接。借助钢琴单音,让学生在保持呼吸练习的感觉基础上,发单音训练,注意体会声音的自然发出,保持喉部和上半身的松弛。单音最好采用单元音进行发音,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体会松弛感。

2.以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音阶发音训练,培养学生对声音力度和音准的感知能力。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声音的自然,在鼻尖以上的高位置,通过适当气息与力度进行发音,锻炼自身的内心听觉。

3.通过半音阶式“喊嗓”,练习声音通透感。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音域,逐音级带学生“喊嗓”。一般都采用“依”或“啊”进行。闭口音发音时要注意硬腭和眉心的叼住的感觉,开口音时则要注意软腭的微微抬起和后咽壁肌肉的拉紧状态,声音要从软腭后方反射至眉心处。在由低音到高音的“喊嗓”抛物线中,要体会气息的下坠、喉咙的松弛、声音的通畅和“悠荡”感。另外,也可以结合戏曲学生剧目中常涉及到的字词进行“喊嗓”,例如“苦哇”“来了”等等。

(三)咬字归韵训练

戏曲界有“千斤话白四两唱”的说法,可见在戏曲艺术表演中,念白对于表现戏曲艺术的重要性。因此,在变声期学生发音演唱时间不宜过长的情况下,加强学生的咬字归韵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戏曲学习能力。

对于学生咬字归韵的锻炼,可详细讲解汉语拼音,并通过每个汉字的音节,以及字头、字腹、字尾的连接、音变效果等来分析。具体手段一方面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采用唐诗或者学生熟悉的文章进行朗诵练习,但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呼吸、喉位、共鸣位置等发声技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练习学生剧目课程上的念白进行练习,尤其是例如京剧这样有“上口”音变效果的练习,应着重练习。

二、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艺术感知力

由于变声期戏曲男演员所处的特殊生理发展时期,其声带会经常处于充血的状态,尤其是在变声中期,也就是变声最明显的时间段,这时候学生的声带在日常的戏曲课程中,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带来更大的损伤。比如在基功、毯功、身段、把子以及武功课的训练中,如果经常操作倒立或者下腰等容易造成声带充血的动作,会加重学生声带的负担;又比如在剧目课程中,如果仍安排学生大段唱腔进行学习和练习的话,同样也会更容易造成学生声带的损伤。

因此,在变声期戏曲男生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上,应尽量予以倾斜。

首先,适当减少武功课或者容易造成学生声带充血动作的练习,起码需要保证适当的间歇。

其次,剧目课程上应适当多安排念白和表演动作多的戏折,并注意休息,使学生在这一时期增强表演和念白功底,适当保护声带。

第三,设置人体发声原理理论讲解课程,帮助变声期学生正确认识人体的发声器官和变声期的基本生理特点,提高学生对于自身所处阶段的了解,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声带保护,积极学习科学发声方法,让学生从自我改变科学发声认识。

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变声期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的音准都达不到,没有内心听觉和视觉、对声音的概念是模糊的,更无法谈及对声音艺术的感知力。因此,为增强学生学习戏曲的综合能力,在变声期阶段,应增加学生的音乐素质训练、艺术理论知识、戏曲剧目赏析、戏曲常识知识等等,从而增强学生在科学发声训练中对音准、音色、节奏、乐感以及戏曲韵尾等的内心听觉、视觉,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

三、建立学生歌唱意识,正确把握戏曲艺术真谛

处于变声期的戏曲男演员基本都是中专在校生,在学习戏曲艺术前,基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科学发声训练,音乐基本素质大多数也相对较差,因此,在学生的内心,对于歌唱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概念,很多都以为只要张嘴唱出声音就行。然而,要想真正把戏曲艺术表现好,学生必须要在内心对歌唱的整体状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建立起正确的歌唱意识才行。

正确的歌唱意识,简单讲,就是在进行戏曲发声训练时,不仅仅是停留在机械的发声技法学习上,而是真正做到思想、意识、情感的结合,“依字行腔”“以情带声”,这要求学生在进行戏曲发音练习或演唱时,必须将身心置于所唱音乐的情境中,所有发声涉及到的身体机能,都积极投入到其中,有内心的审美感受。具体到方法上,就是通过科学的呼吸、发音调整、共鸣腔等运用,从而达到“立音”“腔圆”。

然而,要真正表现戏曲艺术的真谛,只获得好的声音是不够的,变声期戏曲男演员在重视自身正确歌唱意识建立的同时,仍需紧密结合自身剧种和行当的艺术特点要求,追求具体的声音塑形,仔细琢磨本身行当发音的位置、共鸣、咬字等特点,在变声期嗓音允许的条件内,去实践富有特色的戏曲声音,才能有真正把握戏曲艺术真谛的可能。

总而言之,变声期戏曲男演员的戏曲声乐教育,必须在学生特殊的生长发育时期,尽可能保护学生嗓音健康发展,利用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发声技能,配合剧目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既安全度过变声期,同时又能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为今后从事戏曲艺术专业道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变声期男演员声带
声带也会长“茧”?
结巴成就经典
变声期学生合唱水平的提升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最佳男演员:威尔·史密斯
青少年变声期怎样保护嗓子?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绕转小舌头
变声期这般护嗓
论变声期的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