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对中职学生审美品质和能力的培养
2020-07-12魏剑平
魏剑平
唐山市丰南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开展美术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在未来将美术的概念,美术的方法应用到实践生活当中,创造出巨大的价值。缺乏美术素养将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目前我国的中职美术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的老师和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充分的开展美术教学。本文将就中职学生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中职学生审美品质和能力的重大意义和策略进行展开。
一、中职学生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中职美术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新意,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美术思维的培养以及与技能学习相互交融的能力。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缺乏兴趣,不具备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思维简单,没有启发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去看待事物。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达成一个教学目的——学生可以有效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就目前的教学而言,学生并不具备将美术与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
美术的运用领域广泛,美术在绘画,雕塑以及工艺美术和建筑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美术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而现阶段的有些中职学校不重视美术的教育,阻碍了学生对于美术这一课程的有效学习。
中职学生除了专业技能的学习也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育。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向学生讲授死板的美术知识,不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美的感受,对美的理解。在我国现阶段的中职美术课程教学中,老师往往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主要采用老师灌输学生知识的方法,虽然老师的教学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但学习应该立足于学生主体,需要让学生充分的参与,特别是美术教育课程,老师不能只是在黑板上进行知识的展示,而要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本来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但大多数的美术教学还停留在美术课本上面,有没有采用生动形象活泼的方式,在中职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现代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现美术的魅力。另一个方面,美术老师个人对美术的理解能力较差,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乐趣。
就中职教育本身而言,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主体,教育目的主要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实用性人才,高素质的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的劳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技能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美术的教育,培养学生审美品质与能力。技术型人才应该紧密联系时代的发展及时进行审美品质和能力培育。当今社会不同于以往的刻板劳动时代,学生应该具有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能够从旧的事物,旧的观念中开发出新的思维能力应用于更新的内容。而在中职教育中对于审美的培育长期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中职学生审美品质和能力的重大意义
美术学习包括四个大的方面——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在这四大领域里包含了各种学科知识的交汇,对于中职学生的技能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在美术的核心素养诸如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些都需要其他科目的学习作为支撑。美术学科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美术教育与学生的技能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拿美术教育中造型艺术这一块来说,造型艺术主要是指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来创造可视的静态空间。造型艺术一般有许多种类,包括但不限于建筑,雕塑,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绘画。在表现形式上造型艺术主要是以静态的形式来反映其动感。造型表现指的是造型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方法和手段,借助绘画中的色彩运用线条透视剖析等来表达一定的价值与观念。教师要通过美术造型表现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美术教育不但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学生感受自然美,艺术美,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如今的中职美术教学中,老师为了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教育注重人从内而外的素质培养,其教育的独特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教育技术迅速发展,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但是他们在心理健康上面的教育却往往被忽视掉了,教师在开展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性情,让学生拥有一颗健康善良的心。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认知创造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美术教育面向全体中职学生,推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锻炼强大的心理素质。在造型表现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听老师的讲解外,还要求学生跟着动手做,通过绘画或者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相较于其他学科所拥有的固定的解题步骤,美术则更为开放,更为活泼,不拘束。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尽情创造,将他们内心美的感受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绘画没有条条框框,各种要求。只需要学生由内心出发,把自己的情感反应在作品上面,并且具有创新精神。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写实或者是抽象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在一道数学题当中,一个题目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对于美术造型表现作品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造型与表现在的课程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中职学生审美品质和能力的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开展教学
对于中职学生的美术教育可以充分借助现代的教学工具。通过教师提前做好或者在网络上找好教学课件,能够大幅度加快教学进度,在时间不多的一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课程内容更具条理更活泼生动展现给学生,减少了老师的板书时间,通过屏幕向全体学生展现美术作品也减少了老师让学生互相传阅打印出来的美术作品的时间。另一个方面,教师由于个人水平限制,很难对于每一课教学内容都有很深的见解,通过在网络上找其他老师的课件,再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现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受到更高水平的美术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美术学科素养。
(二)构建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审美品质与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职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于一门课程没有任何兴趣,则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无法在今后长期从事本门课程相关的工作。老师可以通过现实的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幅画,告诉学生每一幅画背后都有着相应的故事,如果让学生来对这幅画命名学生会如何进行命名。如果画的主体是一棵树,学生是否只会将这幅平面作品取名为树,而忽略其内在的生命力与人文关怀。美术教学的难点不在于知识理论层面,而在于学生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创造性的思考。
(三)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
在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之间分组进行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作品。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共同完成一件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也认识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比如陶艺与绘画就可以充分结合,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共同完成一件带绘画的陶艺作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思维,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美术这一学科的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优秀小组作品展示活动,将学生们在美术课上完成的作品摆放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让更多的学生与家长能够参观到学生们的优秀作品。一方面可以展示学生们的美术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他人的赞美中获得自信心。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挑选一个时间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学生的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在这一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家长对于学生学习美术的理解与支持。通过小组美术活动能够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审美品质和能力。
四、结语
我国当前的中职教育里美术教育严重缺少,许多学校都忽略了对学生审美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审美品质和能力能够促进中职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开展中职美术教育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