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水彩画课程的教学思考
2020-07-12董旭彤
董旭彤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纵观绘画体系,水彩画以水性与色彩为特色,占据着强有力的发展地位。水彩画既能令人感受水之流畅,又能在色彩上凸显耳目一新的感受。轻快的色彩、透明的色彩,使其一大特色,为人们带来了良好的视觉体验。水彩画虽是舶来品,却广受我国高校喜爱,有关水彩画教学的相关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一、高校美术水彩画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方法陈旧。当代高校的水彩画教学历经了多年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但不可否认,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高校美术水彩画授课时间偏短,课程与课程间的连贯性并不明显,无形中导致水彩画的教学质量受到波及。其次,教学观念落后。自从水彩画传入到我国,诸多前辈艺术家纷纷在水彩画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绘画要素,这非常值得后一辈学习。但不可否认,最近几年的水彩画教学仍然沉浸于与民族传统绘画结合的境界中。关于新材料、新技法的引用,可谓是少之又少。与此同时,教学过程极其僵化,学校的水彩教学仍然采取着传统学生、传统临摹创作等教学方式,尽管部分学生会产生强烈的绘画欲望与创作激情,但在实际下笔的时候却少了一些胆量。
二、高校美术水彩画教学思考
(一)合理优化专业课结构
高校应针对美术水彩画的教学结构进行优化,不断增加创作课程课时量,以便有效改变在基础教学阶段单纯写生的课程结构。在每一学期教学时,添加专业基础教学课程,并合理优化各种课程比例,以确保学生既能有效学习创作方法,又能在实践中锻炼思维,累计更多的水彩画教学经验,为日后合理应用水彩画技巧夯实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创建明确的水彩画学习目标,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助力学生重新认知自己的专业,从而建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并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创作能动性。
(二)水彩画中水的应用
对于水彩画来说,非常注重画面中水之韵味。韵味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韵味是优雅、是格调、是美学概论范畴,彰显着人类的艺术审美情怀。水彩画中水的表现非常的模糊、含蓄,且如同女人的“韵味”,虽无色无味,却极其温柔。[1]当水与色完美契合,便成就了一幅又一幅知名的水彩画。水彩画中的水是流动的,自带这优美的旋律,给人一种过目难忘的感受。在应用水的时候,更注重凸显水性。水彩画中的水为画面赋予了其它画种难以比拟的美妙之感,水彩画中的水具有干湿变化,这与天气、纸张、湿度、温度以及地域都有一定的关系。即使是同一张纸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进行绘画,也同样会呈现不同的效果。水彩画就是这样变幻莫测,却又非常令人着迷。引导学生在用水上:逐渐认识到先湿后于;远湿近干;实湿主干;软湿硬干;虚湿实千的一-般规律。水彩画在调色上与水粉画的区别要让学生引起注意水彩画调色时要注意:矿物质颜料与植物颜料的特点和关系;要慎重的使用黑色;色与色之间调配不宜次数太多。一张好的水彩画用色并不复杂,但它同时给人感觉色彩又很丰富,实际上这里面包括用水和笔的诸多因素所产生的效果。
(三)色彩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强调色彩的艺术表现,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造型和色彩的基本规律的同时,积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个人的感受与情感带进对客体的表现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在色彩训练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摹写对象,而是对客观对象进行艺术地概括、取舍、提炼和加工,并努力发现隐藏在对象中的各种视觉元素的表现性元素的表现性意味例如在写生中,教师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摹写眼前的景象,而是启发学生的个人感受,让学生采取“面面观、步步移”的方法,全方位地观察、体验、感受自然的相貌和内在的灵动,最后升华为一种艺术的冲动和表现通过类似这样的方法训练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坚持以身作则,与学生一起在户外绘画,收集众多绘画素材,并坚持言传身教,抽出一天时间观察户外的色彩,观察在一天之内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色彩变化。与此同时,当教师指导学生绘画时,不仅要告知学生细致观察,还要告知学生正确运用绘画工具,并准确的应用手中的调色盒,这样才能更合理地应用色彩,将色彩放置在最该出现的位置上。事实上,在水彩画中,色彩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幅成功的水彩画作品,既要具有水的韵味,又要具有色彩的点睛之笔。合理搭配的色彩,可以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既能丰富画面,又能刺激观赏者的情绪,并令其产生情感共鸣。[2]所以,在当代高校进行水彩画课程教学之际,一定要着重讲解应用色彩的绘画技巧,并善于调节色彩的冷暖程度、虚实程度以及色彩的纯度、色相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关系,进而灵活应用色彩,通过色彩为水彩画增光添彩。
(四)水彩画中光线的运用
光在大自然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汽车行驶之际需要光线,万物生长需要光线,绘画也同样需要光线。成功的水彩画作品,向来都需要水、色彩与光线的有机结合。这三者的完美配合,可以将水彩画的画面之美推上巅峰。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不仅可以用光线体现客观世界,还可以用光线表达心理感受、情感等。值得注意的一点,在户外写生之际,户外的光线具有发散的特点,如果阳光明媚,太阳就会普照着大地上的各种物体,进而形成非常强烈的光线,这时候光线在画面中的对比也会变得非常的鲜明。然而,如果遇到了多云天气,整体的光线又非常的灰暗且柔和,温柔的光线照射在大地上,看起来是那么的沉静且美好。教师在指导学生合理应用光线之际,要告诉学生需要耐心的观察物体,抓住光线的瞬间变化,进而抒发主观感受。在这种状况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有真情实感,更能打动观赏者。艺术不只在于认识美,更在于完成一幅优美的作品。在进行艺术写生时,尤其是色彩写生时,并不只是照搬对象,而是要针对对象进行多次创作,为画面赋予想象力,进而彰显绘画意境。在户外写生时,通过光线的作用,可以令学生清晰的观察物体的造型、物体的色彩,户外写生时光线良好,创作出来的作品与室内创作出来的水彩画作品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3]为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加感受大自然中的光,抓住光线的变化规律,以此为水彩画作品赋予美感。
(五)水彩画的再创造
水彩不只是携带起来非常的便捷,以及能为户外学生带来便利。同时,如果能有效的应用水彩,还可以针对水彩画进行多次创作。室内环境为创作水彩画提供了先决条件,在这种氛围之下更有利于打开水彩画的广阔天地,以及精准的控制水分,进一步把握水彩画画面的干湿变化。在室内环境下创作水彩画作品时,需要应用多种多样的水彩技法及相关媒介。例如,白乳胶,就可以用其来改变画面的纸张特点。再如,还可以应用丙烯底料,则可以为水彩画赋予独特的肌理效果。当然了,也可以应用松节油,便可以呈现意想不到的自然效果,这些都是在水彩画创作中反复试验得出来的结论。各种媒介的应用,能够为水彩画增添很多前所未有的美妙。不得不承认,关于水彩画创作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种,仍需我们潜心研究,这样才能创新水彩画作品表现美的方式,令其更具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
(六)培育学生对其他画种的借鉴能力
水彩画与我国水墨画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均将水作为媒介剂调和颜色进行作画。在绘画技法上,也略为相似。再如,还可以将国画笔法的染、擦、点等技巧应用到水彩画的表现形式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借鉴其他画种笔法时,万万不可只是表面层次的相互模仿,还要注重领会其精神以及艺术内涵。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不断的进步,艺术也如此。针对艺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在现代水彩画教学之际,水彩画教师应积极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转变固有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为水彩画艺术的发展以及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力量,培养更多与时俱进的美术人才,从而不断壮大我国美术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