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及教育对策

2020-07-12朱燕雷张军胜

河北画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院校心理

朱燕雷 张军胜

1.南阳农业职业学院;2.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会更容易受到网络上多元思维的影响,对于这些充满活力和热情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思想观念虽然受多年教育但并不坚定,亦并未成熟,所以更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进而引发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认真研究当前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当前时代背景对他们的影响,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更合理有据,从而有效解决他们现有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使得他们更加积极健康地学习生活,进而成为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

一、当前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自我管理能力弱

独生子女是当前高职大学生的重要组成,他们从小在顺境中成长,且受到整个家庭的全面呵护,除了学习,他们几乎不用考虑和做任何事情,极少从事过家务劳动。这就使得他们在离开家人进入高职院校后不仅生活自理能力差,更缺乏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从繁忙的高中生活中一下子“解脱”,高职大学生瞬间进入“无所事事”的散漫求学状态。加之大多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意志力较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整体散漫的状态使得个体的自我约束力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和培养,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始终偏低。同时,这种缺少自我管理的状态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不良情绪,出现心理问题。

(二)充满活力且个性张扬

“00后”是当前高职大学生的主力军,这一标签不仅代表着他们年轻充满活力,且是新时代的代表,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成长起来的。从他们出生,他们接触的就是更为普及的网络技术,早早就使用智能手机,他们早就形成了查找资料和接受信息都是通过网络的意识,少有学生愿意去图书馆通过书籍了解世界。受网络“自由”思想的影响,当前高职大学生亦崇尚自由,他们个性张扬,不愿倾听和接受父母长辈的建议,且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虽然年轻人热情洋溢、不拘小节不是大问题,但他们过于张扬的个性却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使得他们更喜欢活跃的生活,耐不住性子、沉不下心来踏实、认真学习。同时,他们还极易因为朋友义气而闹出较大的风波,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独立意识强又极易产生自卑心理

进入高校,大学生就觉得自己已经离开了家长的监护,也就算是长大成人了,他们能够追求自己更加自由灿烂的生活。然而,现实生活却常常会给他们各种打击。如,许多高职大学生觉得自己同样也是大学生,但是在假期实习时,社会上不少人却对他们有着明显的轻视,在实习单位不受任何重视,而自己确实也做不了什么事情。这时年轻的他们就极易产生偏执、自卑、逃避等消极情绪。原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他们觉得自己有众多的抱负,渴望获得人们的认可和尊重,然而往往由于缺乏社会实际历练和生活交往能力,只能逃避、自卑,本能地自我封闭。这就可能使得他们更加无法积极的学习生活,难以走出心理困境。

(四)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大

随着高等教育的更加大众化,高职毕业生进入社会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工作岗位与他们的心理预期差距极大。实用型技能人才要求当前的高职院校要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而现实是众多高职院校受传统重理论教学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且当前不少高职大学生自身难以脚踏实地地进行实践实训,使得他们对技术的掌握并不牢固,不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符。这就使得众多毕业生感觉前途渺茫,进而丧失积极追求的信心,严重者甚至产生神经紧张、失眠等焦虑症。

二、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重申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强调高校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此,结合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更科学有效,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进行如下优化和创新。

(一)采用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实,众多高职大学生都有着一颗积极上进的心,只是他们大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弱,不知道如何脚踏实地地去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为此,教师要采用积极的心态和理念来对待他们,加强心理干预,帮助他们正确认知自我,找到自身的闪光点和优势,进而不断去发扬这些优势,最终用优点和积极的心态来战胜他们身上的缺点和遇到的心理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多鼓励学生,多给学生积极的暗示,并指给学生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路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社会、进入社会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准确的认知自我,并从这些与社会的实际接触中和实践实训活动中找到自己的未来前进方向,进而激励他们不断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努力。

(二)增强教师的心理辅导和干预能力

以往,高职院校更为重视学生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对他们心理的健康状况关注不多,也就造成不少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心理辅导能力不够强,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能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为此,高职院校要注重教师心理辅导和干预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习培训,促使教师在心理教育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能够胜任基本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纾解和宣泄情绪,进而用专业知识促使大学生不断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不断优化和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在日常工作,需要的是水滴石穿的功夫,得到的是潜移默化的效果。为此,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专业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才能得到更科学高效的成果。如在语文课程中,教师更容易对学生渗透积极阳光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百折不挠、抗挫折、有韧性的精神。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学有机融合,不仅能使得学生更自然的接受教育,且还更有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在习得方法后切实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帮助自己更科学、准确地解决问题,使得自己更自信、更坚韧、更积极。

(四)组织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大学生大都喜欢参加活动,不仅能够使得生活更丰富多彩,还能从中交友获益。为此,高职院校的心理教师和辅导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形式多样的活动相结合,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并在活动中纾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净化他们的心灵,使得他们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要为学生设置随时都可以抒发思想、纾解情绪的心理驿站,这些心理驿站可以设置在微信公众号中,亦可以设置在校园网平台上,总之能够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同时给学生科学的辅导和帮助。同时,高校还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联系起来,在促使学生更加健康成长的同时,亦使得校园文化氛围更加积极向上。

(五)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对自身和未来有一个系统、科学的认知和规划,还能够促使大学生正确面对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使得自己的生活更加积极阳光。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学生能够科学地纾解自身的就业压力,不会盲目选择热门职业,系统全面地分析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了大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综合对比分析能力,亦使得他们养成有计划、有步骤的做事的好习惯,使得自身不断健康成长。

三、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并不成熟,他们大多心存高远的抱负,但又要面对家庭、社会以及自身带来的压力,与本科大学生相比,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高职院校应从他们的心理需求出发,为他们制定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有专业课堂,更要将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渗透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之中,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采用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和方法,促使学生更为积极、阳光地认知自我,并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设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战胜各种不良情绪、不断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院校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感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