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互动模式研究
2020-07-12李雪莹
李雪莹
长春科技学院
通过组织实施高校的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引导和教育培养广大学生初步确立正确的政治三观观念即政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有效确保学生形成一种思想和谐的政治道德意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这个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全国高校学生思想理论政治教育会议明确作出表示,提高学生思想理念政治理论教育的国际亲和力,这是开展高中学生思想理论政治教育活动的工作重点。在当前互联网技术持续快速发展的巨大形势下,对于我国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网络上的亲和力比较明显,传统的网络思政政治教育教学结果和预期结果也会有很大出入,所以必须不断调整和改善传统的思政教育并且使之保持时代发展的需要和高度的一致。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和传统思政教育互动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
1.配合式
借助网络思政教育,对正确规范的网络方式进行引导。同时配合传统思政教育形式的开展,如班会等,可以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的生活状况进行真实表述,借助网络配合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导,可以使学生借助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认识和观察社会,也可以使大学生迅速适应社会,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个性化
对于我国传统高校开展思政政治教育来说,其素质教育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结构局限性,不易与高校因材施教基本要求相融和符合,从而对贯彻落实思政政治教育制度改革的基本政策要求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也与高校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存在相差悬殊。而对于目前网络化的思政理论教育来说,可以从培养学习者的实际理论学习实践能力角度出发,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3]。在实质上,网络教育思政艺术教育空间作为一种学习信息空间,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及其特点,学习者不仅可以直接借助各种网络通信途径,将其实时传送信息给任课教师。
二、高校网络思想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的互动策略分析
(一)加强高校思政网站建设
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大过程中,随着着发展流程形式转变需要把现代思想共产政治理论教育与现代互联网教育结合在一起,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也因此可以顺势对思政政治教育的整体发展流程模式建设进行整体改革。但是,现阶段,高校开展网络政治思政理论教育仍然正在处于一个起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统一教育指导和网站管理工作有待不断加强亟需改进,而且在研究建设高校网络思政理论教育官方网站时,标准化的网站统一指导管理也严重存在缺失。为此,各个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国内校园师生思政宣传网站的管理建设,统一领导管理高校网站[4],并切实加强网站长远规划体系建设,将统一管理领导责任落实到抓下去,对校内师生思政宣传教育工作给予一个全方位、多层次角度和全领域的指导管理。同时,要充分准确掌握高校专业网络时代思政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方向,把高校综合素质发展教育模式合理归入构建到高校网络思政政治教育专业网站,为不断提高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专业水平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有利条件,以此模式来充分满足在校大学生们在思想和政治情操培养方面的综合培养人才需求。
(二)加强高校互动机制的构建
以高校全国性科学视角研究为理论依据,加强领导构建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互动联盟,不断把高校教育互动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完善落实到位,为高校之间的教育交流合作创造更多元的有利条件,打破以前的我国传统高校封闭网络教育发展模式,合理配置应用高校网络教育资源,从而有效率地推动高校通过网络开展思政政治教育。此外,在组织建设高校开展思政理论教育信息网站时,还要适当明确其内容主题[5],内容也一定要注意确保高度的科学合理性,彰显教育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和社会互动性,更好地与高校开展思政理论教育工作融合在一起。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思政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发展目标要求应该以下是实现高校学生虚拟性与学生现实性的共同平衡发展。学生在感受网络虚拟社会和信息现实虚拟社会的共同成长发展,能够在交通大学网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能够正确看待和有效处理网络虚拟与信息现实、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的密切关系。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面临变化和挑战。显然,现代大学生的社会需求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育业务中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观察新媒体环境对学生的不利影响,并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学习。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