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视域下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与探究

2020-07-12阎汉生何军拥周红云

河北画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劳动技能

阎汉生 何军拥 周红云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素质教育视域之下,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采用独立课程,广域课程,整合课程等多元化课程方式,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职业体验、实习实训、项目实践和志愿活动等形式,将劳动教育的理念深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并改变以往传统的劳动教育中重视劳动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劳动价值的体验这一情况。

一、素质教育视域下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背景分析

针对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具备国家相关政策支撑,也就是在前文当中提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这意味着在新时代国家针对于人才需求的方向,提出了劳动教育的改革意见,给予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政策基础。从我国的劳动教育状况方面来看,随着当代经济科技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这样充裕的经济和物质条件下,很多家庭对学生的教育都更看重文化教育,而对于学生是否具备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家长并不会过多的重视。[1]从大多数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常常停留在表面上,只是给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活动,并没有让学生体会到劳动本身的价值,而是让学生把劳动行为作为一种任务。从当前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状况来看,现阶段我国的高职劳动教育课程,模式还较为单一,尚未形成稳定持续的课程体系,并且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都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基于以上的种种情况,本文旨在探究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方式方法,希望能够通过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不断完善我国劳动教育方面的缺口,提升我国劳动人才的素质。

二、素质教育视域下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调研分析

为了探究值得推行的高职流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方式,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组,就劳动教育课程构建这一问题,在8个省市20多所学校展开了多方面的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有84.53%的教师都认为,现阶段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将劳动异化为相应的惩罚,简单来讲也就是说如果学生触犯了相应的校纪校规,有少部分教师会将劳动作为一种惩罚的方式。第二,目前很多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工作,都比较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学习,为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某一类劳动方法和技能。这种劳动教育的理念虽然无可厚非,但是却让学生忽略了劳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难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让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第三,还有少部分高职类院校,由于缺乏劳动课程体系构建的经验,所以在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时候,常常将劳动教育课程的形式变得娱乐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比如说,有的学校认为的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去参观企业,或者是到操作车间观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当中,虽然也能够学习到一些劳动技能。但从具体的课程实践状况来看,仍然有许多学生将学校这一种劳动教育的方式当作一种娱乐途径,在这样的劳动教育课程之上,并没有学到太多真正有价值的劳动技能。从不同教师对高职院校劳动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方面来看,有61.87%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的劳动课程应该与其他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其他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教育的因素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主题教育活动当中受到劳动教育。另外,还有43.29%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当用劳动周的方式来实施,就是在某一个具体的时段之内,让学生展开各类劳动实践活动,通过这样一段持续的劳动体验时间,不断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2]

三、素质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课程形式应该多元化

根据不同高职类院校的教育特点,对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应当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不仅仅是为了迎合不同高职类院校对于劳动教育工作开展的现实需求,也是为了真正将劳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给予学生实质性的劳动技能和劳动观念培养。笔者认为,单单依靠某一种课程构建形式,并不能满足不同高职类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针对高职类院校构建劳动课程体系的时候,一定要以多元化的课程形式,从宏观视角出发,构建独立课程,广域课程,整合课程等多元化的课程形式。

(二)劳动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方式应该多种多样

首先我们构建劳动类课程体系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第二,劳动教育类课程,本身就是一项具有较高实践要求的课程,需要学生同时经历劳动技能和劳动实践这两方面的练习,我们才能够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具备较硬劳动技能的优秀劳动人才。从现阶段各高职类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情况来看,很多高职类院校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方式仍然比较单一。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3]就比如说,有的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时候,总是把课堂教学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学生对于劳动的理解,往往只能建立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当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劳动课程本身的实践性质,不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还有的教师,过度采用劳动类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注意到了劳动学科本身的时间限制,也能够让学生在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当中去积累和学习劳动经验,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学生本身对于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不够认可,那么无论教师强迫学生开展多少劳动实践活动,学生本身对于劳动类实践活动,一直存在抵触情绪,这也是不利于劳动教育工作开展的。所以,在劳动教育类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当中,高职院校的劳动课程教育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既要注重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都要尊重劳动本身的时间限制。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类活动、劳动项目实践、实习实训、社会资源劳动服务、社会劳动职业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不断更新劳动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多层次,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当中,逐渐形成对劳动价值的认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且在一系列的劳动实践活动当中,不断积攒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的种类需要进一步细分

所谓劳动教育,虽然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立足在给学生劳动技能教学这一主要目的层面上的话,在劳动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时候,就会出现范围太过宽泛,导致劳动教育课程杂乱无章,显得没有针对性、专业性。笔者认为,劳动类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对劳动类型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就比如说,不同的劳动教育课程,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劳动技能,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产劳动技能,亦或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劳动技能?这些都是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时候需要首先明确的。只有在劳动教育课程开展之前,要是就能够充分明确自身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然后才能围绕着这一主要目的,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类课程体系构建当中,我们还需要对劳动的种类进行细致划分,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类劳动教育、社会服务类劳动教育、职业体验类,劳动教育等等。总之,我们给予学生的劳动教育体验,必须是多方面,多领域的,但又不能让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时候,对劳动泛泛而谈,一定要将教师的教学工作重点落实到某一种类的劳动教育方面。通过这种逐项逐项的劳动技能教学,我们才能够培养出全面的劳动技能型人才。

四、素质教育视域下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途径

(一)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制定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前文中已经分析到,劳动教育的类型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构建高职类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时候,一定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探讨,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就是要具备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因此学校在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时候,可以将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作为第1类目。其次,当一个人步入社会之后,需要参与社会劳动与工作,这时候学生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劳动技能。针对学生生产劳动技能的培养,每个高职院校都有不同的专业课程,在这一点上,高职院校需要针对自己学校所教授的专业来进行活动教育课程设计。[4]例如,汽修专业,则需要强调学生的汽修劳动技能;机械工程类专业,则需要强调对学生的机械工程劳动技能教育。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学校在构建劳动教育类课程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一个人的社会性。强调人的社会性,那就要给予学生社会服务类劳动教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服务类劳动技能,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融入社会生活,创造个人的社会价值。还有就是不同职业的劳动技能教育,每一个人在步入社会工作之后,都会有不同的职业选择,因此我们还需要在劳动教育课程当中,提前给予学生相应的职业劳动技能教育,给学生职业劳动技能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步入社会工作之后,能够有最基本的立身之本。另外还要增强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做到爱岗敬业,不论在任何工作岗位当中都能够热爱劳动,高质量的完成自身的劳动任务。总之,在劳动力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有多个类目的劳动教育类课程需要深度挖掘,逐渐形成完善、广泛、综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二)注重形成完善的劳动技能考核过程

开展劳动教育,就一定要对学生的劳动技能有一个考核的标准,并且这个考核标准一定要适应现代的劳动教育课程发展情况,能够综合评估一个学生的劳动学习水平。在这一点上,笔者建议形成连续性的劳动技能考核过程。为社会发展首先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此学生所接受的劳动教育也应当不断革新的。所以说,如果采取单一的劳动技能考核机制,是无法真正衡量一个学生的劳动学习水平的。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注重劳动技能考核的方式,一定要让劳动技能考核形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首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学习考核的时候,一定要对学生的劳动力教育课程参与度以及课堂表现有一个总体的评估标准。然后,学生在每一项劳动技能的学习当中,也应当是一个从劣到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形成动态的考核机制。就拿社会服务类劳动技能教育为例说明,比如一个学校开展了公益植树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那么学校首先对学生的服务社会意识、劳动价值和意义认知需要有一个总体的考量,获悉不同学生对于社会服务的劳动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及态度,并根据学生不同的看法及态度,给予学生一个相对客观的评判。然后学生在公益植树活动当中,是必须要掌握一些植树技巧。这个时候,同样需要设置一个考核环节,以植树技巧为主要的考核标准,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最基本的植树方式方法,在学生的植树活动过程当中,观察不同学生的具体表现,并给予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最后,经过了社会服务类劳动教育之后,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意识,追求在社会生活当中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于是,我们就可以设置一个社会服务意识考核环节,考察每一个学生经历了社会服务类劳动教育之后,是否真正培养了社会服务的劳动习惯,如果学生具备了社会服务劳动的习惯和意识,那么在这一项劳动技能考核当中,自然能够得到一个较高的分数。总之,就是要在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当中,构建一个循序渐进、实时更新的学生劳动技能评价机制,给予学生一个过程性的评价,才能让对学生的劳动技能评价更加客观公允,能够反映一个学生在劳动教育学习当中的发展态度和发展趋势。

(三)加强校园劳动文化氛围的营造

体系化的高职院校劳动课程,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学生的课堂学习,或者是具体的劳动实践当中,而应该融合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无论在怎样的情境之下,都能够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因此,高职院校还要注重加强校园劳动文化氛围的营造。例如,国家可以通过鼓励创新的政策,促使各类高职类院校积极宣传劳动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人人劳动、人人创新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针对高职类院校当中,在劳动方面具有较高贡献的学生,也可以给予“劳动创新典范”、“学校劳动楷模”等荣誉称号,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在劳动教育学习过程当中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劳动价值和意义的认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观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校园内部形成劳动示范效应,通过优秀模范的树立,在校园内部形成榜样示范效应,与激励其他学生投入到劳动技能学习的行列当中来。此外,高职类院校还可以与校外企业以及沟通,构建合作关系。然后邀请校外企业的劳动类模范,到校园内开展知识宣讲活动,通过为学生介绍个人的劳动经历,更加全面地去认识劳动教育。

(四)构建强大的劳动教育师资团队

构建了全面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还需要具备强大的劳动教育师资团队,才能够真正发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势。因此,高职类院校可以考虑以分层分类的方式,来培养劳动教育师资团队。第1类,培养劳动教育理论、意义等精神层面的优秀劳动教师,让这些劳动教师从精神层面,向学生灌输劳动意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念。第2类,针对不同专业学校所开设的不同类别专业技能劳动课程,培养擅长不同专业劳动技能的强大师资团队,从实践方面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第3类,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考核师资团队,引导这一类专业劳动教师,积极创新并探索学生劳动学习的评价机制,采取动态发展的劳动评价方式,给予每一个参与劳动教育学习的学生,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性劳动评价。总而言之,无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从物质层面,学校都需要具备强大的劳动教育师资团队,每一类的劳动教育师资团队,必须要擅长某一方面的劳动教育,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全面的系统性的劳动教育。

五、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仅仅是国家对于劳动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具备社会生活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因此,我们在劳动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劳动种类的全面综合,还要注重劳动师资团队的培养。以动态发展的目光来审视学生的劳动学习,对于每一个学生给予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劳动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