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优化 科研创新
——高校科研育人的作用及策略探究

2020-07-12龚绍波

河北画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育人优化发展

龚绍波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一、背景

科研育人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育人模式,科研育人能够促进高校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新时期做好科研育人工作要在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爱好,培养大学生矢志不渝的科研行为习惯,培养大学生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等方面狠下功夫。科研育人要发挥主管部门、高等院校、高校教师及学生主体等方面作用,在强化意识、营造氛围、传授方法和科技创新知识普及等方面构建完整的科研育人体系。但是从高校目前的发展来进行分析,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对于科研育人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化的科研育人工作团队、相关的科研育人机制还不够优化等现象。在以上多种问题的影响和制约之下,将大大阻碍了高校科研育人质量以及效率的双重提升。因此,如何能够让科研育人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能够为高校科研育人创设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氛围,这是目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过程当中尤其需要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文章在研究的过程当中,首先对高校科研育人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其积极价值和必要意义进行了分析,之后结合当前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整个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等多个维度的因素和目标,为高校科研育人工作的优化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二、高校科研育人的基本内涵界定

高校科研育人,顾名思义,就是借助于科研活动来实现人才的培育和人才的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的信息化属性以及知识化属性都十分明显,在新时代、新背景以及新目标、新要求之下,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也面临着更多的改革机会。传统的教学,过多关注的是学生们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发展和延伸,但是当代的教学活动,则更应该关注于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以及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实际上,科研育人这一个理念的提出,恰恰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的一个科学理念和新型方式。通过科研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实践岗位、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知识的转移、转化和利用,这对于学生们的发展而言必将会是十分有益的。高校的科研育人被认定为是一个十分科学,十分英明的发展模式,高等院校在自身的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和优化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充分的引入科研育人的优势作用,以此来为整个社会和各个企业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

三、高校科研育人的优势作用分析

从本质上来进行分析,高等院校科研育人活动的推进和开展,无论是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的优化,还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乃至对于高校自身形象的树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一方面,高校科研育人活动的实施和开展,对于高校教学进步以及高校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具有极为突出的优势作用。可以说,教育体制改革所覆盖的广度,深度和宽度都在不断的延伸,教育体制改革活动不仅对于当代的中小学教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推到了风口浪尖的变革契机之上。高校的优化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研究,不仅需要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同时也需要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化。通过科研育人的实施,能够让高校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科研育人团队,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优化和创新发展。可以说,在教师的支撑之下,也能够让学生们的个人能力得到增强。目前我国各个高校都在不断的扩招,这也让高校所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如何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如何能够为这些人才创设一个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无疑成为了高校管理人员特别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而高校的科研育人恰恰是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之上所提出的一个新理念,高校的科研育人水平越高所能够引起的社会关注程度必然会越高,同时,高校所能够吸引的优势人才必然也会更多。

另一方面,高校科研育人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行和个人素养,这样的当代大学生才能成为新时代优秀的人才,这也是社会真正所需的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育人模式的实施和推动之下,能够让学生们对科学技术有进一步的认知,对现代化的信息手段的积极价值和关键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就能够大大的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不断动手操作活动,积极实践参与的环境氛围之下,能够让大学生的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调查了解,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当代高校的教育体制当中,创业教育也成了一个关键的教育内容,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渠道当中,创业活动也成为了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有效手段。能够通过高质量的科研育人活动的开展,势必能够让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增强,这对于大学未来创业活动的优化开展和顺利进行也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科研育人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引领价值是十分突出的。因此,在新时代,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员,教职工人员以及科研工作人员都要积极的推动科研育人的优化和发展。

四、高校科研育人的主要发展策略

从当前我国各个高校的发展现状来说,不同的高校发展基础不同、文化积淀不同,发展理念不同,也就造成了高校内部的管理人员以及专任教师对科研育人的重视程度不同、认知能力不同,从而所采取的举措以及取得的效果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校科研育人活动的实施和开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和推进。在本部分的研究过程当中,笔者对自身所在高校的科研育人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同时也对部分学者的一些研究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研读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共性的维度上为高校科研育人工作的优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以科研育人管理机制的健全优化为基础,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对于高校来说,教育教学活动的优化发展需要有健全的、科学的制度作为后备支撑和基础条件,科研育人工作的发展也是如此。通过管理机制的健全,为科研育人创设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科研育人朝着常态化、有序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并没有针对科研育人活动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这还是一个共性的短板和困境。在高校未来科研育人教学工作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制定更为明确,更为细化的科研育人管理制度。例如在相关的制度体系当中,要对科研育人的基本目标、科研育人的实施流程、科研育人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等,要进行明确的约束和细化。有了制度的支撑基础,当科研育人工作出现一些临时性、突发性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解决。

(二)以科研育人管理团队的培养为推手,搭建坚实的人才支撑

科研育人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作用,因此,要以科研育人管理团队的培养为关键推手,为科研育人工作的优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高等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师资情况进行专门的科研育人管理团队的培养,选拔优秀教师,让他们具有专业的科研育人思想,并能够用思想来指导实践。当教师的科研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才能够更好的为学生们提供指导,才能够更好的为学生们服务。因此,从本质上来进行分析,高校科研育人管理团队的质量将直接决定着科研育人工作的效果。管理团队的人员素养越高,科研育人的效果自然就会越明显。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科研育人管理团队的职业素养,让这些教师都能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以产学研合作为动力,提供更多的科研创新机会

高等院校科研育人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和高校的作用,很难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因此,要积极的搭建产学研合作的良好发展态势,加强对多方主体的引入,通过这些多方主体的关注和行动,让科研育人能够朝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高校可以和企业进行积极的对接和合作,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和顶岗实习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科研的魅力,享受创新带来的成果和收获,这样也能够大大提升学生们参与实践、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些实践机会的给予,也能够让学生们实现课堂当中理论知识的转移转化,这对于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的相关要求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在高校科研育人作用发挥的过程当中,企业主体实际上也是在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五、结语

科研育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重要手段。科学研究本身具有育人的内在动力,是一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教育实践。新时代高校科研育人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备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严谨求实的思维观念和诚信敬业的人生态度的青年一代。高校科学研究要取得好的育人效果,必须把科研环境、学术生态建设摆在首位,并注重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在研究过程当中,笔者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进行了梳理。具体来说,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推进:首先,要以科研育人管理机制的健全优化为基础,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要以科研育人管理团队的培养为推手,搭建坚实的人才支撑;最后,要以产学研合作为动力,提供更多的科研创新机会。总之,在新时代,高校科研育人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发动全体教职员工来积极推进,这也是全员育人的具体展现。另外,做好科研育人工作也需要高校学生的积极配合,只有在多方主体的共同推进和积极努力之下,才能够形成合力,实现预期的目标,并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育人优化发展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