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下怀远县“三花”歌舞艺术研究

2020-07-12帖玲

河北画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花鼓文化遗产协同

帖玲

淮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

一、怀远县“三花”的文化内涵

(一)物质

目前普遍意义上的“三花”艺术,是指安徽蚌埠怀远县内的凤阳花鼓、花鼓灯、以及花鼓戏,统称为凤阳“三花”。既是安徽凤阳地区的民间艺术奇葩,也是湖南、江苏、浙江等十余省汉族传统民间歌舞的灵魂。凤阳“三花”综合了歌唱、舞蹈、戏曲的艺术特色,通常是由男执锣、女背鼓,载歌载舞,配以锣鼓伴奏,颇有生活气息。其内容是说唱相间结合,歌唱舞蹈与情节相依,将中国传统民间歌唱、舞蹈、戏曲的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形式

“三花”中所包括的这三类剧种,在中国很多的省市都有流传,结合当地的曲艺形式和特点也产生了各种的变种,可以说都是一脉相承。在发展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全国各地有各种以花鼓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作品活跃在舞台上,具有代表性表演的打花鼓在不断流传,推动了每个地方花鼓戏表演的发展,诞生了很多具有当地特色的花鼓形式,耳熟能详的代表者是湖南、湖北的花鼓戏,安徽的花鼓戏(包括安庆的黄梅戏、合肥庐剧、宿州泗州戏、淮北花鼓戏等),江苏淮安,扬州的江淮戏,上海的沪剧等等都可以说是花鼓艺术的发展与当地传统文化结合的变化形式。”

(三)精神

“三花”的每一种形态,都具有其独特的精神价值,但就其流传程度来说,花鼓灯艺术中的冯派花鼓灯则最具代表性。在早年间花鼓艺术百家争鸣的环境下,冯派花鼓灯是最广为流传的一类剧目。

冯国佩,冯派花鼓灯的奠基人,十几岁开始玩花鼓灯,得到了当时著名花鼓灯老艺人的指点。热衷于花鼓灯的他学习十分刻苦, 20 岁时冯国佩所演的“兰花”已经小有名气。

1953年是冯国佩的辉煌时刻,他把花鼓灯跳到了怀仁堂,党中央和新中国领导人面前,还赞誉花鼓灯为“东方芭蕾”。随后冯国佩“第二个梅兰芳”的美名也在广泛流传,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名声也响彻海内外。

之后的许多舞蹈家编辑、整理了冯派独有的花鼓灯舞蹈表现,成为近现代花鼓灯及舞蹈史上不可多得的材料。冯国佩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花鼓灯艺术,他传承、发扬、创作、创新、保护了花鼓灯艺术。冯国佩是一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同时也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伟大的艺术家”。

(四)特色

“三花”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其节奏的特色上,具体表现为律动感、节奏型、以及速度方面。其总体艺术特征上表现为均衡的律动、错落有致重音布局、富余弹性节奏、平仄的扬抑格式、热烈的舞蹈,给人以自然陈述、舒缓甜美等感受。

二、怀远县“三花”的生态景观现状

(一)地域景观

怀远县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部,处于淮河中游,素有“淮上明珠”的美称。全县辖18个乡镇、三百多个村(居)地处淮北平原南部。淮河流贯县境东南,涡河、芡河在此入淮。东部与蚌埠市、固镇县、凤阳县相接,西部与蒙城县、凤台县毗邻,南界淮南市,北与濉溪县、宿县接界。从文化生态视域上看,怀远县由于地缘关系和历史文化原因成为安徽沿淮地区“三花”歌舞艺术的核心区域。

(二)环境景观

在地理环境方面,安徽凤阳处于淮河的中游南岸,东西长74余公里,南北宽近50公里。 四面分别和嘉山、定远、淮南市、蚌埠市接壤。从地势上看是南高北低,向北倾斜,“南是山、北是湾,中间丘陵夹平川”。在风土人情方面,一定的环境能造就其相对应的人才,一定的地域特征也能造就一定的风土民情。不同的地域文化所创造的民间艺术也是具有很大差异。 我国是文化极度丰富的文明古国。辽阔的祖国大地拥有着错综复杂的地貌环境特征。因此,也孕育出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而凤阳的歌舞则是表现出南北共有的特色:既有北方歌舞的活泼粗犷,又有南方歌舞的悠扬婉转。

(三)“三花”生态景观之比较

在各方面下,虽然花鼓灯艺术“主战场” 不在当下凤阳地区,但花鼓灯的“主战场”包含在明朝凤阳府曾统领过九州十八县中;在人文环境方面,凤阳府地区属于过渡地带,凤阳的歌舞表现出南北共有的特色:既有北方歌舞的活泼粗犷,又有南方歌舞的悠扬婉转;再则是三者的伴奏乐器相似:凤阳花鼓主要是以双条鼓伴奏,而花鼓灯表演则是用锣、鼓、叉伴奏 ,他们主要伴奏乐器还是鼓,说明鼓在伴奏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后疫情时期下怀远县“三花”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

后疫情时期下,在传承发展怀远县“三花”歌舞艺术,必须要运用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其融合创新;通过对怀远县“三花”艺术的文化生态发展规律、现状,思考并探索出适合怀远县“三花”的商业运营模式,从而帮助其进一步规模化、商业化发展。

(一)怀远县“三花”协同创新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第三十七条指出“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三花”的创新需要我们从怀远县“三花”发生本质即生产中去探索保护方法。这就需要我们能够确定创新的主体,建立高效的合作团队,实现“知识资源的优化利用,使知识信息高效的流动和增值”,使怀远县的“三花”艺术在实践中得到积极传播与创新。怀远县“三花”协同创新模式把协同创新机制的主体界定为政府、传承方、文化服务机构、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五个主体,分别对应非遗保护制度建设、非遗传承与创新、非遗传播与推广、非遗教育、非遗理论研究五大职能。通过协同创新过程中政策、服务、市场、人才、知识连接和贯穿5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共建共赢、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实现怀远县“三花”“政、传、产、学、研”多元共治,协同创新的良性机制。

在这个系统中,政府主管部门与传承方的协同基于对非遗资源的聚合与保护。一方面政府制定相应的 政策并通过职能部门落实,规划协调各方保护力量,为非遗项目提供政策保障并创造制度环境;另一方面,传承方通过项目的申报,将资源聚合于政府的管控之下,提供了协同的资源基础。学术界通过理论研究,探寻非遗保护工作的特点和传承规律,一端连接政府,为各级政府机构提供非遗保护工作的建议,发挥智囊团和智库的作用;另一端深入非遗相关的教研活动之中。教育界在非遗创新协同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职业技能教育、传习所培训等方式,培养更具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的非遗技艺继承人;二是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理念转化为课程资源,培养非遗保护及创新实践的专业人才。通过专业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介入,使非遗传承人在专业设计人员的协助下,设计出更具时代审美要求的非遗产品,融入当代生活。同时,传承方通过技艺传承和创新实践,为文化传播机构(博物馆及“文化三馆”、媒体等)提供展示和宣传资源。受众则可以通过数字媒 体的交流互动功能,反馈给传承方,为非遗的设计创新提供信息反馈。在这个协同过程中,政府依然是协同创新的主导力量,侧重战略和组织协同的引导。学 术界和教育机构的功能在知识的流动区间内往往是重合的,侧重知识的协同。例如:2015年启动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先后共有百余所高校参与实施,巨大的成果展现了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带动效应,验证了传承人、科研、教育部门在非遗协同创新模式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协同创新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创新最主要的点在于“建设高效内容传输渠道和开发原创性内容”。云服务具有巨大规模、、通用性、虚拟化、高可扩展性、价格低廉等特点,为生产学习研究构建知识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要求各方通过网络获取业务所需的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通过购置虚拟硬软件资源在云端配置平台环境,在不同的结构环境里完成协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协同创新模式并且综合运用编程模式、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和管理技术、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等技术模式,提供基础资源层(IssA)、 平台服务层(PaaS)、应用服务层(SaaS)三个层次的服务,有效利用分散、自治、异构的网络资源,支持跨管理域的系统集成,从而实现多维度、分布式的资源共享和协同运作。

在实际中,不同项目的传承和创新所涉及的对象、创新需求度、资源获取度都不相同,必然产生不同的协同需求,这就要求各方在协同过程中能够形成互补。以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美术这类可以被“物化”为文化产品的非遗项目为例,需要针对其实际特征,结合相关产业,展开多层次、多梯度的开发。例 如:忠实还原对象的原型复制;针对市场需要和审美需求的变量开发;保留形态,材料、体积的改造开发;保留文化母题和内涵的选择性开发;基于新元素新视角的深度开发。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协同创新即可在基于云技术的柔性化特征的基础上,针对非遗创新的不同需求层次,提供单主体——多主体、单阶段——跨阶段交叉的服务模式。

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环境下的保护及 创新理论体系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非遗协同创新平台的建 设也必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深化非遗 相关理论的研究,确保创新工作的持续性演进。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仅仅只是一种手段,而保护文化的丰富性、活动性和文化生态才是我们最根本的目的。从产业发展的趋势上来说,内容服务是数字化创新的最终目的和核心。因此,首先在细化不同类别非遗项目的创新需求的前提下,需要兼顾文化的可利用价值和历史性表述价值,平衡非遗“本生态”和“衍生态”之间的关系,防范非遗文化 内涵的“异化”风险。其次,资源在云端的高度开放和共享,对知识产权相关理论的研究也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因此,当下最重要的是需要摆脱当下知识产权制度的依赖,构建符合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型知识产权性质的保护机制,为目前非遗数字化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四、结语

在国家文化自信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云技术的耦合与深化成为数字化保护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通过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 着力解决目前非遗创新面临的资源共享和跨管理域的协同需求,使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有效的模式,并与政府、院校、科研、产业等多方面对接,形成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的 “活化”。

猜你喜欢

花鼓文化遗产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Tough Nut to Crack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