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变化
2020-07-12陈田
陈田
河北师范大学
一、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中国画山水画的变化
(一)题材的变化
此次的入选作品在选材方面与传统的山水画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年的美展作品中,有些作品通过描绘少数民族来表达出一定的精神状态,也出现了各式各样风格的作品,与我们这个时代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二)注重艺术形式
很多入选的作品特别注重艺术形式的探索,对传统的笔墨精神有所欠缺,入选作品的基本功底都很强,把出作者的构图能力、造型能力以及对笔墨的把控能力完美的展现出来。但是在笔墨精神上,也就是山水画的核心,有些美中不足!
(三)入选作品尺幅大且精细
当今是艺术蓬勃大发展的时代,艺术家也越来越多,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是画家们展现自己绘画的一个机会,各大画家都精心准备,毕竟全国美展在中国的地位之高,投稿得人是非常多的,那么画家需要多轮淘汰,在短时间内要评阅上千张画,如何才能凸显而出,因此画家只能拼命画大作品,画的很精细,才能脱颖而出,现在展览的条件也是比较好,有专门展览的地方,所以画家们注重视觉效果,如果作品小,就会被忽略掉。这也是目前艺术作品尺幅大且精细的原因之一。
二、针对美展现状分析原因
历届美展都会挖掘深层次的问题,历经十三届美展,届如此,其实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是我国的美术教育方面出现了问题,先接触西方的素描,在接触中国画,也就是说在学习生涯中,以及创作过程中会有好几种绘画语言在互相交织,说到底,这和我们的美术教育有关。对于传统的中国画,我们本是有一套完备的体系,无论是人文基础还是品评标准以及专业训练,但是在受教育过程中,这些都替换成了西方的素描,导致如今的国画专业是孤立的,脱离了传统。中国画的独有的元素已经走过近千年历史,中国绘画,在思想上渐渐融入儒、道、释的人文思想,在技法上以谢赫“六法”奠定了基调,逐渐发展成为丰富的笔墨线条造型艺术。在如今的学院派体系中却要先学习西方的素描,不禁让人深思我们教育是否出现了问题。
十三届美展之前,画家们的主要是以现代都市为题材,这也就是所谓的时代精神。画家们仅仅只是想着如何去构图,从而忽略了把自己的所要表达的情感、理念以及人生目标融合进去,所以画家们画的是无可厚非,但其内在的所要表达的东西有所欠缺。俗话说:“看其画知其人!”我们会想作者在怎样的环境下会创作这样一幅作品,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创作心情以及创作背景。如果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感情,从而被画所打动。其实在创造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在画画,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与抒发!
现代中国画教育把造型和笔墨训练做了分离,所谓的笔墨语言和造型语言没有形成词汇,或者形成词汇了但是格调不高,根基不深厚。现在的画给人的视觉冲击很大,注重画面效果,与传统的中国画有很多不同。比如说十三届美展中关于画照片这个问题,笔者是不反对以来摄影工具,但是画家依赖于照片绘画,国画中在掺杂了一些西方素描的东西,就失去了传统中国画的味道,也就变成了“用中国画的材料画西洋画”,这种制作就是匠人之作。不仅丧失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还毁坏了中国画创作的文化生态与美学格调。我们要守住中国画的底线,把我们的中国画发扬光大!
三、中国山水画该何去何从
至鸦片战争以来,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门被迫打开,在各方面冲击着全国的上上下下,自新文化运动时期,在中国的土地上正在上演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变革!西画东渐迅速打破了中国画的一席之地,直至现在,短短不到一个世纪,在最有权威的全国美展中,中国画很多作品只顾炫技以及追求形式效果,忘却了上千年以来前辈们在绘画上持有的中国特点的意象精神,而是一味的学习素描、学习现实主义写实风格,追求装饰的效果,使中国画内在的独具的意象精神荡然无存!就要们用国画的材料去作画,就本该保持我们的本色,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去借鉴,失掉我们的根!
纵观中国画创新之历史长河,也是在本民族内进行传承与创新,历经了几千年国画山水面貌还保持着国之本色。这也正是宗白华所谓的:“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是伴随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所以继承传统 “温故而知新”是艺术创造应当持有的态度!
在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既要创新发展,还要保留我们的传统特色,国画不能沦为西画的影子,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就本该保持我们的本色,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去借鉴,失掉我们的根!
四、结语
十三届美展之中,还是有很多我们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比如说探索的精神就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还是要不断加强我们的文化底蕴,脚踏实地投入到创作当中去,切不能被名利蒙蔽了双眼,只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中,我们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
在学习过程中,要多看古代的山水真迹,多读山水画论,古代山水名家非常注重笔法,用毛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切不可一味的学习西画,失去了中国画的本体,每个画种都有它自身的独特魅力所在,我们要向传统的中国画学习,找回我们的本体,发扬我们中国画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