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思考
2020-07-12刘银凤中国人民大学
刘银凤 中国人民大学
近年来,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给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有力推动着企业健康发展。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对企业生存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质量优劣具有决定性作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的发布与传递,对及时性、实时性、共享性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无形中加大数据分析难度,极易造成不必要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阻碍企业发展。所以,有关人员应对大数据下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而提出有效策略,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响。所以,要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充分发挥其对企业会计工作的优势[1]。
一、大数据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大数据是现今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产物,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又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大数据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影响着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在企业会计领域,要想有效地应用大数据技术,那么必须充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诸多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会计人员的影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会计主体发生一定的改变,使会计工作更加复杂化,且会计主体发生一定的改变。另外,管理会计人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做好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才能促使企业决策者做出科学决策。其次,对会计信息有影响。大数据的应用使企业获得的会计信息更多、更精准,但同时信息时效性强、透明度高的优势却增加了筛选、处理与分析难度,使会计信息需求人员从中获取真正有用信息的工作变得更困难,也会在扰乱相关人员判断的基础上,使其获取不真实、无效信息的几率增加还可能存在信息失真问题,不利于企业发展。最后,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视角看,大数据技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完整性等方面产生影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的实时性差
随着企业的发展,会计信息量越来越多,相对给传统会计工作增加了数据信息分析的工作提高难度。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支持,能够实现数据高效分析,且为企业提供更具实时性的会计信息内容。然而,从企业的发展实际运营发展情况看,大数据技术未能充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实效性。首先,会计信息是企业阶段性特点的直接体现,一旦录入信息有延迟,则会降低大数据分析的实效性能力,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相关会计人员未能对大数据分析技术予以充分肯定,使之在企业会计工作实践中的应用具有局限性,无形中引发企业会计信息实时性差的问题,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
(二)会计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弱
就企业而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有效的地大数据分析是必要的。但是,会计信息质量分析,并不仅仅是对各个质量指标的独立分析,而是整体视角下的综合分析,以此而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当前,企业会计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能力相对较弱。首先,从企业内部层面看,缺乏有效的地沟通,未能实现会计信息的充分共享。同时,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过程中,关于数据分析内容的设置,需人为写入程序,但分析规则与分析结果等指标,缺乏明确的标准作为参考。其次,从企业外部层面看,各企业在会计信息的处理流程及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大数据资源采集中存在许多诸多问题,可能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分析产生不良影响,降低会计信息质量[2]。
(三)相关制度不完善
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中,必须以会计政策及相关制度为重要依据。然而,随着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会计相关的政策制度伴随着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实时更新国家政策调整而发生改变。所以,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要确保会计信息质量,需有效处理该问题。从大数据分析系统看,既是横向的系统,又是纵向的系统,符合会计政策要求是保证会计工作持续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此外,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外部监督制度、奖惩制度等方面均存在不完善之处,对企业发展有不良影响。
(四)会计工作者的素质水平低
大数据技术是时代的产物,将其应用于企业会计信息分析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数据条件下,要充分发挥企业会计信息的价值,必须注重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就目前企业会计工作者的素质水平看,普遍相对较低,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企业会计工作者的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深入了解会计信息资源,但其对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了解相对较少,因而工作实践中,难以满足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需求。其次,工作资历尚浅的会计工作者,虽然能够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核算、登记等工作中,但由于其对会计工作缺乏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导致其在数据分析程序的设置方面存在片面性的问题。由此可见,企业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3]。
三、大数据背景下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上,必须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以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确保互联网络安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首先,积极优化网络系统,增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兼容性,为会计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便利。其次,应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如密钥技术、防火墙技术、备份技术等,不仅能够增强会计信息的网络安全性能,而且可规避数据丢失、损毁等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再次,更新技术设备,紧随时代步伐,确保会计工作的高效精准性,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奠定良好条件。最后,创建数据资源库。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就是资源,优质的数据可无形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所以,在企业发展中,应重视创建数据资源库,进而在高效利用优质会计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开展企业一系列生产运营工作,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创建会计信息发布与分析中心
随着企业的发展,会计信息量增加,无形中加大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必要创建会计信息发布与分析中心。首先,指派专人全权负责企业财务数据的汇编工作,并进行财务信息披露,设定监管程序,针对财务行为进行必要的网络监管,避免不法分子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篡改等操作。其次,加大财务数据分析力度。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分析,确保财会信息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搜集与分析同行业企业的会计信息数据,为企业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参考。
(三)完善相关制度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必须重视完善相关制度。首先,加强内外部监督制度的完善。从内部看,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监督部分,指派监督人员开展监督工作,与会计管理工作相协调;从外部看,企业可加强第三方机构监督,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对互联网络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其次,完善奖惩制度。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后,互联网络的会计信息良莠不齐,所以,相关人员应进行必要的筛选。对此,基于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如若会计人员发布和散播错误数据信息等,严惩不贷,且创建相应的赔偿机制,切实维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最后,完善互联网络会计立法制度,加强法制建设。互联网犹如双刃剑,既能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同时提出挑战,而关于互联网络的会计立法制度相对不完善,难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因而加强互联网络会计立法是必要的。
(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工作模式受到一定的影响,传统工作模式难以适应新会计工作的发展要求。众所周知,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会计工作效率,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所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迫在眉睫。
首先,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为其更好参与会计工作创造基础。人员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在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下,仍然是不争的事实。要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意识与使命感,进而实现高效工作,创造高质量会计信息。其次,积极招聘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壮大企业会计人才队伍创造良好条件。再次,重视对会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特别是针对工作年限较长的会计员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尤为重要,因其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先天优势,对其进行大数据技术方面的技能训练,有助于快速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与此同时,应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既能督促会计人员自我强化学习,又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失误。最后,企业会计人员应加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在实践中严于律己,依法工作。此外,会计人员基于自身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理解,能够进一步对会计信息作出科学判断与分析,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大数据背景下,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刻不容缓,能够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鉴于当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相对较多,相关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其次,创建会计信息发布与分析中心;再次,完善相关制度,促进会计工作深入开展;最后,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使之更好参与会计工作。基于此,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得以保证,为企业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