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学习平台的混合式商务口译教学探索
2020-07-12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外国语学院
商务口译是以商务领域的不同话题为导向、构建学生口译能力的高年级英语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涵盖的商务话题较广,与此同时,重点考察学生的口译技能、百科知识、跨文化交际及口译职业素养等,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门课程在往年通常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授的,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于是在众多学科纷纷寻求和实现混合式教学的大背景的推动下,混合式的商务口译教学也在曲折的发展中不断追寻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平衡点,以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本文以超星线上学习系统为平台,探索混合式口译教学模式,以期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商务口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传统的商务口译课程教学大多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是被动输入,由于课时有限、班级规模较大等现实因素,导致课堂上的练习量远远不够,学生的进步不明显。
第二,传统的商务口译课堂缺乏大量的输入和译前准备。口译的流利和准确输出是建立在大量输入的基础之上的,仅凭课堂上短暂的商务口译词汇和句型预热进行输入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传统的商务口译课堂以技能技巧教授为主,学生由于缺乏实战口译的机会,无法将技巧技能及时转换为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对商务口译人才的需求。
第四,传统的商务口译课堂无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习惯了课堂上教师的“喂食”性教学,学生慢慢丧失了主动学习的能动性。
二、基于超星学习平台的混合式商务口译教学探索
混合式教学,即所谓的“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式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笔者以超星学习平台为基础,在平台上构建线上学习内容板块。现以商务口译第一单元Business Negotiations(商务谈判)为例展示笔者如何以超星学习通为平台构建混合式商务口译教学模式。
①课前的超星学习通线上平台:技能视频讲解+商务谈判背景介绍+商务谈判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商务谈判实战视频+讨论区域Q&A+口译实战情景准备。
在每个教学周的前一周,笔者将在权威公开课的网站上找到名师讲解口译技巧的视频,并上传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供学生在课前观看,并在作业区布置相应的技巧测试,查看学生对于该技巧的初步掌握情况,“前测”凸显出的学生的不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学生该阶段的学习目标。
另外,笔者将商务谈判相关的背景知识、涵盖的专业术语、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进行汇总和整理,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平台,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做译前的大量输入。
在掌握了术语、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之后,教师会上传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商务谈判口译视频,供学生观看和学习。在观看完视频之后,学生需要在讨论区域对于口译员的表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行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视频中口译员的可取之处,并规避不可取之处。
在前期做了大量的知识输入后,学生可以分组为商务谈判的口译实战做准备。教师会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给出有关商务谈判的若干话题,学生可以自行组队搜集其中一个话题的相关材料来构建口译实战情景。例如,一名同学作为中国A公司的代表,另一名同学作为美国B公司的代表,就中国红茶的进出口展开商务谈判,最终确定红茶购买价格、运输条件等细节信息,两位同学将分别使用中文和英文进行交流,在合适的地方进行停顿,而其他同学将扮演口译员的角色,由教师随机点名进行口译。口译实战情景的材料在上课前应及时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估和修改。
②面授课堂:共同讨论学生线上学习过程遇到的共性问题+模拟口译实战+师生共评+师生Q&A+布置课后练习。
在面授课堂上,教师将针对学生在超星平台上观看的视频和在讨论区域的讨论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供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并将一些共性问题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以此做到线上和线下课堂的无缝衔接。
接着教师将邀请两组同学做模拟口译实战,在展示完口译情景、术语和相关表达方式的PPT之后,正式进入模拟口译实战,老师随机点学生进行口译。
在口译实战结束之后,首先,教师会邀请组织此次口译情景的学生对口译员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围绕准确度、流利度、反应速度以及技能和策略的应用等几个要素展开评价;其次,教师会邀请若干名学生口译员进行自评,评价自己此次口译任务中做得好的地方和亟待改善的地方;最后,教师会对口译情景的设置、情景中学生的表演、口译员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也不忘提出真诚的改进建议。评价方法更加多元化,评价重心放在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上,而不是最后的总结性评价,更能体现学生自身的点滴进步。
在面授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会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实战口译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就教师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给出相应的建议,以实现在口译实战中学有所思。
在面授课堂的最后,教师会就学生在口译实战环节当中的真实表现设定学生需要在课后完成的拓展练习。
③课后的超星学习通平台学习:针对性的拓展练习+讨论区域反馈本单元的收获。
商务口译课程只有32个学时,远远不能够满足口译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这一客观事实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在课后教师会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传大量的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资料和音频,并对材料进行大致分级,以满足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自主线上学习的要求。
另外,在讨论区域,教师还会设置一个反馈版块,鼓励学生就本单元商务谈判的所学所获进行反馈,学生可以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心得,也可以对线上线下的学习内容、形式等提出改善性建议。鉴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即时对混合式教学进行完善和改进,努力构建学生真正满意、学有所获的商务口译课程。
如此一来,传统的面授课堂延伸到课前、课中和课后。在课前,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教师主要扮演提供者的角色;在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多样化的口译活动,并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是组织者和策划者;在课后,教师继续提供丰富的练习资源,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对学生的所学所用进行追踪和回馈,教师是在线顾问和知识应用的追踪者。
三、结语
虽然基于超星学习平台的混合式商务口译教学有传统口译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接受和认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混合式教学方法对口译教师的要求较高,口译教师要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不断更新的网络资源,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步骤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外,部分学生由于不够自律等因素,导致线上学习效率低下,从而无法最大化地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获得收益,这些问题也提醒了口译教师要关注到混合式教学现有的一些问题和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