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文化的认同与发扬
——工作坊模式下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研究

2020-07-12

河北画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工作坊选题过程

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

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基于目前融媒体环境下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用类似项目制的培育方式对接未来工作的要求,是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发展的方向,实践教学中的工作坊模式是以项目制开展的教学组织方式。在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中稍加引导,亦能很好地达到传播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培养目标。

工作坊(workshop),最早源自20世纪初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包豪斯学院(Staatliches Bauhaus)。创建者、现代建筑设计的奠基人之一格拉皮乌斯(Walter Gropius)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技术与艺术并重”,学习过程有如“工厂学徒制”,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工”。在教学过程中,担任艺术形式课程的教师称“形式导师”,教授其理论课程,并引领其专业的发展。而担任技术、手工艺制作课程的教师称“工作室师傅”,负责辅助指导其实践教学。由于实践环节需要特定的场地,因此学生日常实践空间——工作坊逐渐成为实践环节的核心,以此形成的实践模式亦被称为“工作坊教学”。

工作坊教学从起初对实践和理论具有同等重要的强调,到现在更注重通过工作或讨论小组解决专题问题。具体运用到新闻传播行业当中,就是用小组的方式完成一项任务和专题项目。在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无论从事哪类媒体工作的人,都需要具备从寻找选题、策划、拍摄照片或者视频,后期简单配文,配字幕和音乐,最后发布作品的能力。传播者每天的工作由一个或者多个复合性的任务组成,而非从前的单一任务。因此,工作坊的研讨和项目制模式很适用于新闻传播的实践教学。

传播优秀文化的培养目标与工作坊模式的教学组织方式相结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工作坊作品产出式的贯通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组织方式,需要学生们主动在周围的生活中寻找传播的选题。优秀文化和优秀人物通常是最简单,易观察到并深受学生们喜爱的选题。而后大量收集有关选题的材料和内容素材,经过后期编辑,制作一档节目,拍摄一部记录片,拍一段vlog,最终在平台上发布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对优秀文化和优秀人物的认知由浅入深,从被动认知到主动传播的过程。

一、工作坊选题中提升文化认同

相比于事件性的选题,文化类的选题和优秀人物更容易被学生群体观察和接触到。在理论教学中,单纯靠教师讲授的方式,很难让学生触摸到优秀文化的肌理,学生们也不会花时间如此深入地研究某个文化现象或者某个优秀人物。

工作坊模式下,教师可以发布一项具体的传播策划制作任务,新闻采访制作任务,或者拍摄一段视频,进行直播等。通过引导的方式,提示学生可以从地方优秀文化、地方优秀人物和身边有亮点的内容入手,进行选题策划。在选题确定的过程中,教师也会跟学生一块讨论,听取他们筛选题目的理由,考查学生对选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反复探讨,可以加深对优秀文化和优秀人物的认知和认同。

如笔者所教授的《访谈节目》课程,考查的目标就是每个小组自制一期访谈节目。近几年来有不少小组选择苏州的非遗工艺,如苏绣的传承作为访谈选题。近期的汉服热,也有很多同学选择汉服作为访谈的主题,从汉服的展示,各朝各代汉服的形制展开访谈和讨论。选题的过程,是从表面关注,到深度有逻辑和有结构的认知的过程。

因为了解而喜欢,因为了解而认同。工作坊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所选题目的认同和喜爱。

二、工作坊资料、素材收集中提升文化自信

选题确定之后,需要学生小组在工作坊的组织方式下去收集关于优秀文化和个人的背景资料,包括发展历史、传承与沿革、特点与发光点、目前从业的人群、在普通人群中的传播方式等。根据背景资料的收集和梳理,得出一条拍摄和制作的主线,对主题进行提纯。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全方位立体地认识优秀文化和优秀人物,也能发现优秀文化与人物在大众中流传或者受到喜爱甚至难以传播的原因,对优秀文化和人物的认知从全面到提炼,同时也会对其的传播和传播方式在小组探讨的氛围中作出自己的思考。

三、工作坊项目对优秀文化的传播弘扬

教师与小组同学共同商讨后,进行后期编辑,剪辑制成作品,可以在展示课中展示与讨论。

工作坊的展示课堂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成果展示。成果展示过程也是展现优秀文化作品的交流过程。大家通过其他人的片子或融媒体作品,能深入认识到更多优秀文化和优秀人物。其次是主创小组的创作分享。大家分享自己对优秀文化或人物的了解经过、结果和故事,也能引发其他同学对选题的兴趣。最后通过教师点评,给予传统优秀选题的肯定和改进意见。

最后还可以要求学生上传至平台发布作品,观察作品传播的效果和讨论原因。

综上可见,工作坊的教学组织模式,是对新闻传播工作中传播优秀文化的工作要求和培育目标较有效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通过实际的策划、选题、收集材料、制作拍摄素材、后期编辑和发布,同学们不仅能在专业操作水平上得到提高,还能深入全面地了解优秀文化和优秀人物。

猜你喜欢

工作坊选题过程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