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2020-07-12蔡海侠沈阳大学
蔡海侠 沈阳大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产业化的持续变革,大数据时代到来,2019年5月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提议:“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大数据定义:“为了拥有更敏锐的洞察力、更加优化的流程和更精准的分析能力,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全新数据处理模式”。大数据技术应用在高等教育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大数据技术执行力强,将师生、教育资源、服务等信息数据经汇总、采集、分析、处理,形成便捷化、可视化的信息资源管理,设置访问权限,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对师生教育的统一管理。
一、大数据技术对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
当前高校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已经网络化和信息化。大数据技术执行力强,在云端储存资源的功能强大,大数据技术将所有的数据集中汇总,统一进行分析和处理,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技术之一。大数据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如下:
第一,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系统的建设。现代教育管理以信息化为基础,与互联网模式相结合,建设教育管理系统,已经初见成效。大数据技术能够为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搭建统一的平台,设有开放互动接口和APP服务端口,可以满足广大师生的不同需求。第二,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下,教师授课模式受局限,特别是公共课人数多,师生互动性差,课堂效率低。大数据技术应用后,师生突破教室和学时等局限,能够自由的实现师生交流和知识内容的上传下载,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和进度的通过远程即可掌握和管理,可实时学生答疑,访问和掌握所学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第三,节省时间,节约人力物力。大数据将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师生通过平台管理系统自主查阅资料和实践学习,检索自由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第四,大数据技术对设备软硬件要求相对较低,设备、服务器或者操作系统等兼容性也非常好,为高校节省资金投入,减轻高校建设教育管理系统的人财物的压力。
二、大数据技术促进师生政治素养提高
大数据背景下,海量信息传播,平台应用层提供的服务程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提供了教学手段的创新发展。大数据技术应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促进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紧跟大数据时代发展步伐,借助大数据的信息获取方式,借鉴和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便捷。帮助师生了解我国先进的科技、创新网络实践课程,激发师生组织和参与思政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意义。大数据技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各个发展阶段的思想政治内容精彩呈现,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最前沿科技带来教学体验颠覆性革新,全面提高师生政治素养。
三、大数据技术促进师生个性化发展
微博、微信、微视频被成为“三微”,“三微”平台采用大数据技术高性能的传播信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三微”平台应用广泛,充分借助大数据的优势,对教育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和革新,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增进师生情感融洽,同时领导层和教育管理层也能够通过“三微”平台全面了解师生的个人情况和需求。根据师生的信息反馈和研讨内容,充分了解师生的心理诉求和思想观念的发展状况。高校支持云计算技术来建立师生交流的平台,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和微视频等方式构建方便快捷又被师生喜爱的师生交流渠道,建立平等关系,搭建网状互联,促进情感,拉近距离,实现零距离交流,教育管理工作能更高效地完成,促进师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大数据技术促进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高校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的大规模普及,4G、5G等移动网络资源不断迭代,互联网上信息海量,成为师生除课堂以外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但因信息良莠不齐、来源不详、科学性和精准性难以掌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思维和行为方式发生偏差。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移动化的在线教育学习模式使纯净的教育资源得以开放共享和优化利用,重塑传统教育的学习习惯,具有学习时间高效化、学习地点无局限、内容针对性强、在线互动效率高、可循环学习等优势。教育资源在平台上被师生交互,当下正流行的“智能教学+真人教学”双引擎教学模式,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定制个性化专属学习方案,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加强对于教育资源的监管,对传播的信息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管理,对校园网和相关智能设备进行信息过滤和审核,充分保障师生获取资源信息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五、结束语
上述中可见,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应用大数据辅助进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创新,既顺应时代的发展,又创新完善了高校教育管理系统。大数据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管理体系,加快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提升了高校一站式服务质量。因此,高校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保障师生身心健康,保障高校教育事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