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数字时代的艺术作品形象流变

2020-07-1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310018

大众文艺 2020年8期
关键词:本雅明艺术形象本体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310018)

一、绪论

人们普遍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能够反映出某一时代的特征与精神。依据丹纳的艺术时代特征论,艺术作品的产生无法脱离时代、种族与环境的影响,只有那种综合了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才能获得成功1。因此,通过艺术作品,人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间接观察自己所处世界,并且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寻找生活的希冀。换句话说,大众能够通过艺术作品探究理想世界的样貌。艺术作品反映时代精神,这就意味着艺术作品与它们自身所处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理念等因素息息相关,并且艺术作品与这些因素能够互相交织融合,产生影响。因此,在探讨当代艺术作品之前,首先需要引入如下两个问题。第一,现如今,人类所处的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第二,这样的时代特征给艺术带来的最根本的变化是什么?

二、从艺术作品到审美行为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传播与应用,实物数字化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之一。数字一词似乎被大众视为现代性与创新性的代言词。这一点在艺术领域也不例外。现代的文化艺术理论离不开数字化这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艺术领域比其他学科更为深入地与数字化概念相联系。因为艺术追求的是不断创新同时又能给同时代的人以恰到好处的阐释空间。因此,当人们使用数字这个关键词来解读当今的文化和艺术的时候,他们希望得到的是在时代精神基础上的开拓与创新。

在文化研究领域,关于数字时代带来的变化已经有了诸多论述。如虚拟空间文化,互联网文化,模拟文化以及假想现实等,这些论述同样给文化研究带来了诸多新视角。在狭义的艺术领域,即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与美学(审美)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有关数字化媒体美学以及相关媒体艺术等开始逐渐兴起。同时,自80年代末起,如同文学领域,在经历了近20年的旺盛发展之后,经典叙事学研究逐渐回落,读者行为研究日益兴起一般。在艺术研究领域,中心论题也从对“艺术作品”的本体性考察转变为对“审美行为”的考察。然而,当人们置艺术于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时,若是不考虑数字化之后,作品在本体论视角上产生的变化,直接进入审美行为的研究,则无法全面地厘清数字时代对于作品的影响。研究数字时代的艺术,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数字时代的艺术形象本身具有哪些特征?与前数字时代的艺术形象有何差异之处。只有准确把握艺术形象的本体论特征,才能在此基础上对艺术接受者的解读方式加以论述。因此,本文将从本体论的角度分析考察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形象特征及其与前数字媒体时代艺术形象的区别,只有对艺术形象本身的变化做出深入分析之后,才能就数字时代的艺术做出多角度的论述。

三、从本体论角度看艺术作品的变化

(一)没有原版的艺术

在前数字时代,若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则人们普遍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能保持权威性的存在是由于有“原版”这个特性。尽管复制是可能的,并且就算复制品已经能够做到和几乎原版一模一样、凭借肉眼根本无法分辨真伪的程度,原版所具有的“光晕(Aura)”依然是复制品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都无法复制的。但是随着照片和电影的登场,即,随着不追求原版独创性(originality)的作品形式的出现,在艺术领域,追求原版的意识形态受到了当时人们激烈的批判。本雅明对原版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权威性有独特的理解。他认为,照片和电影的时代是技术再生产的时代,原版性在此时代解体。照片与电影可以依据需求对传统艺术作品,即原版作品进行任意复制,使得无法接近原版作品的人也能轻易地接触到艺术作品。即,照片和电影带来给艺术的变化可称为“艺术形象的再生产(Reproduction)”。

本雅明认为传统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原版性与独一无二性是艺术形象的独有特性,这也是艺术一出世便具有的膜拜机能,换句话说,艺术具有膜拜的价值(cult value)。2而艺术作品的膜拜价值和膜拜机能是由艺术形象的独一无二性和局限性所带来的。本雅明认为照片和电影技术给这样的艺术的局限性和独一无二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即,通过照片与电影,艺术形象可以被无限复制和再生产,并且最终产生了艺术形象民主化的结果。

在复制技术发展时期,本雅明指出了艺术作品的原版性问题,而到了数字时代,人们已经无法将数字时代的艺术形象问题置于本雅明的理论框架下进行思考,因为“对象”这个本雅明理论中的关键存在消失了。即,没有对象的艺术形象出现了,换句话说,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光晕的艺术形象出现了。数字时代的艺术形象并不追求光晕,这里并不是说因为艺术形象模仿了太多相似之物进而无法分辨多个对象的问题,而是对象本身根本就不存在,只有艺术形象本身才存在。艺术形象不再指向某个或是某些具体之对象。于是艺术曾经的基本问题----本质与再现的问题,在数字时代成为可次要问题。从传统的观点上看,艺术形象是一种现象(德语:Erscheinung)。所以作为现象的艺术应与一个或多个现实或对象相对应。正因为如此,有着本质作为存在前提的艺术形象才被认为是附着,或是寄生在本体之上的次要之物。所以,从换胎的观点来看,艺术形象仅仅是形象而已,无法作为本质而存在。

但是数字时代,形象不再以传统面貌出现的人们面前,“表面与内里,假想与真理间的紧张感已不再存在”3。艺术形象和作为本质的现实与对象间的有机关系不再如此严丝合缝,形象可以自由变形并出现。而它的每次出现总是带来新的现象,新的现象本身又成为了一个本质。

(二)拟态与仿真

在技术再生产时代,鲍德里亚也提出了从传统到数字媒体时代原版的问题与艺术形象的问题。如果说在传统的艺术中,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或是对现实的再现与模仿,所以说拟态(Mimesis)是形象生成的首要条件。那么现在,艺术形象借用变形的名义掩藏或改变了事实,推向极端便是“现实的消失”。即会产生与某个事实毫无相关的艺术形象。这就是鲍德里亚所说的“仿真(Simulation)”。仿真是数字媒体时代艺术形象生产过程的一个特征。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形象不是“符号指向的对象或实体的仿真”,而是要制造出“没有原版,没有实体的事实。”即,这样的仿真是要制造出比事实更像事实的东西。也就是说,“超真实(Hyper reality)”登上了人类历史的舞台。超真实使得事实与艺术形象间存在的界线模糊了。进而,“现实与艺术形象间的争论成为了过时之事”,形象开始支配现实。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中对于再现与对象的根源性问题的中心也从模仿对象的拟态(Mimesis)推进到到没有对象的艺术形象开始制造现实的仿真。在这里可以看出有关艺术理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4

四、结论

以上从本体论的角度探讨了在数字时代中,艺术形象本身发生的变化特征,这是研究数字时代艺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进入数字时代,没有模仿对象的艺术形象展开了自我变形,并且从它与现实的关系网中解脱出来,在艺术形象和现实这对关系中,形象占据了首要的位置。在数字时代,对于艺术的研究方式也应与传统有所区别,应该对在新艺术载体下产生变化的艺术作品形象进行重新评价与整理。数字时代美学的核心即为律动的艺术形象的美学。

注释:

1.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1-5.

2.瓦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3.N.W.Bolz,Eine kurze Geschichte des Scheins[M].Munchen:Fink,1991.

4.让·波德里亚.拟像与拟真[M].洪凌译,台北:台湾时报文化,1998.

猜你喜欢

本雅明艺术形象本体论
“一颗没有氛围的星”
——本雅明流寓海外初探
试论本雅明式的引文写作
——以《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为例
瓦尔特·本雅明:马克思主义、艺术意志与思想图像
本体论视域下大学本体要素及资源分类探析
“法律解释”与“法律诠释”之术语辨析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