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旷达胸襟 恬淡情怀
——读苏轼之散文 品大家之风范

2020-07-12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850000

大众文艺 2020年8期
关键词:旷达苏轼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850000)

每每拜读苏轼的散文,总会给人一种无法言语的通脱畅快之感。无论是抒写悲伤之感、愉悦之感,还是愤懑之感、闲适之感;无论是他出于真情为朋友写的传记,还是因为怀念故人而叙写的短文;无论是写游记,还是做碑文……苏轼的散文无时不流露出他所特有的超凡脱俗的气节以及他鲜明而独特的情感和个性,使人不仅得到了丰富的美的感受,还开阔了视野。

一、苏轼的政治生涯与散文创作

从苏轼的为官生涯和他所作的诗词文章中不难发现,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

一方面,由于当时官僚机构的无能,边备的松弛,使得北宋王朝危机四伏,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统治者广招贤士,开展了一系列改革。还未踏上仕途之前,苏轼褒贬古今的英气,慨然有为的自信,都使他树立了济世安民、实现远大政治抱负的信念。1他甚至激昂慷慨,誓以屈原、范滂等先贤为榜样,准备以生命为代价去实现人生的理想。初试才艺,即得高第,且朝中显要,旦夕之间,名震京华,这无疑为苏轼实现人生理想增强了信心与决心。除了得到朝廷的赏识,当时的文人们也极其欣赏苏轼的文才,如他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了欧阳修的肯定与赞赏:“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2但因后来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某些改革举措有异议,同时由于当时一些官吏弹劾他在为父守丧期间参与购买私盐,从此,苏轼开始被贬到四处为官。当然,这一时期政治上的失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他在文学上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苏轼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的文学大家,这一点其实在他早年的写作中就提到过:“夫文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为之为工也。”3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生活是文学的源泉,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不是“能为之”而写出来的,而是“不能为之”所写出来的。他认为作文章的人必须深入到生活当中,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苏轼的这一理论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他的文章时刻都散发着生活的气息,闲适旷达似乎是他对生活最美好的追求,有人说,他之所以追求这样的生活,是因为在官场上受挫,滋长了他逃避现实的情绪。4但笔者认为不仅仅是因为这么一个原因,苏轼年轻时确实是很有抱负心的,但笔者认为他最终想拥有安逸轻闲的生活与他从小树立的价值观念有关。苏轼从小就受着做人要讲正义、求公理的教育,5且自幼苦读《庄子》,吸取庄子齐物论思想——即相对主义,学会了摆脱忧愁的一整套方法,超然尘外,忘却忧虑,随缘自娱。苏轼的一生充满荆棘和绊脚石,他的心灵深处不免也有很多烦恼、忧虑和痛苦,但他的文章从不将这些苦水一一倒出,他的作品表现的更多的是力求摆脱、消弭这些忧愁和痛苦。苏轼正是依靠了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和老庄的“齐物”思想,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二、“万物齐一”思想对苏轼散文的影响

苏东坡说,一般人都会“求福而辞祸”,那是因为“福可喜而祸可悲”。他显然是非常能理解世俗人们的心态的,但他认为“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所以无限纵容欲望去求福而辞祸,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还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求祸而辞福!

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苏轼也坚持庄子“万物齐一”的思想,忽略事物之间的分界线,不分大小,不管轻重,不问美丑。在苏轼看来,人们观物之所以有乐与不乐的不同感受,主要是囿于一种有用与无用的实用的功利观念。事实上,物之有用与否,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境地,会认为原以为无用的东西很有用处,由此他提出一个观物的新观点:“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就不需要事物一定是美的、奇妙的、伟丽的,普通的事物也会因它某一方面的“可观”而“可乐”。

正因如此,世间的人们与其在“求福而辞祸”的囹圄中周旋,因被蒙蔽而看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出错误的判断,还不如“游于物之外”,享受精神自由、旷达超然的愉悦之感。

在顺境中,保持一副好的心态是不难的,但在逆境中仍怀乐观精神确实是很难办到的,而苏轼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他认为贫贱富贵,夭折长寿,都决定于天命。贤能的人必定富贵,仁爱的人必定长寿,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愿望而已,人的愿望恰能与天命相吻合,实在是很难得的。

因此,他除了坚持老庄“齐物”的思想外,还主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随遇而安的孔孟思想,他说:“餔糟啜,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在由杭州迁移到胶西做太守时,他“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一个曾在京都声名大振、官位显赫、受国家重用的大才人能够如此豁达地接受生活清苦的现实,还“治其园囿,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在他看来,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享受,表现得很轻松愉悦,真的是到了超然物外、无往而不乐的最高境界了!

抑或是在苏轼经历了生死之际对生命价值的体认以后,不仅在思想上产生了归向老庄的倾向,决心以爱身养生的生活方式,来护卫自己的生命,他甚至说:“子知隐居之乐乎?随难免治军,未可与之易也。”他试图以隐居的方式得到精神自由,使得自己获得精神的平衡,“清远闲放”,“超然世外”,静坐清静,修身养性成了他精神追求的最终目标。

三、情义在苏轼散文中的体现

苏轼深知自然无穷和人生短促,欲望无穷和物质有尽之间的矛盾,并知道这是在宇宙中存活的必然规律,于是他便“无往而不乐”。他“善于处穷”,在困难的物质条件和险恶的政治环境中,能维持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欢乐。他心地善良,待人宽厚诚恳,对自己的兄弟、妻子怀着深厚的感情。6

众所周知,苏轼对他的弟弟苏辙的亲情非比寻常。他甚至作诗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寒灯相对忆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情勿苦爱高官职!”苏轼在诗中充分表现了与兄弟常相厮守比追求高官厚禄强很多!

苏轼一生中有三位夫人: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对每一位夫人他虽然不能一视同仁,给予分毫不差的爱,但他作为一位正直的文人,他对每一位都极其尊重,并留下了许多诗文来赞颂和悼念她们。如,他在为结发妻子王弗写下的《亡妻王氏墓志铭》中哀叹道:“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还称赞她生前毫无怨言地侍奉家中老人,端庄贤淑,相夫教子。众人皆知的名词《江城子》就是苏轼为他妻子王弗写下的,词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一段,不但寄托了他对已故夫人的思念,还表现出一位苍老的诗人孤独地活在人世间的辛酸和痛楚。对苏轼的第二个夫人,他虽不赞成这门由父母操办的婚事,但仍对王闰之感情深厚,其死后为其作文《祭亡妻同安郡君文》,称赞王闰之“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由文章可知,苏轼当时是悲痛欲绝的,他写道:“曾不少须,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我实少恩,唯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关于苏轼的第三个妻子,可以说他们的结合是颇具现实色彩的,王朝云是苏轼自主选择的伴侣,自然对她爱护有加,苏轼不仅在她生前作了许多赞美她的诗文,在她死后更为其作墓志铭,说她“敏而好义,事先生二三十年,忠敬若一。”

苏轼不但注重亲情,还是一位留心观察社会,有志经世济民的文人,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异常关怀国民生计。这种体恤民众的思想感情,像一条红线贯穿了他一生的思想行事,并成为他文学创作中人民性的一面。7在他留下的很多作品中广泛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而描写和同情人民疾苦,则是苏文的一个突出内容,他如实地描绘了下层人民贫困无告的生活,真切地反映他们受盘剥,受鞭挞的的悲惨情景。

即便是在被贬官期间,位卑官微,政治处境十分险恶,生活也很窘困的时候,苏轼也能顺乎自然,旷达乐观,像老杜、白居易那样与民同耕,与民同乐。《喜雨亭记》就是在他被贬为凤翔府签判时所作的一篇杂记文。作者修葺亭台,以“喜雨”为名,建成时恰好在“官吏相与庆于亭,尚故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优者以乐,病者以愈”的时候,这种联系虽说是偶然的,但这恰恰表明了作者对国民生计的关怀。

苏轼不仅有爱民之情,还广于交往,朋辈众多,为人心胸坦率,与友人开成相待,在《石氏画苑记》中,他赞扬石康伯“与人游,知其急难,甚于为己。”而苏轼本人也是如此。《赤壁赋》中,他写道:“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饮酒甚乐,扣弦而歌”,甚至“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际白”。体现了他殷情好客、笃于友情的性情。在《邵茂诚诗集叙》中作者通过描写诗人邵茂诚的鲜明形象,抒发了他对友人真挚的哀痛之情,在他笔下,邵不仅是“其文清和妙丽如晋宋间人”,其诗“咀嚼有味,杂以江左唐人之风”的诗人,而且是一位“贯穿法律,敏而吏事”,勇于承担工作任务的有济世才能的政治家。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苏轼集中叙述了他与王定国之间的友情,赞扬了王定国真挚、乐观、开朗的性格。

苏轼用诗词散文美化环境,用乐观旷达面对生活的窘迫。在描绘自然山水的同时,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接受人民纯朴乐观之精神的感染;接受妻儿兄弟的无微关怀;享受与友人的无间交往。他充满魅力的人生是由他豁达的生活态度、文学成就建构而成的。受儒家、道家思想的积极影响和熏陶,他用审美的眼光审视万事万物,赋予普遍的事物以更高的意义;释然地化解困难与挫折,体现了超越世俗、旷达乐观的生存智慧,值得后人回眸钦佩,感叹深思。

注释:

1.刘乃昌.苏轼文学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2.:4.

2.吴永哲,乔万民.唐宋八大家——苏轼[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43.

3.吴永哲,乔万民.唐宋八大家——苏轼[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46.

4.摘自网文《宋代诗歌·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作者不详 网址:http://www.zhsc.net/Article/scll/sgjs/200504/20050425215957.html.

5.钟来茵.苏东坡三部曲[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22.

6.刘乃昌.苏轼文学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2:16.

7.刘乃昌.苏轼文学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2:8.

猜你喜欢

旷达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旷达者
旷达者
旷达者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自行车变奏曲
乐观旷达 进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