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被偷走的孩子》看叶芝早期的象征主义手法

2020-07-12官凤娥赵海萍

大众文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象征主义叶芝爱尔兰

官凤娥 赵海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300)

一、引言

叶芝自少年时就开始诗歌创作,学者们把他的诗歌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被偷走的孩子》收录在诗集《十字路口》中。二十几岁的叶芝这时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少年人的迷茫和困惑下意识地融入了这首诗里。这个阶段他还没有建立个人的象征体系,诗歌风格既清新梦幻又哀伤悲婉,呈现的是逃离主题。

国内对叶芝象征主义的研究有很多,但对他早期象征主义手法的研究相对较少。《被偷走的孩子》写于1886年,1887年,叶芝开始创作爱尔兰主题诗歌,该诗是他风格转变过渡期的作品。通过研究《被偷走的孩子》里的象征主义手法,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影响叶芝象征主义的因素,发现成就他象征主义代表人物的因由,发现叶芝别出机杼的象征主义手法的形成过程。叶芝从爱尔兰传说、宗教、东方秘术汲取精华,强调主观感受,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和叶芝早期经历来探究《被偷走的孩子》里的象征主义手法,希望有助于拓展叶芝诗歌象征主义手法的研究视域。

二、象征主义手法

19世纪末,法国的让·莫雷阿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标志着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其后,王尔德将象征主义引入英国。对于象征主义,理论家们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莫雷阿斯是这样概括象征主义的:“它所探索的是:赋予思想一种敏感的形式,但这形式又并非探索的目的,它既有助于表达思想,又从属于思想。同时,就思想而言,决不能将它和与其外表雷同的华丽长袍剥离开来。因为象征艺术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从来不深入到思想观念的本质。因此,在这种艺术中,自然景色,人类的行为,所有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它们自身,这些富于感受力的表象是要体现它们与初发的思想之间的秘密的亲缘关系。”[4]根据多数学者的定义,大致可以把象征主义定义为直觉主观地描述和创造理想世界、用客观表象暗示无穷的内在思想、同时不受客观物质世界规律的限制的一种创作流派。

象征主义认为,作家最极致的追求就是艺术地表达出远离现实的永恒世界,而在象征主义手法的加成下可以达到这一效果。[5]象征主义手法强调诗人的主观性,即极端的唯心主义和强调内心的主观感受。象征主义手法巧妙地用客观的具体事物传达抽象的思想哲理,使得其形象化。

象征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都强调主观性和极度的唯心主义,但象征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不是简单的继承关系。象征主义手法突破了象征主义的局限性,相对于象征主义来说,象征主义手法可以走得更远。象征主义里意象多取自客观的事物,通过暗示来传达思想。象征主义手法则不仅强调直觉和主观性,还主张人们结合自我意识和内心的主观感受展开想象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如陈慧所说,象征主义手法“只适合于表现特殊条件下的特殊内容”[1]124。考察作品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有助于发现作者创作思想的形成与特征,从叶芝早期诗作《被偷走的孩子》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可以看出诗人早期的创作思想与特色。

三、从《被偷走的孩子》看叶芝早期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1.整体的象征性

《被偷走的孩子》一诗是基于爱尔兰文化于1886年写成的,这时的叶芝二十多岁,受拉斐尔前派的影响,创作的诗歌既朦胧梦幻却又不至于空洞无物,已初现象征主义的影子。诗中有多个意象杂糅在一起,所有的意象构成一个整体,使得整首诗富有象征性,诗歌从一开始,就有了内涵,使诗歌在美学和音律学的基础上还兼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说理性。

该诗的意象主要有两大类:由“山”衍生的意象和由“水”衍生的意象。水的意象有“河鼠”“鹭”等;山的意象又分为“highland”和“hillside”两类,这是两类对立的意象,其中又分别有“精灵”和“孩子”等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可以赋予无限含义的整体象征。

该诗可以有很多种理解,但似乎以下一种解读为最合理:精灵之岛是以叶芝外祖父家斯莱沟为原型,在描述“hillside”时却未出现水的意象,伦敦也是不靠海的。同时,爱尔兰沿海多为高地,而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以平原为主,符合“highland”和“hillside”中这两个意象。精灵带小孩去精灵之岛时经过了河流,而伦敦和斯莱沟分别位于爱尔兰和英格兰这两个中间被凯尔特海分开的岛屿。在这首诗里诗人用了“逆向表达”,叶芝此时是将要离开爱尔兰去伦敦,诗中写的却是从“hillside”(伦敦)被诱拐到“highland”(爱尔兰)。创作这首诗时,叶芝即将从都柏林艺术学校毕业,家人可能要搬回伦敦。叶芝对于工业大革命之后的伦敦十分不喜欢:“而你们的世界却充满了烦恼,在睡眠里也冲突着无尽的焦躁。”[6]叶芝的轮回教义和双重思想在这里也稍稍显现。人们争名夺利,物欲横流,没有了精神追求。“highland”和“hillside”在这里指伦敦和斯纳沟,也就是指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有限的象征,无限的意义

《被偷走的孩子》一诗中很多意象的内涵都是纯洁未被污染的,孩童、精灵、玫瑰园等象征什么,并没有明确的答案,这也恰恰是象征主义的意图。每个人的感受是由人生经历和当下的人生阶段等决定的,偶然设置的意象如同路标,暗示人们并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从而达到意象有限而意义无限的效果。

叶芝的诗里涵括了其私人意象、个人经历和内心强烈的主观感受。人们以各自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展开联想,组成对这首诗的理解。例如,诗歌的前三节介绍了精灵之岛的美好,频频出现水的意象,而在第四节,孩子被精灵诱拐到了所说的美好之岛时,水的意象消失。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将水理解为净化媒介;基督教教徒则会想到水是圣灵的代表;而在天主教礼仪中,水是圣事的标记;印度教中则认为水具有神性;再加之诗歌内容予以联想,便可有无限意义。这就是人们的主观性和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得同一个意象被赋予不同含义。同时,水是叶芝主观感受下的私人意象,经过了巧思设计但没有加以设定,加之叶芝的内心主观感受和读者的相碰撞,就出现了意义的多样性。

又如,诗中对精灵之岛和孩子的心理活动等都是借精灵之口描述。精灵属于精灵之岛,从它的角度讲述会使这首诗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同时,“child”没有充当过叙述者,其描述也多基于主观感受。因此“child”具有极强的代入性。而孩子去往精灵之岛也有多重寓意,比如寻找理想国、探寻精神世界等。这使得某些简单的自然物的象征内涵不可捉摸,单个意象被赋予多层意义,这就是叶芝早期象征主义手法的一大特点。

3.神秘:叶芝象征主义手法的基调

1885年,叶芝与好友成立“都柏林秘术社”研究东方神秘哲学,并邀请通灵术士来讲解印度教教义。叶芝自少年时期起就开始探究宗教,神秘元素也渐渐融入他的诗歌创作。有学者发现,“叶芝的象征主义……至少有三个主要源泉:神秘经验、文学阅读(包括传统文化)和民间口头传说。”[2]41不过这时的叶芝对神秘主义的了解并未形成体系,只是在爱尔兰传说、曲折的暗示和东方神秘哲学的混合作用下,使神秘元素贯穿于《被偷走的孩子》等早期诗作中。

叶芝通常不直接表达诗歌的内涵。以诗中的鲑鱼为例,如果不去深挖也不了解鲑鱼的话,它在这首诗里十分融洽,但了解鲑鱼习性的人就会察觉其中的怪异:在鲑鱼集群溯流而上去产卵的时期,旅途艰险,日夜兼程,产卵后很可能力竭而死,难有归途,很可能力竭而死,此时却有一条鲑鱼在沉睡。因此这里鲑鱼是有深层次含义的,也有多种解读,比如暗示通往理想仙境的旅途充满危险或追寻理想世界是一条向死而生的道路。另外,对“highland”的描述和孩子被诱拐的时间都设在夜间,恰好孩子到“highland”后,白昼来临,这时才有对“hillside”的正面描述,而且时间设置在晨曦,用词充满生机活力。对“highland”的描述也多用动态动词。在这首诗里,叶芝是在暗示诗歌内涵,同时还呈现一些模糊的意义。诗的设定是基于一个爱尔兰传说,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神秘性。若人们并未与诗歌产生共鸣,诗歌便会难以捉摸,更具神秘感。叶芝早期一直致力于使精神与物质达成对立但又统一的关系[3]67,如果不知道这一点,人们会对诗的最后一节感到十分困惑,并难以发现叶芝埋藏在诗里的情感思想。

叶芝诗歌中的神秘性不单单是受东方神秘哲学的影响,叶芝说,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毁了他们对传统宗教的信仰,于是他便自创一种诗歌传统的教会,其中有一大堆故事、人物、感情。[2]加上爱尔兰神话的梦幻,组成了诗人作品独特的神秘性。《被偷走的孩子》中有一句“幽暗的沙滩罩着迷蒙的彩色”[6],正好说明这首诗的朦胧、神秘、难以捉摸,这也恰恰是他想要达到的效果,而他要抒发的情感思想则在诗中若隐若现。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从叶芝的早期经历和《被偷走的孩子》可以看出,叶芝从爱尔兰传说、宗教、东方秘术中汲取精华,同时在诗歌中加入自身的主观感受,使象征主义手法在他的笔下有了独特的呈现形式。叶芝早期的诗歌不表示明确的思想,只暗示一些瞬间的感受。他的诗歌既有整体的象征性,又受拉斐尔前派影响,具备了情感真挚、形象朴实生动的特点。同时,叶芝还将个人直觉和私人意象融入诗里,使有限的意象在诗人和读者两方的碰撞下具有了无限的意义,他对神秘主义和爱尔兰传说的着迷,使他在诗歌中运用的象征主义手法极具神秘性,使得他早期的象征主义手法别具一格。对叶芝早期诗歌象征主义手法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叶芝的创作思想和特色有更清楚的了解,也可以对研究其他诗人的创作提供许多启示。

猜你喜欢

象征主义叶芝爱尔兰
Short News新闻播报
第二个奇迹
第二个奇迹
爱抚
感谢女神的不嫁之恩
《阿甘正传》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比较文学视域下莫言小说独创性探索分析
荻原朔太郎象征主义诗学略论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与英国象征主义诗人的比较研究
在爱尔兰,追寻叶芝的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