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运动技术训练中传统训练手段、电子计时手段、GPS训练手段三种方式的实践对比研究
2020-07-11冯勇代桂香
冯勇代桂香
(1.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0;2.成都市海滨小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1、结果与分析
1.1、常规训练部分(阶段一),电子计时系统部分(阶段二),GPS部分(阶段三)点间运动路段出错数据统计(男子)
表1 男子分段长距离检查点点间运动中运动方向错误数据统计
通过配对检验,在三个不同阶段的训练手段的出错数据统计中,常规训练阶段与电子计时系统阶段中(T=-4.01,P=0.004)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训练部分的比较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电子计时系统阶段的统计错误率显著高于常规训练阶段。在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部分与GPS手段训练部分的比较中(T=-2.37,P=0.043)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部分的数据对比中,有明显差异性。GPS训练阶段出现错误的数据明显高于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在GPS训练阶段与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的比较中(T=2.42,P=0.037)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训练部分的对比中,有明显差异性。GPS训练部分出现的错误明显高于常规训练部分,在均值的对比中,体现十分明显。三个训练部分的数据对比中,GPS手段训练部分的错误值高于常规训练部分与电子计时系统手段训练部分,电子计时系统阶段高于常规训练阶段。
定向运动技术训练过程中长距离检查点重点考察运动员点间运动的整体连贯性,通过长距离检查点与短距离检查点的比重高低对运动员的整体技术进行训练。图1是三种训练手段中运动员在长距离点间运动中的错误统计,与传统的运动员训练后自主的错误总结相比,随着监督机制的提升,运动员实际长距离点过程中发生方向错误明显成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赛后运动员自主路线的绘制,存在极大的主观性。
图1 点间运动路段的长距离点点间运动的行进中方向错误数据分析(男子)
如图2所示,运动员佩戴GPS的实际运动情况,清晰的看出运动员在起点前往1号检查点的过程中由于参照物选择形成了 “平行错误”,从而导致了方向的严重错误。
图2
表2 三个阶段男子点间运动路段提前搜索检查点的数据统计
通过表2对于点间运动过程中未到达检查点小环境就进行检查点搜索的错误率统计,通过数据T检验,常规训练部分与电子计时系统手段训练部分中(T=-2.64,P=0.026)中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训练部分具备显著性差异,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出错率明显高于常规训练阶段。在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与GPS训练阶段错误率的比较中(T=-2.46,P=0.036)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部分具有显著性差异。GPS手段训练部分明显高于电子计时系统手段训练部分,GPS训练阶段与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比较中(T=2.44,P=0.041)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部分数据在均值中具有明显差异性。通过数据统计,常规训练部分数据的错误率明显低于GPS手段训练部分,在三个阶段的错误率数据对比中,常规训练部分的错误率统计最低,电子计时系统错误率其次,GPS手段训练部分错误率最高。随着训练手段的监督机制的增加,错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图3 三个阶段男子点间运动路段提前搜索检查点的数据分析
运动员在长距离检查点捕捉的过程中,提前搜索检查点是常见的错误。由于参照物的选择出现“平行错误”,或者在图地对照的过程中未能清晰的进行参照物的记忆等原因。在没有对检查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清晰的判断,运动过程中遇到与所要攻击的检查点地形比较相近的情况下,会出现平行错误。通过图三的路线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出,三个训练手段的不同部分,提前搜索错误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最明显的就是2号运动员。
表3 男子点间运动路段短距离路段点间运动密集的近距离点错误的数据统计
如表3所示,通过数据T检验,常规训练部分与电子计时系统手段训练部分中(T=-3.56,P=0.007)中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训练部分具备显著性差异,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出错率明显高于常规训练阶段。在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与GPS训练阶段错误率的比较中(T=-3.18,P=0.012)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部分具有显著性差异。GPS手段训练部分明显高于电子计时系统手段训练部分,GPS训练阶段与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比较中(T=2.78,P=0.022)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部分数据在均值中具有明显差异性。通过数据统计,常规训练部分数据的错误率明显低于GPS手段训练部分,在三个阶段的错误率数据对比中,常规训练部分的错误率统计最低,电子计时系统错误率其次,GPS手段训练部分错误率最高。随着训练手段的监督机制的增加,错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图4 男子分段路段短距离路段点间运动中密集的近距离点错误分析
短距离路段中密集的近距离点的设置是检验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下路线选择的能力以及考验运动员快速度图的水平。根据对随机四名运动员的数据分析,可以明显的看出GPS训练手段对于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监督机制最强,因此运动员所出现的错误率最高,电子计时系统训练手段次之,常规训练手段部分所出现的错误率最高。
1.2、常规阶段(阶段一),电子计时系统阶段(阶段二),GPS阶段(阶段三)点间运动路段的数据统计(女子)
如表4所示,通过数据T检验,常规训练部分与电子计时系统手段训练部分中(T=-2.91,P=0.016)中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训练部分具备显著性差异,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出错率明显高于常规训练阶段。在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与GPS训练阶段错误率的比较中(T=-2.36,P=0.042)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部分具有显著性差异。GPS手段训练部分明显高于电子计时系统手段训练部分,GPS训练阶段与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比较中(T=2.22 P=0.051)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部分数据在均值中具有明显差异性。通过数据统计,常规训练部分数据的错误率明显低于GPS手段训练部分,在三个阶段的错误率数据对比中,常规训练部分的错误率统计最低,电子计时系统错误率其次,GPS手段训练部分错误率最高。随着训练手段的监督机制的增加,错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表4 三阶段女子分段路段长距离点点间运动行进中方向错误数据统计
图5 女子分段路段长距离点点间运动行进中方向错误数据分析
通过图5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监督机制的提升,女子分段路段长距离点点间运动行进方向错误逐渐增加。女运动员在每个阶段中这一错误都较多,出错的概率都非常接近。
图6
图6中,五号检查点到六号检查点直线距离为1406m,运动员点间运动实际距离为2854m,直线距离与运动距离比值高达102.9%,用时为18.39min,实际轨迹可以看到在到达六号检查点前,出现了严重的方向错误以及“平行错误”。
如表5所示,通过数据T检验,常规训练部分与电子计时系统手段训练部分中(T=-2.54,P=0.033)中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训练部分具备显著性差异,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出错率明显高于常规训练阶段。在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与GPS训练阶段错误率的比较中(T=-2.28,P=0.046)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部分具有显著性差异。GPS手段训练部分明显高于电子计时系统手段训练部分,GPS训练阶段与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比较中(T=2.37,P=0.042)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部分数据在均值中具有明显差异性。通过数据统计,常规训练部分数据的错误率明显低于GPS手段训练部分,在三个阶段的错误率数据对比中,常规训练部分的错误率统计最低,电子计时系统错误率其次,GPS手段训练部分错误率最高。随着训练手段的监督机制的增加,错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女子分段路段长距离点点间运动行进中方向错误数据分析。
表5 三阶段女子分段路段长距离点点间运动的提前搜索检查点错误数据统计
图7 三阶段女子分段路段长距离点提前搜索检查点错误数据分析
在图7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随着训练手段中监督机制的提升,提前搜索检查点的错误逐渐增加。三个女子运动员错误的增长程度十分接近,并明显上升。
图8
图8是等高线地图训练中,16-17号检查点运动员的实际运动轨迹,采用的训练方法是廊式训练法,两个检查点直线距离为543m,运动员实际运动距离为966m,直线距离与实际运动距离的比值是160.3,用时为18.3min。
如表6所示,通过数据T检验,常规训练部分与电子计时系统手段训练部分中(T=-2.65,P=0.025)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训练部分具备显著性差异,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出错率明显高于常规训练阶段。在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与GPS训练阶段错误率的比较中(T=-2.52,P=0.032)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部分具有显著性差异。GPS手段训练部分明显高于电子计时系统手段训练部分,GPS训练阶段与电子计时系统训练阶段比较中(T=2.37,P=0.042)P<0.05拒绝原假设,两个部分数据在均值中具有明显差异性。通过数据统计,常规训练部分数据的错误率明显低于GPS手段训练部分,在三个阶段的错误率数据对比中,常规训练部分的错误率统计最低,电子计时系统错误率其次,GPS手段训练部分错误率最高。随着训练手段的监督机制的增加,错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表6 三阶段女子分段路段短短距离点中密集的近距离点错误数据统计
图9 女子分段路段短距离点密集的近距离点错误数据分析
在图9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三个运动员的错误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图10
图10是近距离密集点训练的案例,重点对运动员进行方位角的训练以及近距离点的快速捕捉能力,三号点到四号点运动员运动速度很忙,直线距离与实际运动距离之比为49.5%。
2、结论
(1)传统的训练手段中运动员在赛后分析中的数据与信息的真实性最低。电子计时系统重点体现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总时间和分段时间,但是不能反映运动员的实际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信息;
(2)GPS训练手段是三种训练手段中信息反映最全面,最真实,最科学的训练手段;
(3)GPS手段训练部分监督机制最高,出现错误率最高,电子计时系统手段训练部分次之,常规手段训练部分错误率最高。训练过程中监控手段越多,运动员客观错误率会越高,所反映的真实训练水平越低。男子的上升趋势小于女子。
3、建议
(1)对于GPS技术的使用,运动员在佩戴过程中要求GPS放在身体外面,避免因为放在包里影响信号的接收,从而降低其精确性;
(2)教练员对于此技术的使用,要求从每一场的训练到每一个阶段的训练都要进行系统的记录和统计,同时对于运动员的额技术分析都要有一个系统的技术表;
(3)对于本文还未研究的部分,如不同的植被,地形要素,天气因素对于GPS的影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