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思想论述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病因病机
2020-07-10唐利梁志刚
唐利 梁志刚
【摘 要】运用传统中医理论 “心主血脉”、“心藏神”思想,阐释“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在瘙痒性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关键词】“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病因病机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092-01
笔者认为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可以用心藏神和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来解释[1]。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病因有虚实两大类,但无论虚实,养血补心通利血脉则可治痒之本,清心定志则可治痒之标。以养心血,补心经,促血行,定心志,作为治疗和养护准则,针药结合,辨证论治,故以此为理法论治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用之于临床,疗效甚佳,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本类疾病内因多由禀赋不足、气血亏虚、生风化燥,外因常与外邪侵袭,血热生风有关,此所谓 “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津液不能散布以濡养肌肤,邪气郁于皮肤腠理而致本病。
常见病因:
1 风邪作祟:
风邪是“六淫”之首,《黄帝内经》有“风为百病之长”之说。风邪能与热(火)、湿、燥、寒、痰等相合为病。四季皆有风,善行数变,其有升发向上、向外使腠理疏泄、易袭阳位等特性,如春季多风热,夏季多暑湿,秋季多兼燥,冬季多风寒。因风瘙痒分为外风、内风,外风可有风热、风湿等;内风可有血热生风、血瘀生风、血虚生风。青壮年人多见血热生风常见于夏季瘙痒,老年人体弱精血不足多见血虚生风,临床多见冬季瘙痒,舒友廉等人就采用养血止痒方治疗血虚风燥证皮肤瘙痒症并良好效果[2]。
2 湿热为患:
湿属阴邪,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导致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外发肌肤而致瘙痒。或因情志不舒,与湿相结,外发肌表而痒。而湿邪多浸淫流津淋滴,糜烂结痂常夹杂风邪而缠绵难愈。
3 禀赋不耐血虚风燥:
素体体虚,中医将体质虚弱称体虚,并将虚弱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结合心、肝、脾、肺、肾五脏,则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虚弱的类型。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起居不调,劳累过度,情绪不良,加之气候突变,寒热失调,易使腠理空虚,肺卫失调,卫外不固,加之外邪侵袭,则发为本病[3]。且感邪性质与体质相关,阳虚者易感风寒,阴虚者易感风热、燥热,痰湿偏盛则易感外湿。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病位在肌表,气血不和为其根,外邪侵袭发于表为其标,脏腑功能失调于里为其本,情志变化为其诱因。临床表现为虚实夹杂。素体体虚,加之平日饮食不当,情志易于波动,复遭外邪侵袭,表里不和,循环无端,使这些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缠绵难愈。或人到老年脏腑功能衰退,致气血生化不足,血虚不能濡养肌肤,而瘙痒不止,临床用镇心安神、调补心血、滋养津液之法疗效较好[3]。
4 虫邪作祟:
湿热内蕴,虫淫滋生,行走肌表,瘙痒尤烈,且可传染,临床多见于腋下瘙痒、肛痒、阴蚀等。
5 饮食失宜:
饮食不节如饮酒过多或过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损伤脾胃,一则脾胃失健运,以致气血化生无源,久之即可导致脏腑机能虚弱,无以濡养肌表而致瘙痒;二则多食肥甘厚味,生痰生湿、郁而化热,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泛于肌肤发为瘙痒。如余思邈等在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就使用调养营血及神志心理因素的治疗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4]。
6 七情内伤:
由于情绪变化引起脏腑气机紊乱,如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心神不宁,或煎灼肌表,或耗伤阴液,血热化燥,不得濡养肌肤而致瘙痒[5]。
此外,瘙痒为主观感受,与心神气血充沛程度相关。受外界刺激后,致痒因素作用于人体,气血失和则作痒,此时若心神气血充沛,人体感受准确,不夸大、不减弱刺激程度则人体具有适当耐受能力,反之精神异常,瘙痒难耐,起居无常。如临床常见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人群易发诸多瘙痒性皮肤病[6]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上病因病机是个缓慢的、多病因形成的过程,这也符合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病程缠绵反复的特点。然治病必求于本,其病位虽然在皮肤但无论何种证型都需注意对心的调摄[7]。
由此,根据心藏神,心主血脉等特性,利用养血补心,清心定志之法使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可从“心”论治。
参考文献
[1] 梁志刚,李瑞,邓成哲.从“心”理解“诸痛痒疮皆属于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04):370-371
[2] 舒友廉,李广瑞,周海啸,等.养血止痒方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3):178-179.
[3] 王宏伟,王鹏飞,王天龙.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辨证施治[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10):55.
[4] 余思邈,王亚超,朱云,王立福,王睿林.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探讨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的诊治[J].中医杂志,2019,60(07):622-624.
[5] 宋世珅,钱青,李月花,高春岩,申宇鸿.从心论治老年性全身瘙痒症[J].山东中医杂志,2017,36(12):1013-1015.
[6] 王频,郑学军,李晓亮.郑学军从心论治神经性皮炎[J].光明中医,2018,33(06):778-780.
[7] 張靖芳.慢性荨麻疹从心论治的理论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