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35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20-07-10张舸洋陈芝会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溶栓治疗尿激酶急性脑梗死

张舸洋 陈芝会

【摘  要】目的:评价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发病后6 h以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尿激酶100万U静脉输液,30分钟内输完。按NIHSS评分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分钟、24 h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治疗前后分别监测凝血功能及头颅CT了解有无出血倾向以判断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且NIHSS明显下降(其中NIHSS评分最高达22分,溶栓24小时后下降至0分),其中1例于治疗后头颅CT提示有出血,未影响预后;4例出现牙龈出血,经过压迫止血后出血停止。结论:尿激酶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性相对较高。

【关键词】尿激酶;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088-02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三大致死疾病。脑卒中也是成人首要的致残疾病,约2/3幸存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岭的增长而增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根据2017年发表的中国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査研究,我国卒中发病率为345.1/10万人年,死亡率为159.2/10万人年,患病率为1596/10万人年,每年新发病例约240万,每年死亡病例约110万,存活者约1100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75%-80%,约20%-30%的缺血性卒中是脑供血动脉狭窄,栓子脱落所致。缺血6h内超早期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主要治疗方法,不但减少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及严重残疾的危险性,而且大大改善了生存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溶栓治疗的途径有两种,静脉溶栓和选择性介入动脉溶栓。我院自2018年3月-2019年08月的急性脑梗死,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符合溶栓治疗适应症的且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入选标准

1)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症状出现<6 h

3)年龄≥18岁

4)意识清楚或嗜睡

5)脑CT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

6)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49岁;平均67.9岁;神溶栓前NIHSS评分:最高为22分,最低为1分,平均为:6.88分;发病时间均位于6小时内;均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

1.3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测定、血糖、心电图、治疗前后头颅CT检查。

1.4给药方法

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注射用尿激酶100万U 静脉输液,30分钟内输完。

1.5疗效评定

神经功能缺损根据NIHSS评分(NIHSS评分数值越高症状越重,反之越轻),分别于30分钟、24h进行NIHSS评分。

2 疗效判定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价。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评定疗效,具体如下:(1)治愈,NIHSS评分下降到90%~100%。(2)好转,NIHSS评分下降到18%~89%。(3)无变化,NIHSS评分下降减少18%以上。

治愈31例(85.7%);好转3例(8.5%),(出血)1例(2.8%)但仍有获益;转院2例(5.71%)。

3 讨论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脑梗死是卒中最常见类型,约占70%~80%。在分析脑梗死病因时,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脑梗死的 TOAST分型。TOAST分型按病因分为5种类型: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②心源性栓塞型;③小动脉闭塞型;④其他病因型:指除以上3种明确病因的分型外,其他少见的病因,如各种原因血管炎、血管畸形、夹层动脉瘤、肌纤维营养不良等所致的梗死;⑤不明原因型:包括两种或多种病因、辅助检査阴性未找到病因和辅助检查不充分等情况。尽管临床上进行了全面和仔细的评估,约30%的脑梗死患者仍然病因不明。

本病发病30天内的病死率约为5%~15%,致残率达50%以上。存活者中40%以上复发,且复发次数越多病死率和致残率越高。预后受年龄、伴发基础疾病、是否出现合并症等多种因素影响。

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在超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众所周知,脑梗死后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造成局部神经功能障碍,故溶栓治疗时间越早越好。尿激酶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从而水解纤溶蛋白使血栓溶解,其效果肯定。我们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进行了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100万U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表明,溶栓治疗1h后神经功能迅速恢复,尤其是24 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明显。说明尿激酶静脉应用后能迅速复溶使梗死血管再通,从而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改善预后。35例患者中,仅1例治疗后头颅CT复查出现出血,未影响预后。

综上所述,认为尿激酶价格低廉,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可以做为常规静脉溶栓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的首选药物。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显效率和治疗率,又减少了死亡率和致残率,出血风险较小,填补我院空白,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生699[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院大学联合出版社,2003:384-385.

[2]      中华神经内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      玉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疗法治疗进展[J].华东六省第九届神病经学术会议资料汇编,2006:44-48.

[4]      杨学义,韩宝福.溶栓疗法和尿激酶的临床应用[J].新药与临床,2007,10(10):183-185.

[5]      凌国喜,荣阳,荣根满,等.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36-37.

[6]      洪梅,荣阳,荣根满.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2):24-25.

猜你喜欢

溶栓治疗尿激酶急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溶栓治疗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D—二聚体在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研究
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