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发展模式视域下的四川藏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路径构建研究

2020-07-10曾雅清袁唯人

青年生活 2020年18期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曾雅清 袁唯人

摘要:保证政治秩序有序进行的先决条件就是稳定的社会环境。近几年来,藏独,港独分子活跃,恐怖分子多次制造社会恐慌,挑衅政府和国家。在当下的国家发展模式视域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成为了保证四川藏族区域民族团结发展的关键。为了维护四川藏区的少数民族社会治安稳定,就要加快社会的发展脚步,将改革成果共享,并且强化基层领导班子的职能。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的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本文通过了解克托国家发展理论对“扩散模式”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在“扩散模式”下,我国四川藏区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四川藏族;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一、为什么要构建四川藏族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

中国是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正因为民族众多,因此怎样在民族聚集的基础上,保证少数民族同胞在认同民族的同时也认同国家这一问题,引发了众多的学者研究和探讨,四川藏区少数民族众多,近年来,加强民族团结已经成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增加国家认同感,促进少数民族与各地区和谐。就要对四川藏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及构建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总结出一套良好的措施方案。

二、如何构建四川藏族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

目前,中国经济政治发展迅速,为了追求稳定,必须要重视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然而,近年来藏族暴乱,新疆暴乱事件时有发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成为了当今社会最关注的问题。通过了解国外相关文献可知道,国外对于民族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人格发展等方面。在赫克托《内部殖民主义》一书中曾经对国家的发展模式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国家发展模式对于发展和处理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1】。该书强调工业化发展和社会结构与国家认同感密不可分,为此,我们对四川藏区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四川藏区在解放前的生产力状况属于自给自足,他们的生产力和社会结构完整,农牧业发展良好,与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交往非常少,因此保留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行政管理体系。民族文化在藏区的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藏区人民紧闭门户,与其他民族融合更是无从入手。

在四川藏区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共经历了初期起步、中期起伏、后期兴起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而初期和中期都是由国家主导的,国家对藏区进行大量投资,因此藏区与其他地区有了密切的接触,,然后在全国统一开放经济体系后,藏区工业振兴,民族身份逐渐转为公民身份,国家的认同感得到了初步的建构。

改革开放后,藏区开始了手工业,重工业的新机遇,少数民族与其他各个民族来往密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藏区人民开始逐步融入到其他地区。由此可见,共同的经济基础和一体化的生产方式能够为国家认同建构奠定坚实基础【2】。

工业化发展不仅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导致了藏区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在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藏区人民的国家认同感越来越强烈,然而在外界反华势力的干扰,四川藏区仍然会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所以在树立国家认同建构时,一定要稳中求发展,不急于求成。

三、构建四川藏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工业现代化路径模型

通过对四川藏区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路径的研究探讨,我们将模型构建成为一个以点及面的全方面发展模式、希望可以在四川藏区进行国家认同建构的同时,延伸到西藏,新疆等地区【3】。社会结构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这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当我们构建国家认同建构路径时要注意该地的社会结构变迁所导致的后续影响。另外,工业化发展是少数民族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藏区的农牧业发展也开始向工业化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给四川藏区的人们建立思想意识和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政治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原则,引导藏区人们构建国家认同感,自主的将民族身份转化为国家身份【4】。

四、总结

要想国家发展稳定,经济政治一体化,就要树立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各的不同文化和传统。因此,各个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发展水平都格外的重视。因此民族差异大,容易被恶意扩大。如果敌对势力借此机会进行干扰,那么国家将动荡不安【5】。为了保证各个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一个中国原则,在树立国家认同感的同时,要学会求同存异,在尊重各个民族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一体化,通过对经济的发展,扩大各少数民族直接的联系。国家成立以来,四川藏族人民在国家的带领下经济发展迅速,藏族人们得到了民族认同的同时,也更加的认同国家政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幸福感和爱国热情高涨。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与国家认同的构建密不可分。只有帮助少数民族实现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才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认同意识,从而达到社会稳定。本文以四川藏区为例,构建了国家发展模式,为后续延伸到新疆西藏等地提供了更多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乔明珠,李倩.从民族认同走向国家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5(1):71-74.

[2]缑红霞,周晓涛.从民族认同走向国家认同的路径构建研究——以甘南州为例[J].中国发展,2017,17(6):60-67.

[3]李世勇.扩散模式理论视阈下的国家认同建构分析--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工业化进程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4,(1):73-78.

[4]邱实.论当代中国国家认同的构建要素和理论路径[J].学术论坛,2015,38(12):123-126.

[5]洪晓畅.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路径、制约因素及建议[J].云南社会科学,2019,(1):147-152.

基金项目:

该项目由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社会治安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資助(项目编号:SCZA19B06)。

猜你喜欢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问题的特点
民族旅游与民族认同:互动与建构
法治变革中的法律移植
伊斯兰教消费观与回族穆斯林消费行为研究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