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研究
2020-07-10曹存有
曹存有
摘 要: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势在必行。从当前的形势上来看,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专业课的设置上仍然存在不足,这就导致高校无法培养出满足我国产业升级的人才。增强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识,促进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秉承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学科专业非均衡可持续发展,坚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导向,探索学科专业设置新机制,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文章以内蒙古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对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重要经济战略,是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为全国各个应用型高校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及新的挑战。为了配合国家的产业转型,各个应用型高校应该加强人才的培养,将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向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国家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内蒙古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一)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为了详细地了解内蒙古产业转型的发展方向,本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内蒙古的产业转型方向为:在新产业不断涌出的情况下,新兴产业成为发展的重点,其中,新兴的交通产业不断发展,高铁、快速交通等出行工具为人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并且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另外,新兴材料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如高性能纤维、功能陶瓷等已经逐渐被大家接受且使用,也逐渐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传统的一些行业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改变产业模式,如智能节能型家电、环保型造纸等新产品成为消费潮流产品。很多制造业也借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新兴的技术运用到了其中,使企业获得了更高的效益。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现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海洋产业等。因此,应用型高校要根据以上这些调查,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优化。
(二)学科专业结构现状
本文以内蒙古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學科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研究显示,内蒙古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以经济学、工学、管理学、医学、文学和艺术学为主,兼顾教育学、理学、农学及法学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结构。
(三)学科专业结构问题
1.学科专业布点不足甚至空白。内蒙古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学科专业结构并不完善,并且急需进行调整。当前我国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而应用型高校在学科结构设置上的不合理是导致人才紧缺的主要原因。应用型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还未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要,部分专业布点仍存在缺口,专业种数和专业布点数亟待提高,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亟待优化。
2.专业设置趋同且科类分布集中。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趋同且科类分布集中。例如,绝大多数的高校都设置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计算机等专业,并且这些专业在整个高校中的占比高达70%以上,由此可见学科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能够发现,目前应用型大学在热门专业的设置上较为趋同以及集中,在一些新兴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不足,这就致使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使得学科结构的建设难以切合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应用型高效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二、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对策
(一)增强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识,促进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支持与推动作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与意义所在。产业转型升级为应用型高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高校要充分地认识到学科专业结构对于产业转型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科专业结构的发展。学科专业结构是高校的建校框架,与此同时,它对人才的培养方向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对国家产业升级的领域进行详尽的了解,然后根据国家的需求开设新的学科专业,并且要与时俱进,取消一些落后传统的学科专业。
(二)秉承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学科专业非均衡可持续发展
应用型高校要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使高校能够更好地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学科专业结构的建设和调整,让自身的眼光更具前瞻性,能够及时发现哪一行业集群的人才紧缺等等。应用型高校既要扶持新兴的专业,又要对传统、老化的专业进行改革,还应通过政策倾斜以及资源配置优化等措施,强力凸显优势学科专业以及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合理利用各种条件,着力打造品牌专业,实现学科专业的非均衡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坚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导向,探索学科专业设置新机制
1.成立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成立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更加有利于高校对学科专业设置的预测和指导,从而强化学科专业结构设置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使学科专业设置朝着专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另外,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组成不能只有教育专家,也要包括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以及师生团队,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性以及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率。
2.建立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机制。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增加新的学科专业,另一个是对旧的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从而赋予它新的内涵。
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机制涵盖了规划、准入、评估、调整等各方面。第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进行学科专业的规划,从而制定出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相切合的学科专业。第二,针对新的学科专业,要提升它的准入标准,调整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基础。第三,要依据教育部门对新学科专业的评价标准,在保证学校学科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地对新学科专业进行评估分析,找出新学科专业在实践中的不足,从而不断地对新学科专业进行完善和优化,使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价值。第四,完善老旧专业改造、预警及退出机制,拓展具有优势的传统专业的方向。
(四)建立学科专业资源共享机制
首先,要搭建学科专业资源共享的平台,将相关专业、相似专业的教材资源、教师资源等在平台上进行共享,从而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其次,通过共享平台的建立,实现全校各个学科专业基础资源的共享。最后,深入研究各学科专业特点,探索学科专业间融合的可能性以及耦合点,为发展学科交叉专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琪.地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建设路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9):115-118.
[2]季晶晶,涂宝军,房洁,等.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互动发展研究——以淮海经济区16所应用型高校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36(05):112-117.
[3]陈星.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7.
[4]孙玉永,肖红菊.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改革——以铜陵学院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7,16(01):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