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扶贫探析
2020-07-10沈玉英金周益黎莉
沈玉英 金周益 黎莉
摘 要:教育扶贫是新时代精准扶贫的长效施策,是解决贫困的根本之策。文章对教育贫困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解析当下教育扶贫模式、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教育扶贫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扶贫;模式; 探析
基金项目: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浙南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空间优化研究(编号:Y201901);校企合作项目:桃营养指示标准施肥生产技术的研究(编号:322b4)。
教育扶贫是对教育贫困对象进行教育资助,使教育贫困对象掌握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1]。教育扶贫与精准扶贫具有密切联系,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关键。
一、教育贫困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一)教育贫困的现状
教育贫困指因教育短缺而致贫,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基础教育投入比重较少,贫困地区财政能力较弱;第二,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不均衡。贫困地区较难吸引优秀的教师,师资数量不足。大部分教师学历水平低于发达地区,教师外出培训和学习机会较少,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落后,无法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据调研,某乡小学为农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常常因为家长换地方打工而转学或辍学,影响了学习,导致了可预见的后代贫困。
(二)教育贫困的成因
1.在政策上,教育政策体现“城市优先”,在教育资金分配中,大部分教育经费用于城市,农村欠发达地区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办学。如2015年我国在社会教育的投资总额约7900亿元,而农村的分配额仅占23%,可见教育政策的偏向是教育致贫的缘由之一。
2.在思想上,主要体现为消极无为、安贫乐道、好逸恶劳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劳动观。教育贫困包含文化贫困、知识贫困和信息贫困,“读书无用论”的广泛传播,造成青少年失学、辍学现象严重。他们处在信息知识传播和文化创造边缘,整体知识水平低下,大多贫困人口都表现出心理贫困的共同现象。情感贫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品性的养成,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3.在资源上,教育资助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资源主要依赖制度分配,教育的物资提供有较明显的城市优先的现象。还有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大多贫困地区存在教师综合素质、整体学历偏低等问题,师资力量薄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此外,一些欠发达地区教育扶贫资金投资不足,地方财政帮助有限,社会资助渠道狭窄,学校基础设施差,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
二、当下教育扶贫实施的有效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一)当下教育扶贫实施的有效成果
1.政府高度重视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条件。从教育扶贫文献资料汇总分析来看,2018年教育扶贫关键词和文章发表激增,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出台了多个教育扶贫政策,建立了多个在线教育平台,推动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了教育趋于公平化。
2.保障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成效明显。优先发展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政策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三年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室保障了政策的实施,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了“应学尽学”的机会,减少了失学与辍学,提高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的参与度。
3.职教扶贫结构优化,与市场无缝接轨。职教扶贫包括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资助与实习就业的相关政策,主要促进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的东西协作。
(二)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育扶贫机制中多元化主体缺失。其次,教育扶贫合作机制和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各路资金缺乏科学统筹,致使扶贫政策实施缺乏均衡性。再次,扶贫政策忽略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贫困程度。
三、新时代实施教育扶贫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扶贫精准落地
让贫困地区不同阶段的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是教育扶贫的目的。因此在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激励贫困地区师资引进、促进教育资源均衡以及完善监督评价机制、确保教育扶贫顺利进行等机制方面需要完善。
(二)促进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实现教育扶贫首先要实现扶志与扶智双管齐下,提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观念。教育扶志、扶智,能改变贫困对象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念,改变他们不思进取、故步自封的消极精神状态。扶志和扶智能营造崇德向善、勇于进取的良好氛围,让贫困群众树立战胜困难的斗志与信心。要发挥继续教育功能,综合培养教育贫困人口的专业技能,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思想观念的教育,树立贫困人口的决心和志向,从根源上阻断代际贫困传递。
(三)加强多元扶贫主体之间的配合,构建合理高效的多元扶贫主体体系
学校是教育扶贫主体,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内培外引的人才机制能有效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与师资缺乏问题。
(四)多措并举,共同参与教育扶贫
共建共同体是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指导原则,体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建立内容完善、全面科学、适用性强的教育扶贫考核机制与监督体系,对教育扶贫的共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积鹏认为,需要建立立体化教育扶贫,打造“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教育扶贫体系,促进不同阶段不同范围教育有序发展[2]。我们应当积极引导社会团体、企业与有关组织在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捐助活动,培训当地技术技能人才,鼓勵志愿者到贫困地区进行扶贫支教。通过政策吸引和机制创新,增强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注重教育扶贫效果的良性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五)多种模式,探索精准扶贫实措
1.单向“输血式”教育扶贫。教育贫困表现在人力、资源的存量等问题上,政府、学校等机构将教育事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直接投入贫困地区的方式称为“输血式”教育扶贫。教育扶贫需要财政资金提供保障,加强优质教师资源引入,解决贫困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确保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2.“内生式”教育扶贫。单向“输血式”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教育贫困,教育扶贫的核心在于扶志与扶智双管齐下。除客观因素外,教育贫困在于贫困对象主观思想落后,在扶贫过程中,重点工作是提高贫困对象的思想觉悟、专业技能、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化。“造血式”扶贫将教育资源投入贫困地区,通过内生驱动,改变贫困对象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落后观念。
3.“共生式”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战略中,教育扶贫、产业发展都处在共生单元,协商沟通和互助合作可以实现教育扶贫质量与效益的最大化。
4.“互联网+”教育扶贫。“互联网+”教育扶贫模式从形式上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互联网与传统授课结合,降低教育扶贫的成本,提升社会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关注度,有助于实现内容与对象的精准教育扶贫工作。构建互联网教育平台,实现处处能学、人人可学的新型教学模式,翻开教育扶贫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刘长庚,郑品芳.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对教育精准扶贫实践的指导[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6):1-6.
[2]李积鹏,叶长文.深度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表现、成因、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24(3):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