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的创新思维
2020-07-10付伟
付伟
摘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很多新奇的新闻事件传播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增长了人们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广电编辑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不断丰富个人的文化知识和提高个人的修养,创新思维和理念。本文就如何创新广电编辑思维,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广电编辑;思维创新;策略
自报纸媒体形成至今,先后历经过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体形式的更替,同时也体现出媒体发展与科技进步之间的紧密关系。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被动、单一的传播方式确有必要,但是广电媒体必然面临巨大压力。
一、当前广播电视编辑的基本要求
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媒体的创新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中应当创新节目方可吸引观众。为此,广播电视行业应当顺势而发,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期能够有效摆脱以往被动的状态。
首先,广电节目的准确性与实效性。对于广播电视台编辑人员而言,他们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应当将节目内容做得更为生动、形象,牢牢抓住广大听众的心理,把握听众的喜好,这样才能做出受人喜欢的节目。实践中,我们应当将视野放宽一些,切忌拘泥于以往的热点话题,并且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范围也进一步拓宽。
其次,采取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践中应结合群众的需求,根据受众群体开设一些居家生活小妙招之类的广播电视节目,或者为一些单身适婚青年们,开设一些情感类咨询节目。同时,广播电台也应当开设一些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电视节目,为广大受众解决日常问题,使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能够通过广播电视媒体获得帮助。比如,外出务工人员一般都会背井离乡,在外闯荡都是为了生计,难免会有生活的压力以及个人独处之时,心里感到寂寞时通常无处诉说。针对该种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广播电视台是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和途径,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接听他们的电话,为他们及时排解内心的抑郁和压力,使他们得以缓解压力。
最后,拓宽编辑人员制作节目的思维,做好素材提取工作。对于广播电视节目而言,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人员制作节目时的思维、获得的素材。试想,一名思想古板的编辑人员,如何能够制作出优秀的广电节目作品。反观传统的广电节目内容,编辑人员表现出逻辑严谨、平铺直叙节目内容的思维特点。在该种思维指导下,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平淡,缺乏新意,一般不会给广大受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兴趣。基于此,实践中编辑人员应当破除常规思想,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新闻编辑的职业价值和内容,将传统的循规蹈矩思维模式,及时转变成非线性思维。在制作广电节目时,应当在非线性思维语境下进行,对节目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解放广电节目的单一画面,采用发散性思维对广电节目画面进行重组,从而使广大受众能够更加直观地去感受广电节目变化,对这一节目产生兴趣,从而起到稳定节目受众、提高节目收视率的目的。
二、广电编辑节目制作创新点
在广电节目拍摄以及剪辑过程中,所用到的写作和其他相关技术手段很多,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编辑就是“大脑”,其决定着整个节目制作的质量。编辑之于广播电视节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直接决定着节目的思想艺术及其结构,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倾注环节。实践中可以看到,对于广播电视编辑人员而言,常用的一个技巧就是镜头角度,基于前期策划成果,对于一些镜头进行拍摄,再排列这些镜头,即可形成叙事性以及趣味性加强的一些画面。然而,若画面需形成引申性内容,则需编辑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
从本质上来讲,画面剪辑实际上就是动态编织的过程,采用加减、拼接等方式来实现编辑之目的,以此来感染广大受众,调动他们的情绪。事实上,广播电视节目更应当贴近群众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内容,通过凸显主题来有效打动人心。比如,在一档名为《看见》的电视栏目重,某期的标题是《最美妈妈》。该节目所讲述的是一位母亲眼见到一个孩子坠楼,然后出于内心的母爱毅然伸手接住了孩子,导致双臂骨折。在本期节目策划以及编辑时,如何对节目格局进行确定,如何选定合适的表达方式或者形式,是本期节目的重点。在节目拍摄过程中,摄制组根据需要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现场模擬的内容,比如现场模拟声音等,可以让广大听众感同身受。不仅可以确保视觉观感良好,而且可以从感性视角给广大听众以刺激。总结起来,广播电视节目是否足够精彩,关键在于编辑人员的思维是否活跃,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节目的品质以及收听率。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面l临着很多的问题与挑战,尤其在互联网技术背景微信、微博以及抖音等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电视编辑应当立足实际,及时创新和改进思维模式。在新的环境和要求下,广电编辑应当创作出更多更加符合大众需求的优质节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