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融媒体中心成立后的新闻走向

2020-07-10黎雯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融媒体中心新媒体

黎雯

摘要:目前,我国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社会共识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基层媒体传播力的现实途径。县级融媒体最贴近基层,服务群众有天然优势。那么,在融媒体语境下,如何才能做强做精主题报道,在服务群众中吸引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本文从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成立后的新闻走向,随后提出了今后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做好新时代的新闻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融媒体中心;新媒体;新闻走向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深度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实现宣传合力,有助于打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继大型传媒集团“中央厨房”模式改造之后的新一轮媒体融合进程。

近一年的时间,新疆各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程加快,多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建成的融媒体中心,已经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与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县级融媒体中心制度转化难度较大。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必须打破人浮于事的旧体制,转变吃“大锅饭”的旧机制,这样才能有力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各项工作高效开展,但这样的转化触动了一部分团体的利益,现实阻碍较多。

2.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带来的财政压力较大。县级融媒体中心建立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后期维护、运行和服务成本也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而现有大部分地县级媒体运营属于亏损状态,复制大型传媒集团“中央厨房”式的媒体融合方式,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来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难度较大。

3.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困难。县级融媒体中心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一方面要下大力气精简人员、淘汰冗杂并提高效率,推动地县级地媒体人进行转型的难度不小。另一方面还需要探索出全新的手段和途径,培养、引进和合作等办法解决新媒体人才问题,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人才和新媒体运营人才。

4.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内容创新力度不够。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盲目跟进新媒体传播,但在内容方面新瓶装旧酒,在形式上与新媒体传播不匹配,转发、转载较多,原创、原作较少。很多内容不接地气,难以和基层实际发展结合起来,难以和广大群众的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

二、基本原则与重点方向

今后一段时期是县级融媒体建设的高峰时段和关键时期,应按照“提高认识、把握规律、统筹协调、全程创新”的原则,把握住以下几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程中的重点方向:

1.突出移动传播,增强群众引导力。在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加大改革力度,优化改革实效,适应发展趋势,夯实基层思想舆论阵地成为媒体改革不容回避的问题。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际上是媒体深度融合形势下做强做优做实党的媒体,同乡镇要紧密联系,及时将最新的政策宣传到位,并及时反应群众的心声,巩固扩大基层思想舆论阵地。

县级融媒体平台是站在舆论场和舆情空间的最前沿,要主动回应现实关切,积极参与社会讨论并主动引导舆论。应认识到当前阶段移动终端是社会舆论的第一现场,突出移动传播,开设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公众号等,与社会公众直接形成面对面的沟通关系,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在第一时间传播真相,有效管控舆情,实现强大的群众引导力。

2.加强内容创新,提升群众服务力。习总书记指出:“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最根本的”。因此,这就要求新闻产品要接地气,关注本地、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闻产品要有群众语言,既要贴近广大干部群众的语言风格,让广大群众读起来简洁、直白、明了,面對青年群体尽量用“微语言”,面对中老年群体要用“大白话”,又要在内容表述上要突出分众性与针对性,与此同时,在提供信息传播的同时,提供政务信息、精准扶贫、智慧医疗、网络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例如在融媒体产品中加入公积金、交通违章查询、医疗挂号等政务服务和地方历史、文化活动等文化服务,全面提升群众服务力,用好用户数据,提升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

3.构建融合平台,实施流程再造。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融合平台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经济、人才等方面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构建方式,包括自建平台、合作建设平台。同时,基于融合平台探索流程再造,嵌入大平台,形成区域内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广泛连接,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维扩散、多元传播”。原始素材由记者到达第一现场采集,再通过广播电视新闻、新源零距离、草原明珠新闻网、醉美新源抖音、微视频等平台进行多元生成,多种途径传播。

4.要主动、行动、生动,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千变万化的传播路径中,不变的是主动应对。不主动,就要被淘汰出局。要在思路上主动转,在策划上主动谋,要把媒体融合后“人众力量大,台宽渠道多”的优势,转化为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走进基层,走进一线,走进群众,才有发现新闻报道的能力,走得怎么样,反映出做新闻报道的本事有没有、强不强。新闻报道并不是刻板生硬的题材,而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内容,就看我们如何去生动地表达。用生动形式表现深度。

三、结论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把握住以上的重点方向。与此同时,还要突出县级融媒体“党媒姓党”的原则,警惕和防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资本挟持”和“技术绑架”的风险。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应当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守社会责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猜你喜欢

融媒体中心新媒体
县级融媒之变: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再探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主要问题与重点方向
文化育人视野下对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的思考
统管新闻阵地 统战新闻媒体 统领新闻舆论
融媒体中心为县级传统媒体带来的改变
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之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