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疗法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能力的影响效果分析

2020-07-10陈莹蒋萌烨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沟通交流卡片疗法

陈莹,蒋萌烨

孤独症是一种以不同形式表现出与人交往困难、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古板的广泛性发育疾病,以0~6岁儿童为多发病者[1-2]。目前对于该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不少研究表示可能与遗传因素、脑功能异常、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与孕期受到理化因子刺激有关[3]。不少家长对孤独症所知甚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患上该病,单纯认为孩子话少,沟通交流不畅,使得病情延误,长此以往会对孩子自理能力带来极大影响,使得成年后都无法独自生活[4-5]。本次研究,通过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患儿的行为为其制定符合个人特色的康复计划,观察其沟通能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孤独症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6岁,平均(4.23±1.35)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6岁,平均(4.56±1.02)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9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6]中有关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孤独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2~6岁;(3)具有卡片、物体认知能力;(4)患儿家长知情同意,且经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5)患儿之前未接受过类似研究。

1.4 排除标准 (1)具有其他精神方面疾病;(2)染色体与脑功能异常儿童;(3)不存在先天性沟通交流障碍;(4)患儿及其家属无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

1.5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入院后进行身体检查,医护人员与其沟通交流,消除患儿不安情绪,建立良好关系,进行相关常规康复训练,加强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行为疗法,具体方法如下:(1)患儿入院后选派临床经验丰富的康复医师,加强与患儿的交流,给患儿营造出一种舒适安全的氛围,消除患儿入院后的紧张不安情绪,同时依据患儿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关的训练方法;(2)首先可以通过动画卡片进行熟悉引导,给患儿看一些动画卡通形象和符号卡片,依据卡片意思表达的不同给患儿进行讲解,观察其反应;(3)依据患儿反应找出其喜欢或讨厌的卡片,试着询问原因,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尽量多用“喜欢”“想要”等积极性词语进行引导;(4)患儿对动画符号等一些卡片感兴趣并能辨别清楚后,试着让患儿说出自己还想要些什么卡片,慢慢引导患儿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5)同时也要进行一些语言训练,包括发音、短语、语调等,可以设定一些场景,从不同方面引导患儿;(6)让患儿进行相关模仿,例如穿衣、洗脸、刷牙等,让患儿拥有自理能力;(7)对患儿家长也进行相关培训,每次对患儿进行行为干预时让家长也陪同在旁,使其能够了解自己孩子所想要表达的意思,让家长在家也能够进行同样方法的指导。每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

1.6 观察指标 (1)利用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7]进行评分,该表从对事物的认知与是否愿意与外界接触和自身感觉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一共有57个题目,每道题目依据具体内容有1、2、3、4四级标准,总分57分为筛查分,67分为诊断分,分数越高,患儿孤独症情况越严重。(2)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8],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从患儿语言交流、智力水平、情感反应、活动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每项分别评分为1、2、3、4四级标准,总分≥30分为界限分,30~38分为轻、中度孤独症,≥38分为重度孤独症。(3)采用儿童心理教育评估量表(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PEP-3),由感觉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和自理能力5项组成,总分为100分,每项2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儿心理素质越好,孤独症症状有所好转。(4)家长满意度情况比较: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对医院的环境、医护人员的态度、护理情况等进行评分,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总分为30分。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ABC和CARS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ABC和CARS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t=18.253,3.798,P<0.05。

表1结果表明,两组患儿治疗前ABS和CAR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BS和CAR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EP-3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PEP-3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t=14.600,13.727,14.256,15.044,11.782,P<0.05。

表2结果表明,两组患儿在治疗前PEP-3量表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5.165,P<0.05。

表3结果表明,观察组家长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沟通交流作为每个人的基本技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对于患有孤独症的儿童来说,沟通交流方面存在巨大问题,不少患儿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够说出完整流畅的一句话,在行为、学习以及生活自理方面都存在一定障碍,给患儿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9]。据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孤独症已占据现代社会儿童精神残疾疾病的首要地位,并且据国内外学者一直认为尚未有明确能够治疗孤独症的药物,孤独症预后情况不甚乐观[10]。对于儿童孤独症,只能通过人工引导和家庭与社会多方面的关爱来进行改善,只要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法,还是能够使患儿恢复健康生活[11]。

本次研究,通过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符合其个人特色的行为疗法,有效改善了患儿与外界交流、沟通能力,其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效果要好,家长满意度也更高,这与戎宁等[12]研究结果相符。这是因为通过在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卡片上的符号或人物形象刺激患儿认知功能,让患儿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进而来引导患儿表达出自己的喜好,加强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患儿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和生活能力的培养,通过每天与患儿的沟通交流以及一系列正确行为引导,有利于提高患儿生活能力与自理能力,让患儿尽快融入正常生活。同时让家长在患儿接受治疗的同时陪伴在旁,让家长也知道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在家里也能进行类似的行为指导,更是有利于患儿恢复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通过行为疗法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儿童孤独症,加强患儿沟通交流能力,使患儿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猜你喜欢

沟通交流卡片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行业党建工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与党外人士沟通交流的研究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加强沟通交流 强化互动联动
一张卡片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她”架起人大工作沟通交流的桥梁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