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方言词汇特点摭谈
2020-07-10王世红
◎王世红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酒泉 735000)
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是丝绸之路重镇。酒泉方言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酒泉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酒泉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兰银官话河西走廊片区,简言之归属于河西方言。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最西端,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下辖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7个县市区,有40多个民族、112万人。酒泉方言作为独特的地方语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别于其他方言,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词汇的角度来看,酒泉方言词汇具有以下特点:
一、丰富的词汇量
酒泉方言词汇丰富,具有与普通话词汇相媲美的词汇系统。凡普通话可以表达的一切意思,均可以用酒泉方言词汇进行完美的表达。经过多年研究酒泉方言,收集整理出八千多条酒泉方言词语,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气候、时令、季节、农业、农事、农具、植物、动物、房舍、器具、用品、亲属称谓、身体、疾病、医疗、衣料、服饰、饮食、日常生活、社交、红白大事、行业、文化娱乐、人物动作、心理、数量、方位等众多方面。
二、开放性和包容性
酒泉方言词汇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历代人口迁徙,各地方言和各民族语言互相融合、渗透所致,同时也有部分古汉语词汇在历史发展中存留其中。酒泉方言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具体体现在对不同语言的兼收并蓄上。
(一)对周边地区方言词语的兼容性
酒泉方言受中原文化和酒泉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这是由于人口迁徙流动而造成的。历史上一些封建王朝在酒泉移民实边,屯田耕种,从中原和西北各地迁移而来的汉民把他们的风俗民情、方言俗语也带到了酒泉,被酒泉土著居民接受,他们的语言也融化在酒泉语言中,成为酒泉方言的一部分。如关中方言中的安顿(安排)、熬煎(被折磨)、背时(不走运)、倒灶(倒霉)、锅块(一种厚而大的烙饼)、二杆子(鲁莽的年轻人);银川方言中的吃席(参加婚宴)、烧酒(以粮谷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转筋(腿抽筋)、铺盖(被子和褥子);西宁方言中的孽障(可怜)、谝传(聊天)、崩娄(额头)、踅摸(寻找)、膈应(恶心)等。这些各地的方言词语被酒泉民众普遍使用,与酒泉方言融为一体,已经难分你我了。
(二)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兼收性
酒泉方言具有明显的吸收外来民族(主要是少数民族)语言词汇的特色。自古以来,酒泉就是多民族聚居区。从远古时期居于敦煌一代的三苗,到秦汉时期的戎、狄、羌、氐、乌孙、月氏、匈奴、鲜卑和唐宋元时期的吐蕃、回鹘、吐谷浑、突厥、党项、蒙古,再到近现代的蒙古、哈萨克、回、藏、东乡、裕固,各族人民共居一处,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在酒泉方言中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仅从一些酒泉地名中可见一斑。
祁连山是横亘于河西走廊南部的高峻群山。讨赖(来)河是发源于祁连山的一条大河,流经嘉峪关、酒泉、金塔后汇入黑河。讨赖(来)河是戈壁上动物的生命河,因兔子特别多而得名。蒙古语中称兔子为“讨赖(来)”。元代赵孟頫《兔》诗曰:“耳后生风鼻出火,大呼讨来飞鸣髇。”赵孟頫自注:“讨来,国朝语,谓兔也。”
疏勒河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发源于祁连山,流经玉门、瓜州绿洲后注入哈拉湖。疏勒河古称籍端水。疏勒一词为突厥语,意为“黄色”“有水”的意思。
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在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典籍中对敦煌的解释是“敦,大也;煌,盛也。”但有学者认为“敦煌”一词是少数民族对敦煌称呼的音译,其中有匈奴语音译、吐火罗音译、羌语音译等多种说法,至于具体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译,学界莫衷一是。
布隆吉是瓜州县中东部的一个乡,南依祁连山,北靠马鬃山,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布隆吉为蒙语“布隆吉尔”,意为“泉水出头川”“露头泉水众多”。清代诗人洪亮吉有“嘉峪关前夕雾收,布隆吉后晓星浮”的赞美诗句。
酒泉以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地名中还有“阿克塞”,哈语为“纯洁”的意思;“阿尔金山”,蒙古语意为“有柏树的山”;“察汗鄂博图岭”,蒙古语意为“有白色鄂博的山”;“土尔根达坂山”,蒙古语意为“陡峻的山岭”;“托来山”,蒙古语意“有柴禾的山”;“党河”为蒙古语为“党金郭勒河”的简称,意思是肥沃的草原。
还有一些酒泉方言词语,它们有确定的语音和语意,但没有固定的写法,一般用汉语同音字代替,如:“厅汤”(形容人的行为动作快)写作“听汤”“廷汤”等,此外,它还演变出了“厅子麻汤”“厅司麻汤”“厅子麻汤”“厅子汤子”等多个词语。“式里股里”“式里般场”“式里般空”形容偶尔、不经常,“嘎达麻西”“嘎求麻达”形容东西多而杂乱。这些词语其实都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是少数民族语言在酒泉方言中的遗存。
(三)对古汉语的传承性
酒泉方言中的有些词语由古汉语遗留下来。上至汉唐,下至元明清,我们都能从酒泉方言中看到古汉语的影子。
酒泉有一句骂人的话叫“狼啖的”,意即“被狼吃的”。《史记·项羽本纪》著名的鸿门宴一节中,樊哙“拔剑切而啖之”。“啖”在古汉语中是“吃”的意思。酒泉还有一种有两人参与的民间游戏叫“狼啖娃娃”,是在地上划纵横相交的五条线,组成一个如同棋盘一样的游戏场地,游戏的一方在场地一端的边线上插三根木棍代表狼,另一方在另一端摆放十五个石头代表娃娃,狼向前移动去吃娃娃,娃娃联合起来包围狼。《说文》:“啖,噍啖也。”《广雅》:“啖,食也。”“啖”都是“吃”的意思。
其他还如:“一箸头”,即“一筷子”,例如“我的饭多了,吃不完,捞给你一箸头”。“箸”,指吃饭用的筷子。李白《将进酒》诗曰“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捞毛,原来指的是在妓院里帮忙干杂活,酒泉方言中泛指白白地为别人干活而毫无报酬。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自此,做衣服打首饰,碧桃要这样,同秀便做这样,碧桃要那样,同秀便做那样,每一天也花几十吊钱,连老鸨、帮闲、捞毛的,没一个不沾些光。”在“捞毛”一词的基础上,酒泉方言又产生了一个新词——毛客,泛指无偿给人干活的人,含贬义。手之舞之,源自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所作的《大序》。“手之舞之”在酒泉方言中形容人说话激动时又动手又动脚,不稳重,令人生厌的样子,含贬义。
三、表现力丰富
酒泉方言来源于民间,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特别是酒泉方言中大量的四字格俗语,它们结构稳固,意义整体性强,表意精练,言简意赅,具备汉语成语的结构特点,有汉语成语一样的功能和作用。
在汉语中,一个成语表达一个特定的意思。有的汉语成语表现的意思,用酒泉方言同样能够准确地加以表现;而有的酒泉方言四字俗语所表达的意思,却没有对应的汉语成语。这是酒泉方言的独创,这也显示了酒泉方言词汇独特的魅力。例如:
干毛湿缺:形容植物因缺乏水分或养料,枝叶萎靡干枯。
抬脚割掌:形容刚刚放下的东西很快就被人拿走了。
长丝老杆:形容东西又长又笨,不妙巧。
张风漏气:形容器物密封不好,漏风漏气。
笨头拉瓜:形容粗笨,不精巧。
特别是一些有关人的词语,简洁明快,形象生动,饶有趣味,如:
背罗趄鼓:形容人身材不正不直,有罗锅。
标杆立直:形容人身材高挑正直。
痩叽麻杆:形容人又高又痩。
黄皮寡痩:形容人面黄肌瘦。
胖大累赘:形容人身材高大肥胖。
崩娄哇式:形容人的额头高,长相不好。
土眉眼光:形容人全身落满了尘土。
疵毛浪荡:形容人头发长,而且又脏又乱。
抡头甩耳:形容人固执倔强,不听人劝告。
呲牙骇怪:形容人张嘴露牙、表情痛苦的样子。
嗲流舌胯:形容人嗲声嗲气,举止轻浮,不稳重。
蔫头耷拉:形容人精神萎靡,垂头丧气的样子。
眼泪巴叉:形容人泪流满面的样子。
滑嘴溜涮:形容人不严肃,油腔滑调的样子。
醉头麻昏:形容人喝醉了酒的样子。
扎巴式武:形容人在与别人发生冲突时气势汹汹、动手动脚的样子。
扎巴扬脚:形容人伸胳膊伸腿,体态不雅观。
喳麻皇天:形容人叽叽喳喳,大声说话的样子。
猫颠鬼窜:形容人特别忙乱的样子。
咳呛达嗽:形容人咳嗽不止的样子。
猴心不定:形容人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样子。
呵神断鬼:形容人生气发怒时大声骂人的样子。
大眼麻爬:形容人睁大眼睛张望的样子。
大声野气:形容人大声说话,无所顾忌。
空奓白手:形容看望他人时不带礼品,空手而去。
大断小跑:形容人忙忙碌碌,到处跑。
包包蛋蛋:形容出门时携带的东西多,带的包多,很累赘。
这些个性化的词语,都是酒泉方言的精髓所在。
四、酒泉方言中的一意多词现象
酒泉方言同义词丰富,一个意思可以有很多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例如形容杂乱、凌乱的词语就有乱咚咚、乱叽咕咚、乱夹咕咚、乱古咚咚、乱麻咕咚、乱麻圪搅、乱七躺八等。形容肮脏、不干净的词语就有脏兮兮、脏不兮兮、脏叽叽、脏不叽叽、脏不拉叽、脏叽咕咚、脏叽哇达、脏丝糊拉、脏壳壳、脏哇哇、脏囊囊、脏囊疙叽等。
当然,这些同义词语在意义、感情色彩、使用对象等方面也有细微差别。例如下列形容“大”的词语:
大来来:形容很大,中性,一般用于指物。比如:这里有个大来来的西瓜。
大呆呆:形容很大,中性,用于指人,也可用于指物。比如:老王家的儿子已经长成大呆呆的小伙子了。今天买了些大呆呆的洋芋。
大光光:形容很大,中性,用于指人,也可用于指物。比如:他的孙子都已经大光光了。衣服上开了个大光光的洞。
大漉漉:形容大,中性,用于指人,也可用于指物。比如:他眼睛睁得大漉漉的。这大漉漉的东西放在这里你都看不见?
大腾腾:形容大,含贬义,用于指人,也可用于指物。比如:你~的人了,还和娃娃一般见识?
大惺惺:形容人年龄大,说话做事不得体,含贬义。比如:你大惺惺的人了怎么还不懂事?
大楞楞:形容大,中性,一般用于指物。比如:这里还有一个~的西瓜。
大勒勒:形容人嘴张得大,含贬义。比如:你嘴张得~就知道傻笑。
大晃晃:形容人个头高或年龄大,中性。比如:这个孩子长得~的了。
大突突:形容大,中性,用于指人,也可用于指物。比如:眼睛睁得~的。~的一个东西怎么突然就找不见了?
大舍舍:形容比较大,用于指人,含贬义。比如:你~的一个人,怎么还和娃娃争玩具?
五、酒泉方言区中包含小的方言区
酒泉方言在酒泉范围内也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不仅表现在语音上,也表现在词汇上,也就是说酒泉方言又有若干小的方言分支。仅从词汇上看,有些词语只流行于某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如形容“颜色黑,不洁净”的词语“黑叽鸟嘎”只流行于金塔县东北部的鼎新镇和航天镇一带,即黑河流域一带。“明流四海”(大水横流的样子)等只流行于肃州区;“掏撇”(破费)、“干指头蘸盐”(比喻想办成事,又不愿意付出钱财或物资;或形容做事不花成本)、“雨下到碱滩上了”(形容自己说的话没有被人接受或付出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十亩地里一棵苗”(形容人丁不兴旺)等只流行于敦煌市、肃北县一带。
六、语音上l、n不分
酒泉方言作为北方方言,在语音上最大的特点是声母n、l区分不严格。
(一)l的区分
酒泉方言词汇中,有些词汇对声母l区分很清楚,例如:拉、蜡、腊、辣、来、赖、籁、兰、烂、蓝、览、揽、滥、狼、浪、郎、老、捞、牢、劳、勒、冷、楞、愣、龙、隆、笼等。有些词汇则完全把l变成了n。(见表1)
(二)n的区分
酒泉方言词汇中,有些词汇对声母n区分很清楚,例如:呢、逆、尼、泥、腻、拟、匿、念、碾、撵、宁、拧、凝、佞等。有些词汇则完全把n变成了l。(见表2)
表1 l变成n的词汇
表2 n变成l的词汇
七、结语
酒泉方言作为汉语方言中的一个分支,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及历史等诸多原因,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和特色。酒泉属于北方方言区,酒泉方言独有的音、调、词是酒泉方言区别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