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疫”下半场,教育开放如何行稳致远

2020-07-10王晓宁

神州学人 2020年7期
关键词:预判全球化领域

文|王晓宁

图|视觉中国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是进行时的当下,2020年全国两会释放了积极、坚定的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在多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信号。从世界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从中国看,后疫情时代之大作为正率先重启。回应这个特殊的时代节点,是教育的责任,也是教育的机遇,将为形塑未来中国更出色的国民素养、更强劲的人力资源、更契合时代的优秀人才带来突破。形势的发展在倒逼教育对外开放领域建构起革新的、更系统化的、更步调一致和更有力有效的顶层设计、中层策略,以及实践路径。这个建构过程,也将是一个深度权衡全球化与本土化,调整教育领域发力方向,以回应时代、回应全局的关键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实施恰逢其时。

“后疫情”进行时:教育对外开放面临崭新命题

一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遭遇短期集中冲击。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如出国留学、来华留学、合作办学、人文交流等诸多方面,因疫情影响而遭遇集中冲击不言而喻。短期来看,疫情导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国际教育投入下降、国际人员流动锐减、国际政治局势变动等,都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消极变量。在国际疫情倒灌、国内局部反弹的双重风险下,预判和测算上述影响及其规模,预筹应急应对举措,配合大局打好战“疫”下半场无疑是首要命题。

二是“全球化”“国际化”遭遇空前反思。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波全球化,毫无疑问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财富,但同时也伴随着国别鸿沟、贫富差距、社会分化史无前例地扩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更让很多国家体验了产业链断裂对国家经济主权带来的威胁,“逆全球化”“有限的全球化”思潮,以及各国对于“对外开放”的保守与退守姿态,将会成为后疫情时代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语境之一,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值得深度研判。

三是国际局势演变给教育对外开放带来不利因素。疫情发生前,中美间贸易摩擦已然频现,在关键技术领域中国频受打压。疫情蔓延背景下,“甩锅”中国及制造病毒起源谣言等国际舆论攻击,仍在继续发酵。近期,美国出台新政策,对我国赴美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进行限制。这对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出国留学、人才交流、合作办学等方面都将带来不利影响。

四是全球在线教育开放程度不尽人意。此次全球范围内的“停课不停学”大规模实践,事实上为在线教育的国际合作带来非同一般的契机。在线教育的优势在于最好的资源能以最低成本、最大规模、最高效率进行扩散和传播,这为地区间、国际间的教育融合与协作发展打开了突破口。远程教育、在线认证的发展,也为跨国留学教育造就了新的窗口和风口。但与此同时,互联互通的格局也让各国对于教育主权的感知更为敏锐。我们看到,出于不同利益考量,尤其受政治经济宏观形势影响,实质性的在线教育国际合作并未如期实现提质升级,相关进展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预判。

“新常态”将来时:积极坚定、行稳致远的五个发展思路

一是预判先机,撬动教育专属红利。全球疫情带来的经济下滑、就业低迷及需求萎缩会迫使劳动力回归或滞留教育培训领域以寻求缓冲与储备,从而促使教育事业、包括教育对外开放领域为之提振。与此同时,国际间教育交流合作恰恰是当前全球化进程遇阻和国际政经局势紧张之下的一个软性缓冲机制,正当大展经纶之时,要及时对相关特殊机遇、专属红利作出预判,承担使命并发挥作用。

二是分而治之,部署差异化、精准化的交流合作战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不同区域、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合作交流战略要有差异化部署;对短期受冲击巨大的领域与长线稳定推进的领域要有精准化扶持举措等。

三是集中发力,发挥举国体制在教育对外开放领域的关键作用。在加强留学教育、加紧争取高科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培养能够站到一线为中国独挡一面的卓越国际人才等诸多方面,都有赖国家的集中部署和集中投入。有必要研判全局取舍轻重,争取资源保障重点。

四是全员提升,普及并升级国际素养教育。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年轻一代中的每一个成员,无论在能力还是心理方面,都应该为此做好准备。普及并升级以“世界观、民族情、中国心”为宗旨的国际素养教育,将让年轻一代在全球宏观大背景中有效比照与深度认知中国的定位、角色与责任,进而发展出相应的全球合作与竞争素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稳健承继中国的未来。

后疫情时代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升级发展,要清醒认知不同国家制度、治理体系、历史传统、当前变局对交流合作带来的挑战,精准界定中国角色,正确传递中国态度。

猜你喜欢

预判全球化领域
对书业的30个预判
新旧全球化
领域·对峙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整体供大于求 苹果行情预判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把握现在 预判未来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