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7-09郭丽莹

中国商论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郭丽莹

摘 要:产教融合既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举措。当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还处于浅层次阶段,主要存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理念认知不深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主体单一化三个方面的困境。为了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有序进行,可以从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6(b)--02

产教融合既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举措[1]。产教融合指的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 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企业行业开展的深度合作[2]。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发展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地方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意愿性不足,产教融合的形式丰富而深度不足,产教融合的积极成效不明显等。面对产教融合带来的优势与困难,高职院校等应该在领会产教融合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1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无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企业竞争的客观需求,还是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产教融合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对于社会而言,经济发展的质量及速度与产教融合的程度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而言,进一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也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产教的有效融合对于促进区域产业创新,提高区域产业核心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促进高职院校与社会发展接轨,才能真正培养出能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其次,对于企业而言,企业需要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致力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产教融合是促进二者协调和谐共同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想要获得可持续地发展,离不开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职院校的有力支持。尤其是区域性企业,可以借助当地高职院校的科技研发平台,师资团队人才等优势资源,为自身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最后,对于高校而言,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地方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离不开产教融合。高职院校的实践培训课程,需要同社会生产、业务流程、技术创新相结合。产教融合是指导实践培训,优化教学结构的重要桥梁。只有高校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方向明确,才能使校企合作优势最大化。总之,深层次高端化的产教融合在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產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社会就业结构与方向的改变,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需求也随之发生转变[3。]近两年来,我国产教融合政策接二连三地出台,改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性愈加凸显。

2.1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理念认知不深刻

由于传统教学一边倒的长期积累局限,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这一理念都存在认知不深刻的现象,使得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面临困难。因此,树立正确理念,摆脱教师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是首要任务。这要求各大高职院校在落实产教融合一体化项目教学时应将自身的意识形态提高放在首位,积极促进校企之间的强强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具影响力的实践和实习的机会,从而使高职院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的理念与修养得到提升,赢在产教融合的起跑线。

2.2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也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今社会对于复合型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专业技能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工作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及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培养,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摆在首位,除了基础专业知识理论的教授之外,更重要是培养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的能力,并在社会实践操作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将个人业务能力进行多方位创新,多角度看待问题,多元化创新发展。

2.3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主体单一化

只有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单一主体,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国务院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等重要举措。这意味着我国的职业教育将迎来多元办学主体的新时代。虽然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特别指出要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但是在现实的办学实践中,行业企业等并没有承担主体角色的职责,甚至是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此外,政府等相关部门也缺乏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过程,没有建立起相关的顶层设计与监督机制。

3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为促进产教融合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高职院校要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出发,进一步探讨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

3.1 转变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理念

第一,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推动教育工作者产教融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作为产教融合一体化建设贯彻落实的引导者,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除了学校的基本教学工作之外,还应积极深入到各个相关企业中学习交流,挖掘校企合作渠道,摸清产业发展模式,缩短校企及产教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其满足时代需求和企业发展的实践能力。

第二,明确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4]。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与地方产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高职院校学生与地方产业社会实践之间的零过渡,从而提高人才输送效率。一方面,优秀的地方产业文化,良好的地方产业理念,明确的地方产业发展目标都能够有效引导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效率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

3.2 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

第一,创新招生工作过程。首先,地方政府可通过奖惩及评比机制大力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增强地方全面发展的竞争力。同时,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与企业的签约制度,增加人才输送的途径和提高企业提高用人效率。其次,在招生方式上不同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制定高效的招生模式,提升录取比例,制定有利于企业和高职院校双方发展的招生策略。最后,要拓宽招生渠道,校企合作开展联合招生宣传活动。高职院校和地方产业各派代表达成协议,共同面试生源,被录取学生可兼顾企业员工和高校学生双重生源,不仅大大增强了高职院校的招生优势,还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人才输入渠道。

第二,创新教育教学过程。首先,政府、高校、企业要构建联合机制,共同制定教育教学培养计划,包含人才培养目标、课程配比设置、实践项目规划等。三方联合机制既打破了传统教育过于重视理论课程的弊端,又进一步推动了产学融合的发展进程。其次,要安排满足企业现实发展需要的课程。高职院校以往的课程安排往往理论性概念较强,文字晦涩难懂,不利于产业的实践操作,针对企业中的实操岗位,学生难以适应[5]。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结合企业需要进行专业课设置,从而提升学生的实操技巧。最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如加强教师的资格审查和能力评定等。高职院校可通过招聘地方产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做兼职教师来贯彻落实产学融合的實践培养,实行双师教学制度,使得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逐步完善化。

3.3 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

第一,构建实践创新机制。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加强“产”的创新,地方相关政府的政策支持应放在首位,制定详尽规划。首先,政府要根据当地高职院校的发展特征和企业的工作本质,做好指导和奖惩制度安排工作,科学合理的推动校企之间的合作进程,提高当代学生对政府及企业实践项目的参与度。其次,要建立校企合作专项办公室,办公室由校方,企方在政府的领导下组成,共同进行产教融合教学工作的统筹安排,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教学计划。最后,通过学生实践指导中心进行信息发布和汇总,并指导学生实践管理中心的活动组织、实践培训、监察评估、岗位协调、资源共享等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二,构建高职院校教育集团创新机制。集团化教育机制的创新是扩大高校办学规模,促进优势最大化发展的有效手段。集团化教育是一种各个企业的行业组织以及研究机构引导下的高职院校全产业管理结构,其目的是为各个高职院校建立联系,推动学生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员工转化、技能培训教育一体化,从而构建具备高效管理条件、高校资源共享的示范性校企合作联盟体系。

参考文献

方益权,黄云碧,郭丽莹.基于命运共同体的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新探索[J].职教论坛,2020(01).

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08).

翁伟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现实诉求和推进策略[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40(04).

李新生.卓越产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9).

周珂,赵志毅,李虹.“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工程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3).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