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2020-07-09崔利宾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建设,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以及课程实效性,同时也必须具备实践性和开放性,必须切实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拓 展能力。本文主要基于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以及如何实现“大思政”教学理念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大思政”格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前 言
构建“大思政”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阐述的重要思想,是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必要环节,要深刻理解“大思政”格局的丰富内涵,积极探索和完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生规模屡创新高,尤其是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出台,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最终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一般是属于学术性的知识,因此讲解起来会稍显枯燥,一部分学生可能因此对思政课教学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拓展能力,缺乏具有高效说服力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只能停留带较低的水平上,因此必须围绕着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以及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综合改革,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二、推动教育主体和教育载体的改革
(一)完善教师专兼职结合模式
要实现受教育者很好地接受教育教学信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者及教育主体是关键,必须重视教育主体的改革。第一,学校可以通过扩大兼职教师的选用,让兼职教师适当分担专职教师的教学压力,实现专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学校也可以将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将教育权利下放到兼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身上,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活动的连接性,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助力。除此之外,思政教师还可以通过重点培养学生群体中的入党积极分子作为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助手,让学生辅助教师工作,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更加方便,充分发挥有朋辈群体优势,因此应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更是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教学效率。
(二)探索推行导师制
教师作为施教者,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实现教师类型转变是当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确立好自身在教学活动中到底应该担任一个怎样的角色,切实为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拓展性提供良好的帮助。除了教师自身意识的转变,学校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切实完善教学制度,将教师型思政课教学转变为导师型思政课教学,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作用,减少教师授课的时间,为学生自主探究留下更多的时间,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要发挥其导师功能,注意引导,培养学生养良好的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切实提升学生对于思政课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推动思政课教学生活化
推动高职思政课生活化主要是实现教育载体的生活化。教育载体的生活化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教育主体要根据教育内容及外部环境变化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变化,选择和设计多种易于被教育客体接受、贴近教育客体生活实际的活动形式,以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庞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依靠科学、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一平台来承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必须要构筑一个多层次、立体交叉式的运行系统,建立立体教育网络。针对学生特点,依据教育内容及外部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及时丰富,随势而动。通过立体教育网络的搭建,使学生将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推动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
(一)实施多层次化改革
“大思政”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需要充分体现出开放性和拓展性,学生不仅 需要了解思政知识的表层还需要不断深挖其深层含义,充分分析思政课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含义以及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含义,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个人内在深度,有利于学生良好内在品质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思政知识进行研究讨论,通过小组交流或者是师生交流,提升学生知识探索能力的提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學习意识,减少表面化教学的情况产生。
(二)重视实践化教学改革
|“大思政”背景下的思政课需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现实证明,作为一门具体课程的教育教学环节,其实现形式直接影响着被教育者的兴趣和参与度,也直接决定是否可以获得较好的教育教学实效。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同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实践教学实现形式,可以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基础,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浓厚兴趣中接受相关教育信息,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
总之,“大思政”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制度的彻底改变,可以切实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升思政知识应用的关键举措。各高职院校务必重视相关改革,勇于创新,使思政课教学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含春,向立宏.“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J].长江丛刊,2017(7).
[3]姚雪晴.大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7(28).
作者简介:
崔利宾(1981.03—)男,民族:汉,河南滑县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
基金来源:
本文是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科研项目《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路径构建研究》研究成果,编号:2019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