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
2020-07-09袁海兰
袁海兰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挫折教育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挫折,总结挫折经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独立坚韧的意志品质,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本文探讨运用榜样示范作用进行挫折教育;创设挫折情境进行挫折教育;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我挫折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一个丰富的动态教育体系,它包括认知、品质、行动这三个方面。在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挫折教育教育中,由于挫折认知教育主要涉及学生的理论学习层面,关于挫折认知教育的内容较为完备。但由于挫折品质教育与挫折行动教育涉及意识、情感、思想等心理层面,较难实施,所以就需要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能够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开展各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活动来进行挫折教育。
一、运用榜样示范作用进行挫折教育
榜样示范是指教师根据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在教学中通过真实人物的挫折经历和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证明的榜样示范效果,从而使学生获得鼓舞和激励。初中生有天然的好奇心,他们十分乐于迎接新的事物,对新事物有极大的兴趣,对自己喜欢的人物也会尽力效仿,向他们学习。因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可以运用榜样示范法,为学生展示具有优秀品质的正面人物,通过了解榜样人物的良好品质,从将这些品质内化于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示范最好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人物,如学生感兴趣的人物或者从身边的人物下手,比如班级里的学习模范、劳动模范等,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在介绍正面榜样案例的时候最好不要夸大其词,过度渲染其优秀品格,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第三,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介绍展示人物事迹时,切忌简单地介绍人物背景,而是,注意主人公心理和行动等细微之处的刻画。如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九课《珍视生命》中,我展示一些名人他们面对挫折时不屈不挠的态度和品质,从而鼓舞和激励学生,得到榜样示范的效果。
二、创设挫折情境进行挫折教育
创设挫折情境进行挫折教育是挫折教育中十分常用的手段,通过有目的地创设生动的具体现实挫折情境,让学生在既定情境中面对考验,以此来锻炼学生挫折应对力和承受力。实践证明,与那些经受过一些苦难环境、有一些挫折经历的人相比,那些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受过挫折打击的人,他们的挫折承受力和对挫折的适应性要强,也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挫折情境进行反应。说明,人的挫折承受力是可以通过创设挫折情境来锻炼的。在创设情境时,所设置的挫折场景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目标事先设计的,在这个挫折场景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挫折,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通过提前感受挫折情境锻炼他们的挫折承受力。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秉持生活化原则,要注意教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贴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挫折,获得锻炼。创设的挫折情境可以是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比如问卷中所提到的与父母的冲突、受到老师的批评、成绩下降、朋友间出现矛盾等等。在发现学生出现这些困扰时,教師就可以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地进行挫折教育。也可以是预演的在生活可能发生的例子,比如模拟生存训练,地震、火灾的急救预演训练等等。通过这些挫折情境的创设,再结合教师对学生挫折认知教育的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挫折教育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完成挫折教育的目标。挫折教育绝对不能通过讲授法来进行,不能只存在于老师的话语中,应该立足于生活、通过情境的变换,给予学生一个真正品味挫折教育的舞台。如在七年级上册的第四课《友谊成长同行》中,我设置一些交友中可能产生的挫折,让学生对这些情况进行预演,通过这样的锻炼来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我挫折教育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置问题,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在这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教授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自己寻找问题答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经验。小组讨论进行挫折教育的方法有利于加强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养成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活动的实施,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活动中出现的阻碍和困难,通过坚持不懈地合作探究,从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地形成正确的挫折认识,并可以用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自身主动地吸收挫折应对的经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且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以此来培养学生发现自我、探索自我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进行自我挫折教育。如在八年级上册的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中,我针对各种不法侵害的应对措施开展小组讨论,指导学生遇到侵害善用法律,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树立他们的法律意识。
四、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挫折感是具有主观体验性的,这种挫折体验时无法转移,更是他人不可代替的,只能通过学生的亲自体验才能感受。所以说,挫折行为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理论知识的教育,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去认识挫折。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课堂中,要先对教学实际内容及本班级学生特点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来涉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中,在自己的实践锻炼中融入自身已具备或正在学习的理论观念知识,由此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自身对抗挫折的能力。学生更能适应这种直接、真实、对他们实际的能力有提升的挫折教育,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如在八年级上册的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中,我给学生组织相关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拓展视野,增强学生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在走出课堂的过程中,挫折难免往往伴随学生的整个实践活动过程。在挫折经历中,学生需要继续磨练自身的意志,学生不得不将以往得到的挫折认知内化为挫折应对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挫折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青少年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在面对困境时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阵地的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要教学生长知识、有才干,更要教育青少年认识社会、适应社会,面对生活的挫折能够经得起考验,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