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乙基淀粉对器官移植患者术后肾功能影响
2020-07-09莫仁才
莫仁才
摘要:目的 分析器官移植患者采取羟乙基淀粉对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囊括2018年8月~2019年4月在本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患者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乙基组与林格组,各18例。羟乙基组麻醉后输注羟乙基淀粉,林格组则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就患者术后肾功能进行组间比对。结果 羟乙基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相较于林格组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对移植肾术后早期功能恢复不构成影响,并更有助于维持肾动脉开放后血流动力学稳定。
关键词:肾移植;羟乙基淀粉;乳酸钠林格液;肾功能
【中图分类号】R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130-01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最佳手段[1]。而肾移植麻醉中围术期容量治疗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因肾移植受体术前往往合并肾性高血压,具有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史,有效循环血量相对较低,但肾移植手术需要充分的血液灌注,若灌注量不足,会造成肾移植术后恢复不佳[2]。但在移植肾功能恢复前,输入的液体会蓄积在患者体内,大量液体将加重心脏负担。羟乙基淀粉是一种葡萄糖聚合物,分子量较小,经血浆淀粉酶代谢,最后由肾脏排泄,在血管内停时间相对较长,是临床手术中多见的血浆替代品。有学者研究发现[3],羟乙基淀粉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对肾功能无损伤。但临床针对羟乙基淀粉对肾功能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争议,为此,本文就羟乙基淀粉对肾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囊括2018年8月~2019年4月在本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患者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乙基组与林格组,各18例,羟乙基组男10例,女8例,年龄32~72岁,平均(52.62±3.28)岁。林格组男11例,女7例,年龄33~72岁,平均(52.78±3.42)岁。患者各项资料组间比对,差异无显著性(P>0.05)。纳入标准:①ASA分级Ⅱ~Ⅲ级;②患者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签订协议;③术前1天或手术当日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④本实验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需行肝肾或胰肾联合移植的患者;②合并心肺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③具有肾移植手术史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全麻,使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 20054172,1ml:50mg)0.3mg/kg+注射用苯磺酸顺阿曲库铵(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10mg)0.15~0.2mg/kg+丙泊酚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68,10ml:100mg)1.5~2mg/kg,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2~14次/min,术中持续吸入七氟醚(1~2%),静脉泵入丙泊酚2~2.5mg/(kg·h),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9,1mg)0.5~1mg/(kg·h)。林格组术中静脉维持滴乳酸钠林格液,羟乙基组术中输注羟乙基淀粉。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 1天、一周肌酐(Cr)、血尿素氮(BUN)水平与麻醉后(T1)、移植肾动脉开放后10 min(T2)、术毕(T3)等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包含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達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r及BUN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Cr及BUN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血流动力学
羟乙基组患者移植肾动脉开放10 min后HR及MVP指标高于林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羟乙基淀粉在上世纪90年代逐渐应用于临床,但其是否存在肾毒性临床上争议较大[4]。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因机体状况较差,往往合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贫血等状况,在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过程中,稳定血流动力学,确保移植肾灌注及围术期营养支持是手术顺利、有效开展的前提。
本文研究发现,羟乙基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相较于林格组更为稳定,P<0.05。羟乙基淀粉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质量分布较集中,具有良好的扩容效果,有效保障移植肾动脉开放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保障移植肾充分灌注[5-6]。另外,羟乙基淀粉可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供氧量,有助于移植肾功能恢复。另外,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各时间段Cr及BUN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指标均显著降低,Cr及BUN是评估肾功能的主要指标,患者在术后1天Cr及BUN指标已显著降低,逐渐接近正常,表示移植肾功能良好。
总而言之,针对肾移植患者围术期开展羟乙基淀粉对移植肾功能恢复无显著影响,同时还可维持肾动脉开放后血流动力学稳定,保障移植肾充分灌注。
参考文献
[1]潘双杰,何远宏,王楠等.羟乙基淀粉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2(3):353-355.
[2]高明娟,刘维维,王晓娜等.丙酮酸钠羟乙基淀粉对5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肾血流量和肾功能的影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5,10(5):13-19.
[3]高丽雯,刘存明.羟乙基淀粉对器官移植患者术后肾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江苏医药,2015,41(9):1038-1041.
[4]冯卢,赵煜,蒋忠宁等.羟乙基淀粉130/0.4在腹部大手术后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3):83-84,85.
[5]李海滨,左会明,邵禹等.不同容量的万汶注射液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6):156-158.
[6]余鹏飞,张鼎,熊红燕等.羟乙基淀粉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7,15(1):26-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