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中教学要素的研究
2020-07-09李倩倩
李倩倩
摘要:《学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礼”在我国古代指道德规范和典章制度,包括礼仪。那么《礼记》中的《学记》就是专门介绍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规章制度。
关键词:学记;教学要素;教育
在《学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古代关于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在各个教学要素中,虽然没有分门别类的阐述,但是均有涉及。我国的教育思想缺乏自己的系统性,需要从本质认定我国教育的来源与教育的根。
一、关于教学目的
在教学目的上,“其必由学乎”直接指明统治者要想“化民成俗”,必然是要通过教育的手段实现统治者地位的巩固。从古代西方和古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最初始是贵族或者统治阶级才享有的特权,为了延续统治阶层的地位,他们让自己的子弟接受教育去统治社会,我们会思考为什么统治阶级把这种特权逐渐“民化”?其实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统治阶级所传授于民的思想,大部分的内容是使“民”接受服从统治的思想和为统治阶层服务的思想,这样既能把知识的传授用来提高当时社会生产力,又能维护自己的统治,何乐不为?对比今天的教育教学我们也不难发现,我们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我们从始至终在学习马克思科学理论体系,这种全面性的教育教学行为其实就是培养忠于社会主义事业、投身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民”。用教育为每个时代所处的统治阶层培养人才,是我们从古至今的传统,是和西方教学强调个人主义的传统有着极大区别的。
二、关于教学方法
在教育教学方法中,“善待问者如撞钟”涉及到的“善问”与“善待问”,我们不仅可以找到师生互相问答的学习方法,还可以看到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相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我们能看到更多关于师生如何进行提问与回答的技巧,比如“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在教学方法中,更多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尤其在以孔子教学方法为代表,需要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直到现在对教育都有着及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当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层出不穷,然而教育者必须抓住教育的核心,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育最关键的方法。
三、关于教学理念
在教育教學理念方面,比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强调老师不应该是教学的主体,不应该包揽一切。在我们现今的教育理念中,主要偏向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但是依照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并结合《学记》我们看出,没有教学或者学习的主体和客体的明显区别,老师和学生是互动式的,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进行角色互换,没有永远的老师,也没有永远的学生,我认为这才是教学所应该遵循的科学理念。
《学记》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我最欣赏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失”,比如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或者个人才质的不足。面对这样或者那样的“失”,教者应该“必知之”。当全面的了解了学生后,教者不仅要矫正学生的缺点,还要发扬他的优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断的增长学生的学识与坚持学习的信心。
在《学记》中,涉及到很多关于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所起作用方面的内容。比如:“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进数,而不顾其安”,就要求老师不能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也不能为了教学进度而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和巩固程度。“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都是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这主要是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有相应的了解之后,用启发诱导或者其他方法来指导学生,促成教育教学取得成功。
四、教育的意义
关于教育的重要性,“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居民,教学为先”,点明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学习与知晓真理是国家对民众的要求,但是在当时的社会阶层中,这种教育的程度有所区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每个阶层都应该具备的,但是对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则是由统治阶层享有的,一般民众是难以享受到这种教育的。
结合所了解的实际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笔者觉得《学记》中师生关系是我们所要重点学习的。《学记》中,“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乐其友”、“凡学,官先事,士先志”都在讲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老师自身的发展。而目前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置身事外,尽管也使用一些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是从其本心来将更偏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把教育教学当作自己的一种职业,而没有当作一项伟大的育人事业。在阅读《学记》时,笔者本意想把每一章句关于教学或者教师、学生的篇幅统计一下,以便查阅《学记》中我国古代教育传统更偏重哪一方面,但是这个没有实现。因为在每一章句中,有教必有学,有师必有生,很少有只兼顾一方面的章句。这也凸显了我们“中庸”的古老哲学思想。在笔者看来,在《礼记》中专门讲教育教学制度的《学记》其实并不只是单纯的介绍教育教学的制度方法等,重要的是在这些教育教学方面所蕴藏的哲学思想也是我们需要细细斟酌,将其灵活应用到现在的教育教学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