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020-07-09杨茜
杨茜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而且对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经过多年的努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应不断完善和推广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既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对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有所帮助。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
“互联网+”背景下,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领作用,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首先,政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者,因此,政府应认识到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进而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法律保障以及政策支持等。为此,各地方政府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设立“绿色通道”,既要注重简化各种审批手续,也要注重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政府部门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还可以促使企业、管理机构以及服务部门等规范运作,进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风险,这既能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保障,也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其次,政府部门应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专项基金,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和资金支持。政府应发挥自身的作用,鼓励和引导银行机构积极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小额贷款,切实帮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解决资金方面的困难。最后,政府可以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大学生同各个行业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例如,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给予法律解释、理论指导以及创业培训等。还可以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座谈会,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经验交流会等,帮助大学生积累经验,并将一些成功案例向大学生推广,丰富其创新创业渠道和方式。
二、构建高校创新创業人才培养主阵地
“互联网+”背景下,对教育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来高校教育方式以教务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例如,通过微课进行教学等,这些都是“互联网+”背景下所产生的新型教育模式。而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应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为此,高校首先应培育一支具备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其次,为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应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应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联动机制[1]。最后,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以及科研等方面的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和保障,进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通过校企联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想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应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企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企业可以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有力的帮助和知识,能够为大学生创造出更加有力的实践环境和条件,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以及竞争环境更加激烈,相应的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此,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搭建“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平台。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聘请企业家到校园中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讲座,也可以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建议,不断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而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并且具有较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结束语:
“互联网+”背景下,对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校应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芳,杨兴全,屠海波,张永志,郝传勇,赵常松.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高新区,2018,(12):67-68.
[2]陈琨,用慧敏,陈家辉,蒋栋磊,王劲松.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