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农林院校科技类创新创业社团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2020-07-09齐宪磊刘树刚毛欣欣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发展现状

齐宪磊 刘树刚 毛欣欣

摘 要:科技类社团作为重要的育人载体,对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完善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介绍大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提出科技类社团发展的基本思路、优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科技类创新创业社团;创新创业;发展现状;解决的问题

基金项目:本课题属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编号:J16ZC15。

一、发展概况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农业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组建成立“飞”动植物艺术协会、“百奥”微生物科技协会和格物自然观察社三个科技类社团,社团现有成员163人,配有专业指导教师6名,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机会和科技创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的孵化作用。以科技类社团为载体,构建激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长效机制,对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完善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思路

(一)实行导师制培养,完善资源条件,构建科学系统的保障平台

学院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领导机构,统一调配学院的师资力量参与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每个社团配备一名指导老师,并结合社团各实验小组的研究方向合理选派组内导师[1]。一方面指导老师可以将自己课题的部分任务交给社团实验组,由社团成员协助完成;另一方面小组成员可自选课题,根据导师意见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学院借助名校工程和专业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建设实验室,社团的实验条件、仪器设备和管理水平显著改善,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在场地和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树立科技类活动品牌,创新活动内容,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在社团建设中,学院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专业方向的创新创业活动,打造社团品牌活动,通过品牌活动凝聚青年,吸引青年,增强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影响力,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品牌活动,不断创新社团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扩大学术科技型社团的影响力和延续力,讓在校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同时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风氛围。

(三)依托创新创业赛事,实行项目化运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学院依托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以社团组织为平台,宣传各类科研训练和专业竞赛活动,承办双创A+论坛、“创新创业之光”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将兴趣专长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推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学生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同时,学院根据学术型科技社团的优势,挖掘优秀潜力项目,学生自由组合选择项目,每个项目配备一名专业指导老师进行创新创业大赛相关的培训与指导。学院对重点项目进行精心培育,并将其推荐至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型赛事中,以赛代练,提高社团成员创新实践能力。

(四)打造师生协同成长共同体,双驱互动,致力探究型创新实践活动

学院以学院团干部、青年博士、博士党员专职教师和学科负责人为主体,成立跨学科科研互助团队,实现“跨学科科研互助团队”与“科研实践团队”双驱互动,致力于大学生探究型创新实践活动。

三、发展成效

(一)出成果

三年来,三个科技类社团共获批国家(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项,创业实践项目6项,孵化创业实体3个;成员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5篇,其中2篇SCI。申报国家专利5项,授权专利3项。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12项,国家级省级文体竞赛获奖9项。立项省级校级社会实践重点团队1支,调研报告分获全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二等奖;协会负责人获得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社团干部荣誉称号。

(二)出典型

培育出许思齐:2019年山东农业大学“十佳大学生”,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项,SRT一项,获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技能实验大赛特等奖荣誉数十项,现已被清华大学录取为直博生;利达文:山东农业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2019年毕业后志愿到新疆和硕县服务,扎根边疆,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袁希森:第五届全国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一等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篇。

(三)出效应

百奥会长沈开强带领班级同学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及科技创新活动,班级创新氛围浓厚。班级同学参加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比例高达87.5%;全班同学参加校级以上学科竞赛15项,获奖10项,其中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获奖3人次;获批国家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申报校大学生科研项目5项,获批2项,形成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群体效应。

(四)出影响

目前团队2017级成员英语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42.6%,93.2%的成员拿奖学金,获推免研究生资格7人,占学院推免比例三分之一。成员丁文龙《一种用于筛选拮抗菌的刻度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成员王鹤翔推免为北京大学直博生,为学院优良学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四、科技类创新创业社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一)存在的问题

协会指导教师结构不合理。科技类创新创业社团的指导教师主要由学院学生工作人员、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员以及热衷于学生工作的部分专业教师组成。学生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难以从专业角度进行科学指导;专业教师由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较重等原因参与社团建设、规划以及创新创业指导精力不足。

社团管理体制不够顺畅。由于学院为两校区办学,高年级学生在大三时已经不在团队中开展实质性工作,传帮带效果不够理想,对低年级社团成员创新创业兴趣以及相关社团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路径

建立社团双导师制。科技类社团要保证社团有活力、有创新性、有浓郁的创业氛围就要有一定的制度设计,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可以科学指导社团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章程,激发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保证社团正确的发展方向。每个导师各司其职,各自负责领域内的工作,可以将社团内部建设、日常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科研项目学习指导、创业沙盘演练等社团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完善社团评价机制。社团的发展与规划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估,只有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拓展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才能保证学术型社团发挥其重要的平台作用。同时,挂靠学院、指导教师、社团成员都应积极参与评价并坚持定期总结,以提升社团的创造力与荣誉感[2]。

参考文献

[1]毛欣欣,吴连军,刘树刚,等. 创新创业教育与生物专业的深度融合——以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4):432-433.

[2]谢金. 高校学术型社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2):68-69.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发展现状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