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0-07-09司燕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知识网络复习课小学数学

司燕

摘  要:文章探讨了当前复习课教学的现状,并针对当前复习课中的不足,研究者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复习课教学,提升数学素养:串联知识点,抓住知识生长点;梳理知识网,建构知识网络;挖掘“知识源”,拉长思维链。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知识网络

一、问题提出

数学复习课的课型众多,有习题课、讲评课、专题课等,尽管其呈现了多样化的特征,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就是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从以上觀点着手来看,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抛开形式的外衣,剥离表面的模式,牢牢把握其本质,也就是以能力的培养为立意,借助恰当的抓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深加工,实现有效教学 [1]。就小学数学复习课而言,在有效教学的指导下该如何建设呢?笔者经过多年对小学复习课的追踪和调查,认为需从课堂教学立意入手开展教学。下面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实践,现将其整理成文,与同仁分享。

二、复习课教学现状

复习课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长期以来,真正关注到数学复习课改革和研究的很少。在各级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中,也甚少有教师会以复习课这一课型作为展点,致使可以借鉴的教学经验较少。

理解教学内容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复习课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少教师更关注到知识的重现,却忽视了知识的梳理,从而导致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是单一的、零散的,缺少了本质上的知识联系,难以实现知识间的“串联”。当然,重温故而轻知新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再多的温故也只能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仅仅是回忆与练习的思维层次,缺乏感悟和知新,导致“低空飞行”的现象也就无可厚非了 [2]。另外,还存在着重预设却轻生成的现象,不少教师在复习课中关注不到师生之间的交流,忽略生生互动和学生与教材的碰撞,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一来会给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当头一棒,危害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生成,更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1. 串联知识点,抓住知识生长点

在新授课中,所有的知识点都呈现“点状”,复习课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串联知识点,从而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因此,笔者认为串联知识点是达成知识建构的必要条件,所以高效的复习课,首先需从基础入手,创设有效情境串联知识点,在认知冲突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节点,回忆旧知并加以巩固,实现知识的生长。

案例1: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为例。

师:老师最近想养几条金鱼,所以现需要一个金鱼缸,你们觉得我该选哪些材料来制作金鱼缸呢?

生1:玻璃、不锈钢等。

师:从这个问题中,你们想到了哪些已学知识呢?

生2:我想到了这个金鱼缸最好是长方体的,长方体一共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师:非常好,经测量,老师家的客厅只能放下一个长2米、宽0.6米、高1米的金鱼缸,那材料该如何买呢?

生3:可以买玻璃……不锈钢……

师:至此,大家又联想到了哪些知识呢?

生4:一个长方体的相对面完全相同,且相对的棱长相等。

生5:我回忆起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

师:非常好。那我们还可以计算这个金鱼缸的什么呢?

生6:容积以及水的体积……

本案例中,教师巧妙地通过一个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的巩固。知识点的回忆和整合是在学生的参与下形成的,使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和感悟,实现了知识点的有效串联,整节课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中达到了预期的复习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单纯的知识学习是非常枯燥的,若以适宜的情境辅以教学,则可以让复习课的枯燥无味荡然无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观察问题,真正意义上跨入复习的情境之中,最终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已学知识的巩固,也有助于学生素养的发展。

2. 梳理知识网,建构知识网络

复习课还需注重到知识的梳理和总结,注重统领知识脉络,打通知识点间的关联,让学生在旧知的复习中找寻到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从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已有认知结构,建构知识网络 [3]。

案例2:以“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整理和复习为例。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哪些。

生1:有三角形、正方形、圆、梯形……

师:谁能回忆起我们最先学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生2:长方形。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3:因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最简单、最好记。

生4:不对,是因为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从它的基础上进行推导而得的,以此为生长,再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进一步推导得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5:以上六种平面图形都是紧密相关的,都是从长方形面积公式中生长出来的。

师:非常好!既然它们之间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那大家是否可以用思维导图描述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下面,请小组合作画一画,并基于思维导图进行交流。

生6:图1为我们小组画的思维导图,它清晰地展示了推导过程,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借助数方格实现的,其他的图形正如生4所说的形式推导而形成的。

生7:图2是我们小组的画法。事实上,一些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以通过长方形推导而形成,所以我们有了这种画法。

生8:我们小组的思路与生6一样,不过我们的图示却有些不同,我们所画的图形是竖起来的。每学习一种新图形的面积计算,我们都会把它转化为已学图形,进一步推导得出其面积计算公式。

师:刚才每组的思路都很精彩!这里用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转化,它是数学知识学习时必不可少的思想方法。我们一起来看,我们整理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9:是一棵树。

师:这是一棵多么生动的知识树,而长方形是所有图形的根基,图形间紧密相连……

从生长理念引导学生去实例、去归纳,并立足小组合作辅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同时让学生充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思维由低阶向着高阶转化。

3. 挖掘“知识源”,拉长思维链

数学教学需关注到知识的来源,即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本质,挖掘出数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拉长思维链,拓展学生的思维,实现再发现和再创造。

案例3:以“百分数”的整理和复习为例。

生1:老师,100%=1吗?

师:是啊。

生1:可广告中为什么说“百分之百的好牛”,却不说“1的好牛”。

生2:肯定不能这样说,“百分之百的好牛”是指的这些牛都是好牛,那“1的好牛”就没这个意思了。

师:那大家认为这里100%和1完全相同吗?

生3:我认为二者不完全相同,100%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所阐释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而1没有这个意思。

生4:生3说得对,其实不仅仅是100%,任意百分数都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

开放式的复习流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辨说理的过程,一方面,明晰了百分数的意义,由意义延伸为重点的认知;另一方面,理清了百分数、整数和分数之间的区别,建立了知识间的联结,拉长了思维链。

总之,要想使复习课真正上出实效,需要广大数学教师努力在自觉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究,认识学生的学习意义,认识教师的价值,灵活选用教學策略,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深入且发散,让复习课自然而有效。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张荫南. 新概念:用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J]. 高等数学研究,2004(05).

[2]  兰衍局. “温故”而后方能“知新”——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小学数学教育,2004(01).

[3]  郑良. 夯基固本构系统  溯源纳新谋优化——例谈高三数学复习中试卷讲评的探索与思考[J].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8(03).

猜你喜欢

知识网络复习课小学数学
试论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策略
知识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