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文本整合的根本价值

2020-07-09曾海玲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价值文本探究

曾海玲

在追求数量、追求效率的当下,整合更多的文本用作教学的内容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这其中有不少课例体现了一定的思维水平和探究意识,然而也有不少课例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在整合的数量上,一味做加法,似乎数量越多越有文化含量,内容越丰富越能体现驾驭水平;又如,在整合的策略上,经常让学生进行价值取舍,其结果还是走向教师或者文本的价值期待;等等。

以《乡下人家》一课为例。

【课例回放】

1.播放乡下风光视频

首先,教师播放了一段视频,其中,无边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七彩的天空,流动的云朵,自由的骑行……种种意象,瞬间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

2.从“看”和“听”两个维度走进文本

“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带着思考走进文本,并通过研读具体的景点感受乡下生活的自由与幸福,进而从“种瓜、养花、种竹、养鸡养鸭,以及夏天傍晚吃饭、秋天听歌声入眠”中发现描写的顺序。在此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文章散而不乱的背后,是写作时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顺序。

3.拓展朗读描写乡下风光的诗文

在一段舒缓的音乐中,出现了几幅淡淡的水墨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教师在创设的意境里深情地读着描写乡下风景的诗文。

4.拓展阅读《犬吠声中望故乡》

学完了教材,拓展了诗文后,教师又拓展了另一篇文章《犬吠声中望故乡》,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写了乡村的什么风景,以及作者听到了什么声音,从而体会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5.拓展两篇阅读材料

最后一个环节,教师给出两篇阅读材料,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喜欢写乡村、写田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课例思考】

这节课上,一共有五个教学环节,涉及五篇文章和五首诗歌。从教学容量上来看,可谓十分可观;从课堂气氛来看,教师声情并茂,学生侃侃而谈,课堂上情趣盎然。在课后教学点评环节,大家普遍认为:在这节课上,教师搜集了大量的素材,营造了学习的气氛,充分整合了资源,这是一节大容量的高效率的课。

然而,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判断一节课是否有效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是看教师演绎了多少,还是关注学生习得了多少?答案当然是后者。我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能站在学生学的角度,站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层面,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一个提升、习得的过程,这才是课堂的关键之所在。毕竟,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人,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有文化底蕴的人,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人。站在这样的目标上审视这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商榷:

1.关于文本整合的依据

在这节课上,很多人认为最大的亮点在于整合了大量的素材,给了学生很大的收获。的确,这节课的课堂容量很大,但是学生的收获是不是也如教师设想的那样呢?比如第三个环节,教师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朗诵了几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伴着优美的音乐,看着中国风的图片,再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课堂变成了一种美的享受。但是一阵美丽过后,学生留下了什么呢?我没做调查,但据经验判断,学生可能一首诗也没记住,只是恍惚觉得很美而已。这个环节的设计,更多的还是教师在展示自己,展示基本功之出色、资源之丰富、情境之优美,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没有什么具体的帮助,对前后几个教学环节的学习也没有产生必要的关联。如果非要说这个环节的价值,那就是愉悦了感官,陶冶了性情。倘若我们课堂的每个环节都是如此,学生的收获又从何谈起呢?

语文课上,教师用一个接一个的小问题来组织教学,在文本细读思想的指导下,大家恨不能把每句话、每个字都掰碎了、揉烂了喂给学生,唯恐学生理解不够深入。过度解读的结果是,师生常常用自己的主观臆断去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赋予了文章连作者也没有想到的复杂内涵。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读”“未来的语文高考让一部分孩子做不完”的思想指导下,老师们一方面强调大量的课外阅读,另一方面,恨不能把所有跟教材文本有关的内容都整合到课堂中,唯恐课堂容量不够大。一段时间以来,似乎没有整合其他文本的课就不是好课,似乎离开了文本整合就不会上课。在这样的潮流之下,语文课堂呈现了另外一番状态:老师们尽可能地往课堂里塞东西,每堂课动辄三五篇拓展文成为家常便饭。语文课真的需要这么上吗?这么多的内容,学生消化了多少呢?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有限的时间之下,加入了很多内容,也必然会丢失很多训练点。如果每节语文课都这么上,对学生的能力提升真的有用吗?

面对忽而左忽而右的潮流,我以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习内容并非多多益善。有的時候,仅仅是课本上的一篇文章,我们用几节课也学不完;而有的时候,大量地整合其他文本,又显得比较高效。那么,什么时候需要进行文本整合?整合的依据和标准又该是什么呢?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2001年)》指出,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又要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由此得知,文本整合须在“学生经验”与“学科逻辑”之间寻求统一。具体来说,注重“学生经验”,是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需要,是基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科逻辑”是基于建构学科系统知识与能力的需要,是基于交流和交际的需要。当我们心中有了清晰的目标意识,我们对资源的整合和运用就有了方向。比如,在学生学了新知识、新技能,需要巩固运用、迁移方法时整合相关的素材做“举一反三”之用;或者是当学生的理解遇到瓶颈,需要支架进行突破时,整合相关的素材以起到铺垫之时;又或者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持不同的观点,需要多元思考以形成辩证逻辑时……总之,是否需要整合、如何整合、整合多少内容,参照的标准是学生的现有能力水平,是文本语用点的价值,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学习什么,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习,还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当我们着眼于学生带得走的核心素养时,我们的文本整合才能体现应有的价值。

2.关于文本价值的取舍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三处小细节引起了我的思考。

第一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意欲通过乡下的“瓜棚”“藤蔓”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时,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文中寻找城里的门前是怎样的,让学生体悟城里的“旗杆”“石狮子”带给自己什么样的感觉,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去体会。在教师的对比引导当中,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城里旗杆的严肃、石狮子的威武不如乡下的风景可爱。

第二处:学生学习了《乡下人家》和《犬吠声中望故乡》之后,教师问:你更喜欢哪一篇?在一番比对之下,多数学生表示喜欢《乡下人家》,因为后者有淡淡的乡愁。

第三处:学生学习了《犬吠声中望故乡》之后,教师给出了两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探究:那么多中国人喜欢写乡村、写田园,你发现其中的秘密了吗?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答出“城里规矩太多,人们崇尚自由”。

一次又一次的比对取舍,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价值:乡下生活比城里生活好。然而,这是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吗?或者说是学生内心真正的感受吗?我认为,教师不过是让学生违心地说出了一个并不真实的答案。

首先,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城市,这样的比对缺乏生活经验,学生不过是顺着老师的意思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关于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仅凭这样一篇文章,透过作者的笔端描述,认知一定是局限的,或许学生根本都不懂得乡下生活的面目,或者说只是片面了解乡村生活的状况。

再者,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中間还有大量的灰色。通过这样几篇文章的学习,就简单地判断乡下生活比城里生活好,我认为是狭隘的,至少从哲学的角度,这样的认知是片面的。乡下与城里,确如作者或者教师所说的那样吗?我想不尽然:既然乡下如此优越美好,为什么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往城市迁移呢?显然,自由惬意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或者说是某种境遇下作者一时的感受。要么被贬官流放,远离政治旋涡,以乡下生活的自由来安放自己的灵魂;要么在城里生活太久,来到乡下感受到短时的新鲜与无拘无束;或者从小在乡下长大,对田园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甚至这只是作者一时的心血来潮,感受到与城市生活的不一样……总之,我认为,这样的比对是片面的。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把自己的观点或者文中作者的价值取向断章取义地强加给学生,简单地告诉学生是与非,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的。

最后,仅仅通过教师提供的两个文本,让学生探究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喜欢描写乡下、田园,我认为也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个探究首先是不充分的,更是不全面的。几千年的文化,数以万计描写乡下田园的文人,其历史原因、人生际遇、价值取向都是各不相同的,即便学生得出了结论也是以偏概全。让四年级的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里,封闭式地做这样的大命题的探究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甚至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价值判断和思维水平。从根本上说,这样的所谓探究只是花拳绣腿、课堂表演。

总之,我认为做这样的价值比对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糟糕的。社会原本是复杂多元的,每个人的感受体验也是完全个性化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给学生一个开放多元的答案呢?教师当有一点哲学思想,更应该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探究,形成个性化的思考。

让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的基本学情,让探究学习发生实实在在的意义,让思考空间更加开放多元,课堂教学当回归根本的价值。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福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价值文本探究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设问引导探究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