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需求分析理论下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研究
2020-07-09高莉莉刘宝强
高莉莉 刘宝强
一、ESP需求分析研究综述
“需求分析”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学者普遍认为公共英语教学的需求很难具体化,一直到将近五十年后才被重新提及。20世纪60年代,“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以下简称ESP)的研究兴起,并很快与需求分析结合起来。学者普遍认识到需求分析是ESP教学中必备的理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ESP课程设计与需求分析密切联系,需求分析成为ESP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韦斯特(West)认为,如果不进行需求分析,语言教学就失去了明确方向;哈钦森和沃特斯(Hutchinson&Waters)认为没有需求就不会有语言教学;朗(Long)也注意到由于课程设计没有基于有效的需求分析,很多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教学的效果很不满意。
需求分析的真正普及是在ESP领域。国外许多学者对需求分析进行过研究。贝里克(Berwick 1989)、哈钦森和沃特斯、钱伯斯(Chambers 1980)从不同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背景出发对“需求”进行界定,提出了相应的需求分析模型;贝里克(1989)、布林德利(Brindley)等对采用何种数据采集工具实施需求分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朗、达德利·伊文思和圣·霍恩(Dudley-Evans&St Hohn)、霍德利·梅门特(Hoadley-Maiment)着重探讨如何采集需求分析的数据;鲁滨逊(Robinson)、钱伯斯(1980)等人对进行需求分析的适当时间阶段进行了研究。此外,“需求”的分类从最初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完善为“目标需求和学习(策略)需求”两大类,再到“自觉需求和感知需求”的二分法,可以看出,需求分类的研究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过程。其中,哈钦森和沃特斯的分类模式被广泛认可。这些国外学者对需求分析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领域,成为ESP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ESP课程设置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ESP教学探索的兴起,需求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得到了国内学者的肯定。蔡基刚(2012)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术英语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包含三个部分:语言强化课程、学术技能课程和专门用途课程。阮绩智认为需求分析理论是ESP教学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为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框架,对教学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余卫华对需求分析的概念、涵义、发展和使用范围作了详细介绍,并建议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利用需求分析改进教学;徐飞、马之成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内研究缺乏在我国英语教学语境下的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与模型,缺乏国家宏观层面的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研究。这一研究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此外,有学者专门探讨了需求分析理论指导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如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探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善教学方法的路径;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翻译用人单位的社会需求出发,总结出课程设置优化的具体建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有关需求分析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各个领域,成为ESP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程设置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翻译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自2006年教育部设立翻译专业本科学位以来,国内已有57所高校先后获批设置了本科翻译专业。为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在学校外国语学院于2014年设立了翻译本科专业,是继2008年山东省高校首次开设翻译本科专业以来省内第四所设立翻译本科专业的高校。学校翻译专业在设立之初结合专业特色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并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基于此,以ESP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以山东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的方式对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展开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尝试为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提供较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近几年来,我国外交活动空前活跃,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对外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社会翻译人才紧缺的现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面对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不断加大的现状,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积极探讨翻译课程设置方案,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措施。从这一目标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和面谈的方式,对学校翻译专业本科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设置现状展开调查。一方面,通过调查期待探索出符合学校专业特色的本科翻译课程设置方案,为翻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积极借鉴;另一方面,为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性策略。
(二)调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来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翻译专业2016级和2017级的54名在校本科学生。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已经完成了基础阶段的翻译学习,并已经陆续完成了翻译专业的相关课程,具有一定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基础及需求感知能力,对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可以给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共设置20道题,包括6道多选题、9道单选题和5道开放式简答题,内容涵盖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学习目标调查,第二部分为教学需求调查,第三部分为课程设置需求调查,第四部分对教材、学时设置、实践环节及考核方式等其他需求展开调查。为了使调查结果更清晰、客观,调查问卷以选择题为主,同时包括开放式简答题,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全面地表达需求。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于2019年3月展开,采取网络问卷的形式,发放问卷54份,收回有效问卷48份,有效率达88.89%。以下从各部分调查情况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
1.学习目标调查
所谓“学习目标”,是指学习上期望达到的目标,它有助于了解和明确学生的最终学习需求。学生未来的发展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他们的学习需求。在回答“你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的问题时,83.33%的学生选择“考研”,8.33%的学生选择“直接从事翻译相关的工作”,4.17%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没有人选择“出国留学或移民”。通过该项调查(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学校翻译专业本科生都选择在国内发展,大部分学生有考研的打算。在此基础上面谈了几名选择考研的学生,了解到其之所以选择考研是由于就业压力大。对于身处医学类高校中的翻译本科生而言,普遍没有足够的专业自信,因而想通过继续深造提升专业能力,从而提高未来的社会竞争力。针对学生这一普遍需求,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学生翻译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养,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表1:学生未来的发展目标调查结果
2.教学需求调查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对教学需求展开调查,有利于获得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意见,明确下一步的教学工作重心和教学任务,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调查问卷中通过几个相关问题,获得了部分指导性意见。在回答“对于理想的翻译教师,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最重要”这一问题时,54.17%的学生倾向于教师“具有丰富的翻译实际工作经验”,27.08%的学生认可“有高度责任心”,没有学生选择“具有翻译专业背景”。这一结果(见表2)令人深思,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类型?比起翻译专业背景,学生更看重教师有较高的翻译实践能力和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如何对翻译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提供翻译实践工作机会,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表2:理想型翻译专业教师调查结果
教学需求调查的另一个重点放在了教学方法方面。对于“你喜爱的翻译课堂教学方式是什么(多选)”这一问题,64.58%的学生选择“混合式学习(课堂讲授与网络学习相结合)”,说明学生对于线上学习与课堂讨论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认可;58.33%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54.17%的学生选择“课堂讲授与问答相结合”,并有学生特别写上“老师上课问问题,边问边讲,触类旁通”的备注。综合这些选项(见表3)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学生的青睐。除此之外,经过面谈发现,学生无论采取何种学习方式,都希望获得教师的指导,并有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的热情。
表3:学生喜爱的翻译课堂教学方式调查结果
3.课程设置需求调查
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翻译专业本科课程以符合地方院校的发展规律和要求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调查问卷专门设计了与课程设置相关的问题,旨在从学生需求出发获得课程设置的相关建议。从调查结果可知,43.7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翻译专业课程学习对翻译专业素养提高有一些帮助,但是帮助不大。这充分说明课程设置环节有待进一步优化,以满足学生需要。在具体回答“哪些课程对于提高翻译专业素养有帮助”时,83.33%的学生选择大学二年级开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另有“视译”“文学翻译”“联络口译”等也是认可度比较高的课程,而对“旅游翻译”课程的认可度较低。通过面谈(结果见表4,多选),了解到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不够新颖,实用性不强,他们更期待开设的课程侧重于实用性。
表4: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侧重点调查结果
三、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优化建议
在ESP需求分析的指引下,通过调查,结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需求、课堂授课方式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情况,对现有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第一,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满足学生提高翻译专业技能,以适应未来发展目标的需求。翻译专业要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翻译人才为己任,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选择开设认可度高的课程,在大学二、三年级加强翻译知识与技能类课程强度,并适当增加与翻译类资格考试或MTI考试相关的课程,听力、口语等课程则需切实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第二,传统教学模式与在线学习优势互补,构建起理想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直接目的,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利于他们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为基础的在线学习模式提倡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而非单向的知识接受,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制订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内容,促进专业素养的提高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在线学习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为学生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三,提升教师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希望教师具有丰富的翻译实际工作经验。这就要求教师自觉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能力上进行自我提升。高校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翻译专业教师通过进修、校企合作等方式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此外,针对个别教材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现状,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实用性强的教材,这不仅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还对教师本身专业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
本次研究通过调研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参照调研结果,认识到目前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不足,继而针对问题提出翻译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如果方案可行,还可为同类高校翻译专业构建特色、规范的课程提供参考。课程设置不是静态的,应随着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未来社会对于翻译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