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0-07-09周琦

医疗装备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后遗症康复训练针灸

周琦

玉山县中医院 (江西上饶 334700)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对脑卒中的治疗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该病具有难以根治的特点,加之大部分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口眼歪斜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1-2]。相关报道指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可缓解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4~79岁,平均(65.39±3.41)岁;病程6~20个月,平均(11.34±3.24)个月。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5~80岁,平均(65.74±3.51)岁;病程5~20个月,平均(11.29±3.1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经CT、MRI及临床诊断确诊为脑卒中后遗症;颅腔内无出血;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内容,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病史的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脑部肿瘤的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电动起立床和股四头肌训练椅训练,具体如下。(1)电动起立床训练:使用常州市钱璟康复有限公司生产的B-ZLC-01型电动直立床进行训练,仪器主要功能包括脚踏板调节、桌面板高低调节、应急开关等,首先将桌面板和患者轮椅高度及角度调整一致,帮助患者平卧在病床上,并使用固定带固定患者胸部、骼前上棘连线及双膝关节,双上肢呈90°平放于桌面板上,双脚掌贴近脚踏板,足跟后移,然后进行训练,15 min/次,2次/d,持续训练4周。(2)股四头肌训练椅训练:使用常州市钱璟康复有限公司生产的E-GST-01型股四头肌训练椅进行下肢股四头肌训练,帮助患者取坐位后指导其在无负重情况下做全范围伸膝动作,如果能完成该动作,则将仪器调至0.5 kg最小负重,若患者无法完成,则停止增加重量,15 min/次,1次/d,持续训练4周。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具体如下。(1)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帮助患者训练从卧床至走路,逐渐引导患者进行穿衣、刷牙、洗脸、进食、上厕所等日常动作训练。(2)步行能力训练:在走路训练前进行减重训练,当患者可自行或借助辅助器具行走时,可适当训练步行能力,主要包括步态训练、扶拐步行训练及控制骨盆步行训练等。(3)语言训练:对存在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包括听、说、读等训练内容,首先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发音及唇舌训练,然后可通过发放音节卡片的方式增强患者的理解能力。(4)知觉障碍训练:对存在知觉障碍的患者进行失认症训练,内容根据患者病情单独制定,可选择颜色、图案、位置关系、空间结构训练等,干预40 d。

试验组采取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内容同上,针灸措施如下:取曲池、百会、内关、大椎、合谷、肩髃、气海、膻中、手三里等为主穴,根据患者病情发展配合足三里、昆仑、地仓、阳陵泉、哑门、廉泉、照海、水沟等穴位,以补虚泻实为原则,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20 d为1个疗程,干预2个疗程。

1.3 临床评价

(1)神经功能:干预前、干预40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包括凝视、下肢运动等15项内容,满分42分,分数与神经功能成负相关。(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价患者干预、干预40 d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进食、穿衣等10个项目,百分制,分数与日常生活能力成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

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0 d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分,

2.2 日常生活能力

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0 d,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分,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危急重症,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口角歪斜、半身不遂、猝然昏倒、语言不利等[3]。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该病具有较高的后遗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不仅加剧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还给患者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4]。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偏瘫、吞咽障碍等诸多严重的并发症,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5-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中所使用的电动起立床操作简单,可增加患者下肢负重感,从而促进肌肉收缩,而肌肉的收缩可对骨产生应力,加快钙细胞分化,缓解骨质疏松,不仅可预防关节痉挛,还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此外,进行规范的股四头肌训练,可改善股四头肌僵硬和紧缩的状态,锻炼肌肉和肌腱的伸展能力,增加肌肉弹性,缓解疲劳[7]。

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选穴针刺,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坚持补气、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并以助气行血及扶正祛邪为辅助原则,使患者保持气血畅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卒中后遗症症状,其还可对中枢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起到刺激作用,加快脑组织代偿行为,从而达到修复脑组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预后效果;此外,结合科学的康复训练,如语言训练、知觉训练,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在保持机体生理能力的同时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使病残率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针灸可弥补康复训练的不足,两者结合,不仅可刺激神经元的形成,还可减轻神经系统损伤,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后遗症康复训练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春天的“后遗症”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