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用水墨刻画人类最洁净的灵魂

2020-07-09李晓文

名家名作 2020年5期
关键词:水墨铁路情感

李晓文

《花样年华》 郑立新/作

在朋友和同事们的眼里,郑立新是个喜欢“折腾”的人,他经历丰富:下过乡,扛过枪;干过基层,也待过机关;以前从事过电视媒体工作,曾编导过很多有影响的电视片。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其笔下畅快淋漓的水墨画,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神形兼备、精美绝伦,是一份难得的精神大餐。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基层单位有上百个,职工约17万人,辖区绵延数千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南方大动脉”。郑立新供职于工会宣传部门,每天被身边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感动着,激励着。他的职责就是挖掘和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以便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正能量,造福社会。郑立新对他的铁路工人兄弟很有感情,经常深入基层采访,其足迹遍布辖区内的每个站点。也因此,他拍摄的《南方大动脉》《铺路人》《我的爸爸》等电视片连连获奖。但他仍觉意犹未尽,又以水墨和线条的形式将他们刻画在宣纸上,以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广铁人的坚强和美好。

郑立新的写意人物画用笔率意泼辣,重在形神兼备;用墨灵动润泽,意在大墨淋漓,其出于性情本色的笔墨和玄远幽邃的境界,显示出他出众的水墨悟性和才华。其人物形象朴实而粗犷,充满了力量感。他带着浓酽的情感,以那绝不迎合世俗随波逐流的艺术个性,把笔头对准铁路工人,为他们泼墨,为他们树碑立传。

在郑立新看来,自己多次经历的铁路建设场景,有着朦胧却又强悍、厚重的诗意。那些激情燃烧的工作场面,以及裹挟在尘土中的粗犷的铁路工人,绝不是小心翼翼地精描细写所能画就的。每每灵感所至,郑立新必定挥毫泼墨,点染皴擦,酣畅淋漓。“画这些人物的时候,就好像我身在其中,苦其所苦,乐其所乐。”于郑立新而言,画铁路工人已是内心情感的倾泻,不吐不快。

郑立新笔下的铁路工人形象,个个是铁打的硬汉。纪念碑式的构图、方挺劲霸的用笔,写出了劳动者的尊严,彰显了创造者的孤独感和劳动的光荣与价值。他画铁路工人,并不是表现他们的苦难与沉重,而是注重体现他们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而事实上,铁路工人有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在繁重艰苦的工作面前,他们表现出的是坚忍与乐观。在郑立新看来,铁路工人和其他群体一样,在为社会、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事着艰苦又卓绝的劳作,应该受到更多的尊重与理解。

跟其他行业不同,铁路施工往往在深夜。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在很短的时间排除所有可能发生的隐患,给旅客出行带来安全。铁路工人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其中没有世俗的纷华和喧嚣,跳动着的是生命的活力和无法削弱的斗志。艰苦的环境和单一的生活赋予人博大深沉的精神品格,在他们身上固化。于是,《零点时分》《铺路人》等人物画精品力作应运而生!

相对山水与花鸟,郑立新画人物是最少的。但他笔下的铁路工人艺术形象却令人难忘,这是他将自己的艺术生命与工人们的喜怒哀乐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结晶。大块面、方正的构思和老辣的线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传统的技法和生活相碰撞必然会产生新的艺术思想火花,必然会推进艺术的突破与创新。郑立新三十多年生活在铁路工人之中,铁路工人就是他的兄弟,铁路就是他的天地。这些都是他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应该说,郑立新的铁路工人水墨画作品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使人耳目一新。

《零点时分》 郑立新/作

郑立新创造的铁路工人艺术形象,不仅是形神兼备,更重要的凸显出了铁路工人的人格力量。铁路工人不只是工人,他们是共和国大厦的顶梁柱;他们虽然个个是粗犷的大汉,但内心却是清洁纯净的。画家用雕塑的手法,把铁路工人的内心世界刻画出来,把苦难化为一种凝重,把他们钢铁一样的意志表达出来,使他笔下的人物个个都有一种沧桑和凝重感。

郑立新的笔蘸满了对铁路工人的浓浓情感。艺术贵在真情。绘画与写文章一样,需要情感,一点一线、一笔一画充溢着真情实感,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拷问。郑立新对铁路工人是有着深厚情感的。他说:“我曾多次地走访那些边远小站,多次报道那些动人的劳动场景,在夜色的包围中,长长的铁轨凸现着沉甸甸的诗意,置身于铁路工人兄弟当中,感受到的是真实、自然的本质和粗犷、率直的个性。因为那一张张沾满风尘的脸,那一件件汗渍斑斑的工作服,那一个个动人的乃至催人泪下的生命故事,我的情感体验迫使我的笔触要伸进浓浓的水墨世界里。”

《铺路人》 郑立新/作

郑立新说:提起铁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铁”,似乎它是一条纯粹用钢铁铺成的路。其实,走近铁路,你便会发现,铁路上更多的不是铁,而是石头,是那种不起眼的石头。它们以卑微的身躯匍匐于铁轨和枕木之下,一块挨着一块,一块叠垒一块,以集结的方式自由而严密地组合成一条光带,如银河的星云,使人感受着它的细小、平凡……而它们的经历却绝对不凡:或采自高山,或来自绝壁—这是一个阅尽人间春色、饱经风雨沧桑的群体,有着令世俗景仰的高度!而如今,它们却一律谦恭无语,以沉默的品格包蕴掷地有声、刚毅冷峻的激情,以棱角分明的特色热烈而朴拙地组合出一条条与它们的名称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的路—枕木、钢轨、火车,还有歌声,以及由歌声牵引的生活,全都在这条路上行进……而石头们依旧无语,因为它们是基础,而基础拒绝鲜花,只接纳力量—只要铺就一条路,只要能拓展希望的视野、延伸理想的脚步,名称并不重要!

有人形容铁路工人是“共和国的脊梁”,但在郑立新眼里,他们更像铺路石!他的使命,就是要为这些不起眼的“石头”树碑立传!让工人的精神永存!

郑立新独守艺术的清贫,矢志不移地为铁路工人泼墨。他的艺术生命与铁路工人紧紧地凝结在一起。他描绘的是铁路,歌颂的是铁路工人。他用黑色的画面描绘出了人类最洁净的灵魂!这就是郑立新的情感,这就是我所理解并强烈推崇的郑立新的水墨人物画!

猜你喜欢

水墨铁路情感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水墨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泼尽水墨是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