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韵悠悠 紫泥情深
2020-07-09蒋雪婷
蒋雪婷
在当今忙碌的生活节奏之中,喝茶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放松愉悦并带有仪式感的休闲方式了。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文化升华过程中,人们除了对茶叶本身的外观、品质、功效等有较高的要求之外,对饮茶的器具也是越来越讲究了。于是,人们把目光盯上了宜兴紫砂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紫砂壶堪称最完美的泡茶器具。明代文震享在《长物志》中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把紫砂壶泡茶的优点很好地概括了出来,用紫砂壶冲泡茶叶,让我们能够品尝到茶叶最本真的滋味。紫砂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吸水性特别好,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把玩,会形成油润光滑的包浆,让人能够感受到岁月沉淀的历史感和苍美感,所以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目光。
作为土生土长的宜兴人,我自幼就在泥凳旁边玩耍长大,对于紫砂有着太多的感触和想法,也对紫砂有着深厚的情感。世世代代的紫砂艺人以此谋生,以此安身立命,为紫砂的发展几乎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时光。作为发端于民间的饮茶之器,紫砂造型从开始的实用为主,到逐渐有了文人雅士的设计和陶刻装饰,慢慢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炙手可热的艺术品。在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紫砂文化的兼容并蓄,成就了紫砂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和今日的繁荣景象,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紫砂行业,为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也带来了许多新的艺术理念和紫砂语言,值得细细品味一番。
我最近设计制作的这两款《石瓢》壶,观其外观各有特点。其中一把比较高挺的石瓢采用了赵庄朱泥制作而成,泥料比较细腻。在造型的设计制作上呈现出典型的个人风格,壶身的曲线在硬朗中又流露出些许柔和流畅,一方面给人以挺拔俊秀之感,另一方面又显现出亦曲亦直的阴阳变幻之美。另一把矮一点的石瓢则采用了小煤窑朱泥制作,相较于赵庄朱泥,颗粒感更加的明显,这把壶在壶身降低、开口更大的情况下,相应的壶嘴、壶把、壶钮等元素都做了一定的调整,使其看起来更加的和谐流畅,在不失去个人风格的同时,更加具有传统石瓢壶清、雅、俊、精的造型特点和人文气韵,表现出石瓢壶不屈不挠的特点和高雅的审美品质。
《石瓢》 蒋雪婷/作
《乳丁》 蒋雪婷/作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乳丁》,采用了原矿段泥精制而成,色泽引人注目。器型古雅大方,造型经典,精美的陶刻装饰赋予此壶深邃的文化内涵;壶身圆润饱满,做工精细,短小弯嘴嘟嘟着特别可爱,如同一俏皮女子,壶盖与壶口连接紧密,气密性好,壶把自然弯卷,端握舒适。从整体来看此壶,属于一款典型的文人壶,淡雅素净的外表、写意寄情的刻绘,把文人雅士低调内敛却又才华横溢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一件作品《汉铎》也值得关注,此壶运用原矿紫泥精制而成,胎质细腻,典雅温润,凝重古雅。“以汉之铎,为今之壶”,说明壶身继承汉代礼乐之器型而演变过来,形似洪钟,造型规整,线面转换流畅自然,器形端庄严整。壶流造型别致有趣,嘴似鱼嘴,略凹而微翘,增添了此壶的婉约之态。耳把似方,形筒古朴,和壶嘴一张一弛,遥相呼应。平嵌盖与壶融为一体,柱钮上部置圈线,做工颇为精细。此壶上手把玩,才发现看似简单的轮廓之下暗藏着微妙的细节处理,让人充分地感受到紫砂技艺的精妙无穷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铎》 蒋雪婷/作
一坯泥土,水火淬炼。壶韵悠悠,紫泥情深。每当我静坐在泥凳旁边,整理做壶的工具,开始工作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出父辈们忙碌的身影。那一双双娴熟细腻的手,那窑熊熊燃烧的炉火,如同蜀山一样巍然屹立,如同蠡河水一样源源不断。我沉浸于其中,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思、所悟幻化成一件件的紫砂作品,透过它们,向世人讲述着关于紫砂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