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与利用紫砂矿源之我见

2011-11-17韩小虎

剧影月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陶土紫砂陶储量

■韩小虎

宜兴紫砂陶艺术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奇葩,是中华民族的传世之宝,是宜兴走向世界的城市名片。纯真的紫砂泥仅存于宜兴地区,世人有云“人间珠玉何足取,岂职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一丸土”就是紫砂泥,分布在大量的陶土中,为了传承和弘扬紫砂文化,保护紫砂矿源,遏制乱开采和假冒紫砂泥,在关部门于2003年采取措施彻底关闭了紫砂泥矿的开采。2006年十一月三十日,江苏省第十届人大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较好地保护了紫砂矿源,促进了紫砂行业的发展。然而,随着紫砂矿源的保护,市场面临着“制壶灯要发展,原料又紧缺”的困境,直接导致有些人受利益驱动,以陶土拌入化工色料代替紫砂泥,这样对紫砂行业的发展势必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出台保护紫砂矿源的举措是正确的,但如何利用紫砂矿源是值得探讨的。如何保护与利用紫砂矿源,我认为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摸清紫砂原料现状

紫砂泥现存于100多万年前沉积岩五道组内,其矿藏中主产陶瓷原料是“甲泥”,在每百斤“甲泥”中可挑选3~5斤紫砂泥。因此,紫砂泥有“泥中泥”、“岩中泥”、“泥中之王”之说。

据资料表明,宜兴西蜀镇的黄龙山、青龙山及周边地层都是地质上称为“五道组地层”。五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末期由宜兴陶瓷原料总厂开采一号井、二号井、三号井、四号井及丁蜀镇台西村开采的小矿井。其紫砂泥的产量以宜兴陶瓷原料总厂为主。但到1997年10月原料总厂四号井停产后,仅有丁蜀镇台西村小矿井维持生产,直至2003年丁蜀镇台西村小矿井全部停产,紫砂泥的开采全部终止,原产出的紫砂泥与日益壮大的紫砂行业发展的需求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根本满足不了紫砂行业发展的需求。到目前为止,导致人们对“什么是真紫砂”?“什么是假紫砂“?等产生疑虑。因而,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花一定的精力摸清和掌握紫砂矿源的现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而不是被动地保护和利用好紫砂矿源。

二.要掌握矿源分布及储量

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紫砂行业的发展,政府和有关部门很有必要掌握紫砂矿源的分布及储量。在矿源分布区域更应合理规划控制地面建筑和道路建设。据权威资料表明:宜兴丁蜀镇黄龙山以北至陶都工业园一带有着丰富的陶土储量,面积为0.69平方公里。陶土矿源储量已探明“甲泥”总储量1156.55万吨,其中,紫砂泥38.99万吨,这将成为陶都制陶工业及紫砂行业发展的一个大型原料基地。另外,在宜兴丁蜀镇已开采过的原矿址周围仍有可观储量的原料可供开采。

三.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好紫砂矿源

如何保护好紫砂陶这张“城市名片”,不仅要重视紫砂壶的传承和创新,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好质优的紫砂泥。“壶以泥贵”,没有好的泥,哪有好的壶,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目前紫砂泥生产均由个体加工,分布在丁蜀镇周边,众多的原料生产厂家所产的紫砂泥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有些厂家在紫砂泥生产中添加一些化工色料冒充紫砂泥,极低地品位冲击了紫砂业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宜兴紫砂在国内外的声誉。因此,笔者认为,对紫砂矿源的利用在“能不能有效开采,能不能有效控制,能不能有效管理”上作一些思考与探讨。

1.关于有效开采建议:在保护好紫砂矿源的同时,只有建造较大规模的紫砂泥生产基地。才能组织生产出纯真、质高、量多的紫砂泥来满足市场需求。

2.关于有效控制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调控手段,合理、科学开采,不能只控制不开采,只要进行有计划开采,就可以有效遏制假冒的紫砂泥。

3.关于有效管理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紫砂泥生产质量标准;对紫砂泥生产单位发放许可证;对紫砂泥进行商标注册管理。只有这样,整个紫砂行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紫砂陶这张走向世界的城市名片才能叫得更响。

猜你喜欢

陶土紫砂陶储量
13.22亿吨
摸清甘肃迭部县不同生态系统碳储量家底:丰富且价值重大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快建立与完善碳汇补贴机制
爱健身的陶土
漫谈紫砂艺术的传统与创新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浅析宜兴紫砂陶
论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创新
让孩子自己来
2013年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勘查情况
感悟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