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高段文言文教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策略
2020-07-07杨文宝
杨文宝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千年以来,产生了各种文学作品,实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傳承和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文言文作为一项重点教学内容,对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价值。在现阶段的教育中,中小学文言文教育存在前后无法实现有效过渡的情况。为此,小学高段有必要重点分析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变化,制定衔接教学策略,实施过渡教学。对此,本文主要阐述文言文和教学衔接的概念,分析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变化,并探究做好有效衔接的策略。
关键词:高段文言文;教学变化;衔接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学风盛行,在中小学教育中,也逐渐提高对文言文教育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推出后,进一步提升文言文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在新教材变革中,文言文的篇幅也逐渐增多,在新的探索下,对文言文教学也进行适当的改变。通过对小学、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发现教学衔接不通畅的问题较为凸显,这就需要分析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变化,寻找过渡衔接点,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过渡。
一、文言文和教学衔接的概念
(一)文言文概念
在学术领域中,文言文主要是以先秦典籍为基础,发展出来的一种古代语言书面语言形式,在古代时候,文言文是一种具有定性和书面性的语言,不仅是古代人写的一种文字形式,也是在古代社会环境中,和口语产生区别的书面语言,采用合理的编排,将其转变为具有规格和标准的资料。
(二)教学衔接概念
在汉语词典中,“衔接”一词的含义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连接,尽管目前对衔接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在教育领域中,衔接能够将不同阶段的教学工作密切的联系起来,进而起到过渡的效果,这对教材编排以及教学规划有着极高的要求。在本文研究中,小学初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就是实现不同学年阶段的衔接,促使教学能够自然过渡,共同完成教育目标。
二、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变化
(一)客观变化
1.课程标准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课程标准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也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在中小学教育中,共同应用一个课程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小学教育的一致性,也凸显出义务教育的连贯性。在课程标准中,将小学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初中教育为一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也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在小学部编版教材中,1年级到4年级上册没有关于文言文的学习内容,从4年级下册开始逐渐在每本教材中有2篇文言文,但是并没有设置具体教学内容和目标。在初中阶段中,文言文内容逐渐增多,篇幅也逐渐加长,文言文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熟练阅读和背诵一些文言文,能够利用注释或其他工具书辅助学习,这一教学目标缺乏具体的细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2.教材选编
文言文教学与其教材选编有着直接的联系。从目前来看,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较多,在小学阶段开展文言文教学中,并不会从小就开始让学生学生,而是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方式,促使学生积累知识和学习。而且小学文言文在教材中的占比较小,容易让教师、学生认为文言文并不重要,而是将学习重点放在古诗词、现代文的学习中。相比之下,初中文言文数量逐渐增多,突出了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师变化
1.教师缺乏教学衔接意识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承担了知识传授的责任,而且还承担了学生学习引导的责任。在过渡阶段的教学中,教师的意识直接决定了教学过渡的效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教师缺乏教学衔接意识。
2.教师缺乏正确教学衔接方法
不同的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文言文教育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假如没有对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提高教学衔接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就会导致学生在小升初文言文学习中产生明显的不适应感。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来说,其知识构成、思维方式发展巨大的改变,小学生缺乏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主要发展形象思维,无法对一个概念性的事物产生正确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通常教师会采用举例子、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分析这一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之后,初中生的学习任务逐渐增多,学习难度也相对增加,而且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初中教学中,抽象性概念较多,很多教师在讲解这种概念时,主要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和整体把握。很多教师没有较强的衔接意识,很多教师在教完初三之后,又会教初一新生,重点在教学中凸显知识点总结,这对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来说并不适应这种学习模式,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接受了小学阶段教师的讲课方式,针对初中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会无法立即适应,会增加学习的难度。
三、做好有效衔接,实施过渡教学的策略
(一)完善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课程设置
1.明确课程目标
针对小学和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来说,可以根据每年、每学期的设定学习内容,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从而检查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判断是否能够完成学习目标,假如二者之间差异较大,就需要进一步对教学目标和规划进行调整。假如二者之间差异不大,就可以进一步制定更加具有精确化的教学规划,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例如,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新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在到了六年级学习时,就可以继续设计难度更高的任务,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兴趣和信心。进而为过渡到下阶段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经过初一年级的学习,思想更加成熟,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内在规律,利用自身的抽象思维对文言文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提升学习自觉主动性,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关注教学衔接,从整体性角度提升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2.完善文言文教材
对于中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材來说,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制定,采用阶段性和接触性原则,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做好无缝衔接措施。对此,可以适当增加文言文选文数量。在目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并没有产生正确的认识,简单的认为文言文是古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在现代社会中并没有应用的价值,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很多学生失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逐渐发生改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逐渐增强。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建议适当选择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这样能够为下一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奠定基础,比如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还可以选择四书五经中一些简单的语句,促使小学生产生文言文学习兴趣,并根据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对教学体制进行改变,为小升初文言文教学衔接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选文编排的难度也要适中。根据不同学段学习情况,教材编写的难度应该与学生认知能力对应起来,建议在选文的过程中从年代、篇幅、题材等角度入手,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估之后进行排序,并将其设置在不同阶段的教材中,保证每个学段的学生都有学习的价值。比如,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寓言故事类型的文言文,由简到难,揭示出更多的人生哲理,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进一步形成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在难度设定上,要尽可能满足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在文言文中,陌生的字词、不常见的句式结构,都代表着学习难度逐渐增加。在教材选编上,可以根据小学到初中学习难度不断提升,设定文言文学习等级,这样一个等级一个等级的进步和发展,能够促使学生在前后对比中产生联系,加强对文言文知识的印象,进而对教学有效衔接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教师做出转变,提升衔接意识,改变教学方法
1.提升对衔接教学的重视程度
教师应该对《课程标准》有正确的认识,树立义务教育九年贯通教育思想,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保证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知识学习具有连贯性,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养的逐级发展。在制定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将总体目标划分为阶段目标,并逐步实现,最终完成总目标,形成过渡联系并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上下阶段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树立整体性教学意识。针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将学生的记忆优势施展出来,对文言文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可以对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对学生进行测试或访谈,了解学生基础以及差异,进而对初中文言文教学进行调整,保证前后阶段教学具有连续性。
2.积极改变教学方法
在开展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小升初教学衔接,教师还需要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具体可以采用一以贯之阅读。文言文教学的根本在于阅读,通过反复阅读,一直到熟记,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形成良好的语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尽管小学、初中教材教学内容不同,但是基本都设置了背诵的要求,这也体现出阅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在接触文言文时应该重点熟读熟记,读准发音,具备初步文言文学习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介绍作者孔子的见解及其典故,调动学生积极性之后,对教学内容分层处理,引导学生根据注释进行阅读和理解,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进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采用合作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重点词汇,并在小组合作下对文章进行翻译。这种探究性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会明显提升,对初中学习复杂的文言文具有重要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与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发展有着重要关系。在新课程改革情况下,应该关注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由于课程标准差异、教材选编问题,出现教学衔接不通畅的问题。因此,在小升初的关键时刻,高段教师应该树立教学衔接意识,改变教学方法,将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递进和难度递进呈现出来,进一步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弋洋.部编版初中语文寓言类选文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2]刘凯丽.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3]董舒婷.义务教育六、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4]宁丹.《说文解字》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5]赵希.小学升初中语文衔接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余杭区光华外国语学校 浙江省杭州市 31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