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幼儿数学素养提升的多样化课型研发

2020-07-07吴马利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多样化

吴马利

【摘 要】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陈旧的、不正确的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压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导致出现了幼儿被动学习,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厌学等问题。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学;多样化;课型研发

英国数学家培根说:“数学是科学的大门钥匙,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学会思考和探究、推理和创新。而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学科。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学习,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

一、背景分析

现阶段笔者通过观察记录,发现现下的数学教育大多以教为主,教师起主要作用,准备大量教具,变戏法似的,将教具一件一件地拿出来用,生怕顺序打乱了,影响整节课的环节;为上课而上课,一个活动下来,教师自己往往累得满头大汗,而幼儿被眼花缭乱的教具搞得晕头转向,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知识掌握情况不甚理想。教师没有立足于从幼儿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出发,也没有重视创设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

教师普遍用图片的形式结合相应的活动重点展开,而这样的活动往往激不起孩子们的兴趣,在完成活动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大部分孩子并不懂,教师只得多花心思再去指教,这种事倍功半的教育方法是大部分幼儿教师的通病。在一次看到应彩云老师的《一寸虫》绘本数学时,笔者才发现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应当采用合適的教学方法,适当教孩子们一些数学的初步知识,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提出“多样化课型,引导幼儿乐学数学”的实践研究课题,以期找到一条使幼儿能乐学并充分感受数学学习无穷乐趣、为日后顺利进入小学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基础的路。

二、课堂定制与实施

(一)问题课堂,诱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则需疑”。“怀疑”是幼儿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有效动力。

1.设置基本操作模型

例如:在集体活动“从ABAB排序衍生出ABCABC的排序”中,幼儿并不能自主学习,我们就可以利用幼儿互助模式来解决问题,但是后续应该如何安排相应活动练习。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有孩子发现锁打不开,而钥匙又太多,一把一把地找显然太麻烦,如何更快地找到相应的钥匙呢?

2.落实课堂实践运行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幼儿在有趣的现实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习内容产生巨大的兴趣。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会自然而然被调动起来,思维会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产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

(二)活动课堂,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新课程倡导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幼儿“做数学”,要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增加幼儿在情境中的数学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的生活体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

1.设置基本操作模型

例如:区域活动中创设情景让孩子们同伴合作和同伴互助,后续如何衍生活动?集体练习中,教师引导课堂教学,是否还有多种解决方法?

2.落实课堂实践运行

教学中,教师创设活动化情境,让幼儿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幼儿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幼儿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的探索,重视教学过程中有关活动情境的创设,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尝试,把幼儿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上来。

(三)生活课堂,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问题情境不只包含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

1.设置基本操作模型

在吃点心时,根据自己的饼干数量,让孩子们学习如何点数;集体教育中,情景创设:我是小司机,学习如何分类;活动区域,创设“银行”区域,练习实物点数,并将数量与点数对应。

2.落实课堂实践运行

教师应努力把问题情境生活化,使问题情境的创设立足于幼儿的现实生活,贴近幼儿的知识背景,将数学与幼儿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让幼儿发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四)具体操作方法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幼儿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创设游戏情境,能够寓教于乐,增强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给幼儿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教师根据数学特点和幼儿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通过创设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引导幼儿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身心潜能,使幼儿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盎然,注意力处于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调动学习兴趣。

2.创设操作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摸一摸、数一数、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

3.勾勒“生活画面”,创设情境

幼儿数学的内容其实都来源于生活实际,而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成了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创设一个又一个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把数学知识融入幼儿喜爱的、好奇的情境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把“问题情境”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幼儿亲自体悟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幼儿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幼儿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幼儿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容易帮助幼儿学好数学。

4.结合现实背景,创设情境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幼儿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幼儿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問题,不仅有利于幼儿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幼儿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幼儿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让幼儿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三、追求多样化课型课堂的完善

(一)存在的问题:常态观察机制构建

1.建立每课及时反思修善的常态

教师要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并把幼儿错误作为了解他思维和认识水平的线索。教师要善于判断幼儿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当幼儿出错时,教师不要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追问幼儿。

在课堂上,对于幼儿的想法,教师要用微笑或点头的方式去认可,适当地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追问;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要用中立的态度对待,适时给予幼儿激励性的评价。

2.建立课堂儿童层面的三定观察(定人、定期、定项)

建立考察小组,对于上课教师,进行一系列的追踪观察。同一系列的课堂,教师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研究、模拟。月中、月底进行反思、调整。

建立观察小组,对于上课幼儿,进行统一的观察记录。针对不同课堂,幼儿的反应、喜好程度,进行对比,月中、月底进行反馈、研究。

(二)后续思考:动态推进机制设立

1.教师团队定期磨课

考察小组和观察小组相结合,每月指导,每周在教研活动时,选出一节较有影响力的活动,进行详案撰写,对于教师课堂语言仔细斟酌。教师试教时,空课教师进行听课,一周一次反馈。

2.专家团队适时诊断

一个月研磨出一堂公开课,邀请资深的前辈专家进行来园“听诊”、“治疗”。及时诊断是对教师经验的一种磨练。

3.一课多试螺旋定型

同一节课,有时候一个教师试教多次,会有精神麻痹,会上着上着对整堂课无感,这个时候很容易遇到问题连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更改,或者不知道可以在那个部分加强。所以,笔者打算同一堂课请不同教师进行教学,可以一人多次或多人试教同一堂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剩下来的就是浓缩之后的一节完美课堂。

参考文献:

[1]蒋丽萍.浅谈以课程游戏提升幼儿数学素养的创新性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2018(22):208.

[2]李晋燕.小组合作对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有何作用[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07).

[3]裴艳丽.如何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提高幼儿数学素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9,16(07):243.

猜你喜欢

多样化
素描课堂教学探究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