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研究视角下的教师角色转换

2020-07-07吴志强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角色转换教师

吴志强

【摘 要】文章以行动研究视角下的教师角色转换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行动研究进行了探讨分析,随后结合当下教育实际,讨论了行动视角下的教师如何完成角色的转换,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行动研究视角;教师;角色转换

行动研究是一种社会学科领域中的研究方法,主张从教育实践出发,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今新课程理念的出现,对中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从行动研究视角出发,引导教师积极完成自身角色转换,这对于提升中学教育质量水平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行动研究概述

行动研究源自于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它既是一种适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方法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具体来说,即是从实际教育工作中入手,结合教育需求寻找课题,并在不断教育行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能够为实际教育工作者所用,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做好资料收集,加强合作探讨,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省,最终由多方总结,成功获得一种主体明确、思路清晰的解决问题方法。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互一直是以一种研讨方式进行展开,具体研讨程序通常可分为确立问题目标、情境的创设体验、问题探讨交流、结果测评反思等。在不同阶段,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有一定差异性[1]。

二、行动视角下的教师角色转换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一直被当做是科目课程教学的被动执行者角色,教师的教学主要围绕教材内容展开,被动地执行课程文本教学要求。如今在行动研究视角下,需要教师结合当下最新的教育要求,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以及主动学习能力,而不仅是将学生视为“学习的机器”。在这一形势下,教师有必要从行动研究者的视角出发,重新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定位,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重塑自己,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一)由教材教学被动执行者完成向教学资源主动开发者的转换

在传统教学下,教师教学只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工作,缺乏有效的创新,自然无法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进步,有效推动了当下教学模式的变革,同时也为当下教学提供了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赋予了教师“课程研制者”的新角色。因此需要教师积极转变以往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从实际教学需求出发,灵活挖掘各种新的教学资源,并通过对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改造,真正为教师所用,有效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教学的新颖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最终达到教学质量水平提升的目的。基于此,需要教师加强自我学习,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立足于教学实践,从中发现问题根源所在,并能够在课下理论指导下,做好实验研究,并能够将从实践中获得的一些感性认知上升为一种理性的认识,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帮助自身顺利完成教学角色转换。

(二)由知识的灌输者向知识引导者角色转换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广泛应用实施,当前的中学教育更加关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再将学生视为“应试教育生产线的产品”,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与创造空间,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这一形势下,需要教师从原本的“知识灌输者”向“知识引导者”角色转变,由“重知识的掌握与智力开发”到“重学生个性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所谓重方法即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形成过程方面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在教学行动方面,需要教师充分结合知识技术本身的特点与学生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先进行知识的感知,然后尝试进行知识的探索,接着进行知识的总结,最后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知识的规律,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如此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能够快乐学习与成长[2]。

(三)由学习成果的裁判者到学习发展的激励者角色转换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学习成绩是品评判一名学生“优劣中差”的唯一标准,有着明显的选拔“精英主义”功能倾向。这种教学理念极大地压抑了学生个性成长空间,限制了學生创造潜能力的激发,让一些无法适应应试教育的学生成为了潜在的牺牲品。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角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与改革评价方法,除了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还应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比如思想道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在教学评价方面,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提升学生自信。在评价方式方面,也应注重凸显出多样化特点,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除此之外,还应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关注问题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行动研究视角的出现,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角色转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当前最新教育要求,积极完成自身教学角色的转换,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下教育需要,有效实现教学质量与水平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角色转换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美育教师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师发展